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危险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
55.61
6.8折
¥
82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 (英) 沈艾娣著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 9787513946346
出版时间 2024-07
装帧 精装
开本 其他
定价 82元
货号 4670620
上书时间 2024-12-2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牛津大学博士。曾任教于哈佛大学,现为牛津大学中国史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华北乡村、地方宗教与社会、清末以降的社会文化等,擅长将全球视野与微观史研究方法相结合。著有《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The Man Awakened from Dreams:One Man’s Life in a North China Village, 1857-1942)、《传教士的诅咒:一个华北村庄的全球史》(The Missionary’s Curse and Other Tales from a Chinese Catholic Village)等。 译者 赵妍杰,女,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专业方向为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史、民国政治史。著有《家庭革命:清末民初读书人的憧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译有《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 目录 本书内容讲述: 1793年, 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不远万里, 派遣使团抵达自视为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 开启了中英官方的首次交涉。这个著名的使团即马戛尔尼使团。他们一行抵达中国后, 一路向北到了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乾隆皇帝, 但因觐见礼仪等问题与清朝方面发生争执, 使团获得贸易基地并在清朝京城派驻常任使节的目标被拒绝, 无功而返。本书作者牛津大学教授Henrietta Harrison, 将目光转移到使团的两位翻译, 即中国的天主教徒李自标和英国人小斯当东 (George Thomas Staunton) 身上 (他们一个生长于清朝西北边远地区天主教家庭, 一个出身苏格兰), 通过讲述李自标和小斯当东的人生浮沉、他们对参与其中的中英交流的影响, 以及身处两种文化之间的微妙处境。 内容摘要 本书重新审视了英使马戛尔尼使华、觐见乾隆帝这一中西交流史上的著名事件。作者不仅描述了使团筹备、人员物色、海上航行、清朝官员一路的接待、正式与非正式会谈、翻译造成的误解、使团见闻等诸多细节,更将镜头转向觐见现场的译员李自标和小斯当东,以动人细腻的笔调讲述他们的人生沉浮,从微观层面展现了国与国交往的机制。 为什么要讲述翻译的故事呢?对他国越是了解,在本国就容易受到猜疑,理性的声音就会受到压制,翻译首当其冲。 主编推荐 ★《梦醒子》《传教士的诅咒》之后又一力作,王笛作序,卜正民、罗志田、程美宝、钟鸣旦等一致推荐 牛津大学沈艾娣教授通过发掘跨域不同文化的普通人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对鸦片战争前中英关系的认识。 ★为宏大历史注入丰富细节,呈现英使马戛尔尼使华来龙去脉及其影响 使团使华背景、国际局势、使团筹备、主要成员的经历、海上航行、使团成员见闻、清朝官员的接待、各类会谈、翻译造成的误解、乾隆帝的接见、此后五十年中英关系的恶化等,一一呈现。 ★描绘两位翻译的人生沉浮,展示今日全球化世界的起源 一个甘肃少年竟前往意大利接受神学训练,后返回中国传教;一个生于爱尔兰的英国士兵后裔,早早就开始学汉语,不仅见到了乾隆,在东印度公司工作,还把牛痘技术引进中国。欧洲和中国学者之间早已建立起了私人社交网络;华人精英能讲英文并在美国投资。 ★反思关于“清代中国傲慢无知”的叙述,揭示跨文化理解之难 清朝“傲慢无知”是人为制造的,非中国社会固有特质,当时有人已很了解欧洲,但英国的威胁让拥有这些知识变得危险,故无人愿意显露。忠诚,成为一个问题。事实上,更应该思考究竟是谁无知,原因为何。 ★获朗曼-今日历史图书奖、Kenshur奖,入围沃尔夫森、坎迪尔历史奖决选
— 没有更多了 —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