• 跨媒体研究丛书:虚幻与真实: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印象形成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跨媒体研究丛书:虚幻与真实: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印象形成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9.11 2.6折 35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放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90654

出版时间2010-01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2C714E729AEF42E2B2A

上书时间2025-01-06

瀚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现代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大部分都由媒介来提供并终反映在媒介文化之中。网络媒介的诞生更加凸显了这一趋势,它不仅在宏观上催生社会结构的变革,同时也在微观上导致人际感知的改变。而印象形成是人际感知的核心。因此,探索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印象形成,是深入认识和把握网络媒介特性及网络媒介文化的重要基础。本书通过一个质性预调查和三个前后承继的控制实验对网络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机制与效果进行了探究,并据此提出了网络印象双因素模型,系国内部以控制实验为主体研究方法的传播学研究专著。

 
 
 
 

作者简介
张放,男,四川成都人,1980年出生。先后获得工学学士(电子科技大学)、法学硕士(四川大学)和文学博士(四川大学)学位。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讲师,四川大学腾讯新媒体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新媒介传播、传播效果研究。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参与撰写学术专著1部、重量特色专业规划教材1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出版发行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录
绪论(1)
第一节研究背景(1)
一本研究的社会背景(1)
二本研究的学术背景(5)
第二节研究目的(8)
一本研究的学术目的(8)
二本研究的现实目的(11)
第三节研究框架与内容(12)
一本研究的基本框架(12)
二本研究的内容安排(12)
第一章研究文献综述(14)
第一节网络人际传播研究的历史脉络与基本理论框架(14)
一第一个十年:基本研究进路线索消除论的形成(15)
二第二个十年:超人际模型与SIDE模型两大理论
框架的提出(20)
三第三个十年:分支研究的延伸发展(23)
第二节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印象形成研究(24)
一网络人际印象的测量工具(25)
二网络人际印象评价的指标体系(27)
三网络人际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28)
四网络人际印象对网络人际关系的影响(30)
第三节相关研究在中国(31)
一国内研究现状概述(31)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分析(34)
第二章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38)
第一节研究范式(38)
一范式:学术研究中的"潜规则"(38)
……
二网络印象双因素模型的要素(168)
三网络印象双因素模型的作用机制(171)
第二节网络印象双因素模型的理论意义(175)
一网络印象双因素模型对于网络人际传播研究的意义(175)
二网络印象双因素模型对印象形成研究的意义(178)
第三节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建议(180)
一本研究的不足(180)
二未来研究建议(181)
附录一NEO五因素印象测评量表(184)
附录二实验二中的语言线索与内容线索结合呈现材料(186)
附录三实验二中的语言线索单独呈现材料(199)
附录四实验二中的内容线索单独呈现材料(204)
附录五实验三中的强启动材料(206)
附录六实验三中的弱启动材料(207)
参考文献(208)
后记(225)

内容摘要
现代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大部分都由媒介来提供并很终反映在媒介文化之中。网络媒介的诞生更加凸显了这一趋势,它不仅在宏观上催生社会结构的变革,同时也在微观上导致人际感知的改变。而印象形成是人际感知的核心。因此,探索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印象形成,是深入认识和把握网络媒介特性及网络媒介文化的重要基础。本书通过一个质性预调查和三个前后承继的控制实验对网络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机制与效果进行了探究,并据此提出了网络印象双因素模型,系靠前靠前部以控制实验为主体研究方法的传播学研究专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