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文化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
7.79
2.2折
¥
36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法) 边留久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78464
出版时间2017-0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2802973
上书时间2024-12-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无论对于设计师,还是从事教育研究的同行,边留久著的《风景文化(建筑规划品读经典)》从一个为我们经常所忽略的角度,引发我们对“景观”概念尤其是文化景观更深层的思考,值得我们去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索,特别是现代性影响下的这一代人。本书对今天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运动有着很高的理论指导意义、批判意义,能够扩展前期研究的视野,深化设计的理论深度。而无论对于建筑学、城市规划还是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本书作为对景观文化学的深层阐释,具有教科书式的实用意义。今天,文化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相信本书中文版的出版会引起相当高的社会反响。
作者简介
边留久,地理学家、东方学家、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学院博士生导师,是令“风景文化”重获新生的重要推动者之一。1991年当选欧洲研究院院士,著有多部论著并多次获奖。
张春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现任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主任,天津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胡莲,讲师、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城市研究学博士,现就职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靠前研究中心。
郑君,毕业于京语言大学,获法语翻译方向硕士学位。中法同传交传自由译员。曾翻译《iPod不同凡“想”:向苹果学创新营销》一书,曾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国家援非项目、靠前论坛等活动提供翻译服务。
目录
本书所阐述的“风景”是一个文化的、主观的对象, 并不简单等同于某一物理环境空间。全书内容包括六个部分, 分别为历史的浪潮、大地自身的运动、三月三、事眛竟谁辨、质有而趣灵、说破之前的隐晦。著者从词源学、文学、艺术史等多学科的角度, 尝试阐释“思索景观”与“享乐景观”这两个现象之间的主要矛盾, 同时用比较的方法带领读者浏览众多历史, 引发读者对“景观”的概念尤其是文化景观的深层思考。
内容摘要
本书所表达的景观是一个文化的、主观的对象,并不简单等同于某一物理环境空间,它存在于凝视着它的民众的视线下。本书内容上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分别为历史的浪潮、大地自身的运动、三月三、事眛竟谁辨、质有而趣灵、说破之前的隐晦。著者从词源学、文学、艺术史以及人种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尝试阐释“思索景观”与“享乐景观”这两个现象之间的主要矛盾,同时用比较的方法带我们浏览了众多大陆的历史,引发读者对“景观”概念尤其是文化景观更深层的思考。
精彩内容
在1991 年,贝尔纳·拉叙斯(Bernard Lassus, 1929—) 于巴黎拉维莱特国立高等建筑学校创建名为“园林,风景,领土”(DEA JPT)的博士研究生院时,就以“风景不是环境”这一思想而著称。本书译者张春彦就是这一博士学校的毕业生。换言之,风景不仅仅属于生态范畴。那么,为何存在景观生态?在所有文化中是否都存在着“风景”?过去的一代,相关争论已足够混乱,今天我们能否进一步明确这一问题? 以前,我在“园林,风景,领土”博士学校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地以认识论的方法构思这一问题,最初更多地是凭直觉。 风景的问题,比较广泛地出现在围绕人类的风土展开的各种思考中,这些思考同时以生物学、存在论和逻辑学为基础。 从生态学角度看,这一问题属于乌克威尔(Uexküll,1864—1944)所谓 “Umwelt 主体环境”(环境影响的世界、风土)的范畴,区别于Umgebung环境(客观环境数据)。这就是说,风土并不是固有存在的,而是取决于一定的主体(生命体),以适宜自己的方式去领会、感受。乌克威尔通过实验证明,处于相同环境中的两种不同的物种,它们拥有不同的风土。 从存在论角度看,这种关系可以得出:风土取决于主体,同样主体也取决于风土。这就是有关人类的风土。和辻哲郎(Watsuji Tetsuro,1889—1960)将其称为“f?dosei 风土性”,并定义为“人类存在的构造性契机”。 这一主体与风土之间的“契机”(即一种连动),使风土既不能被视为简单的客体对象,也不能被视为简单的主观再现。因此,不能将其简化为客观环境,正如事实所证明的,风景观念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公元4世纪出现在中国,文艺复兴时期出现在欧洲。然而,客观环境并没有改变,那么为什么需要一个新的词汇?是因为风土已经发生变化。专注于谈论风景的文化精英们,事实上创造了一个与环境的新的关系(即新的风土),也就是他们所谓的“风景”。 这些历史事实提出了认识什么是“现实”这一问题。如果风景既不是客观的环境(Umgebung),也不是主观的想象,那么什么是风景的“现实”?这里应该回到1929—1930 年海德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Gallimard出版社, 1993)的讲课中。其中展开了“作为”(als)这一问题,对他来说这是展开世界(Welt)的条件,也是存在的条件。我们这里所说的“作为”是一种方式,以这种方式,客观环境显现在某些存在者面前。在这种情况下,客观环境作为风景呈现出来。 事实上,如同人类的所有“现实”一样,风景的“现实”属于某一类“作为”。在人类风土研究的观点里来认识一下风土学——“现实”(r,réalité)被定义为某一对象(所涉及的逻辑主题s,sujet)与它在存在者面前呈现出来的“作为什么”之间的一种联结。这一关系与我们所谓的“述语化”类似:主题(S, sujet)作为谓项(P, prédicat)来理解。这种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r= S/P, 读作“现实,是主题作为谓项”。例如,客观环境作为风景来理解。 风土学表明,这一理解或者呈现同时从属于感觉、行动、思想和语言。依据四个范畴确立其“现实”:资源、约束、危机、愉悦。首先,风景是一种愉悦;其次,对旅馆业来说,风景也是一种资源;大量游客的涌入是一种破坏环境的危机;如果城市规划的相关条例对其进行保护,那么这就是一种约束。 这种关系中同时包含环境的客观数据和理解呈现的方式,风景(或者总体来说风土)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它是通态的。 “通态性”这一概念是我在《野生与人工——自然面前的日本人》(Gallimard出版社, 1986)一书中论述风景时提出的。另外,在此书完成几年后,我参与了“园林,风景,领土”博士研究生院的创建。我当时已经开始讲述风土学,但还没有读乌克威尔,也没有读海德格尔,只是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当时地理学朝着现象学方向发展。今天,我们可以很确定地在形而上学(存在论的问题)方面建立风景的问题,同样在物理学方面也可以。事实上,当证明一个粒子的“现实”取决于实验观测系统获取呈现的方式时,也就是说,要么作为波,要么作为微粒,与“通态性”的原则相比,这完全属于“存在论”的同样原则:S(这里是粒子)不是固有可观察呈现的,而只是依据观测系统作为P(这里是波或者微粒)。 这使人想到,我们现在正处于将现代二元论分离的主观和客观重新统一的 “前夜”(作为一个乐观主义者)。这不是在否认现代性,而是意图超越它。在这一超越过程中,有关风景的研究扮演着优先的角色,特别是在中国,她历史性地作为风景观念的发源地。因此,对我的学生张春彦在翻译本书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致以衷心的感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