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真经 商界领袖的商道智慧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
28.98
4.8折
¥
59.8
全新
库存11件
作者成杰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25280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8元
货号1201931394
上书时间2024-12-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1章 马云
创业故事:一切从说故事、谈梦想、给希望开始
商业模式:颠覆传统,降维攻击
竞争理念:心中无敌,天下无敌
经营智慧:共创、共担、共享、共赢
企业文化:永远把客户放在第一位
领袖魅力:出手无招的“风清扬”
商业真经:马云经典语录
成杰智慧评语
第2章 雷军
创业故事:四十不惑,一切才刚开始
商业模式:布局生态链,对“韭”当割
竞争理念:专注、很好、口碑、快
经营智慧:优秀的公司赚利润,伟大的公司赢人心
企业文化:把用户当朋友而非上帝
领袖魅力:身先士卒的“劳模”
商业真经:雷军经典语录
成杰智慧评语
第3章 柳传志
创业故事:柳传志曾经拿着板砖去追账
商业模式: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竞争理念:成为长手指,补齐木桶短板
经营智慧: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企业文化:说到做到的“5P文化”
领袖魅力:从飞行员到“柳传奇”
商业真经:柳传志经典语录
成杰智慧评语
第4章 任正非
创业故事:在车间里铺块泡沫板就成了床
商业模式:聚焦优势,“农村包围城市”
竞争理念:领先对手半步而不是三步
经营智慧:危机管理与狼性团队
企业文化: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
领袖魅力:声名显赫而又低调如谜
商业真经:任正非经典语录
成杰智慧评语
第5章 马化腾
创业故事:四处借不到钱,差点卖掉QQ
商业模式:免费的午餐,昂贵的晚饭
竞争理念:别人做过了,我们再来做更好
经营智慧:五虎将与内部赛马机制
企业文化:一切从创造用户价值开始
领袖魅力:斯文外表,铁血内心
商业真经:马化腾经典语录
成杰智慧评语
第6章 刘永好
创业故事:被狗追,鸡蛋碎,刘永好哭了
商业模式:全产业链模式
竞争理念:不要惧怕和行业巨头竞争
经营智慧:知人善用,加强管控
企业文化:像家庭、像军队、像学校
领袖魅力:感恩之心离成功和财富最近
商业真经:刘永好经典语录
成杰智慧评语
第7章 高德康
创业故事:8台缝纫机,11个农民工开始新征程
商业模式:聚焦主业,定心才能定天下
竞争理念:先做产品,再做品牌
经营智慧:梦想有多远,舞台就有多大
企业文化:追求很好,自强不息
领袖魅力:一路向前的“苦干家”
商业真经:高德康经典语录
成杰智慧评语
第8章 董明珠
创业故事:从单亲妈妈到销售过亿的女汉子
商业模式:自建渠道,内圣外王
竞争理念:失败者谈竞争,胜利者求垄断
经营智慧:没有人才,一切归零
企业文化:敢于挑战的创新是企业的灵魂
领袖魅力:不怕得罪人的铁娘子
商业真经:董明珠经典语录
成杰智慧评语
第9章 俞敏洪
创业故事: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商业模式:做教育培训行业的“麦当劳”
竞争理念:曾经多么被欺负,以后就能多么牛掰
经营智慧:成为串起珍珠的那条线
企业文化:“利益+人情”
领袖魅力:善于“熬鸡汤”的商人
商业真经:俞敏洪经典语录
成杰智慧评语
第10章 郭广昌
创业故事:借3.8万创业,三年实现1个亿
商业模式:“资本+产业”双引擎协同发展
竞争理念:搞不过,就收购
经营智慧:善于做机会主义者
企业文化:集体英雄主义
领袖魅力:中国自己的巴菲特
商业真经:郭广昌经典语录
成杰智慧评语
后记 巨海十年,用“成杰”影响世界
附录 成杰·日精进
内容摘要
本书甄选了中国不同领域极具影响力的10位商界巨咖:马云、雷军、柳传志、任正非、马化腾、刘永好、高德康、董明珠、俞敏洪、郭广昌,从创业故事、商业模式、竞争理念、经营智慧、企业文化、领袖魅力、经典语录、成杰智慧点评多个维度对他们的商道智慧进行了剖析,帮助传统企业管理者抓住后互联网时代机遇,完美蜕变升级,实现弯道超车,用大师们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为万千有志于问鼎商道的后来者磅礴赋能。
主编推荐
精彩内容
\\\\\\\\\\\\\\\\\\\\\\\\\\\\\\\\\\\\\\\\\\\\\\\\\\\\\\\\\\\\\\\"创业故事一切从说故事、谈梦想、给希望开始1999年2月,阿里巴巴成立动员大会上,马云在自己杭州西城乡接合部的家中,对在场的另外17位创始人说:“我们要探讨以后至少5年、10年要做的事情。我们所有的对手不在中国,而在美国的硅谷。我们不要把阿里巴巴定为国内站点,而要把它定位为国际站点。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在此之前,他刚经历三次创业—海博翻译社、中国黄页及国富通,均无起色,被他定义为“失败”。
马云在台上讲得很激动,台下的同伴一脸迷茫。当时负责拍摄的人是后来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总裁的金建杭,他说:“那个时候我负责拍照和录像,现在我看过去,照片里大家的眼神都是迷茫空洞的。除了马云,在创业之初谁都不敢说自己真的信心十足。”“你就吹吧”,这是当时外界对马云的一致看法,毕竟当时“电子商务是什么”很多人都还没有弄明白。马云的这些话,一度被舆论拿来攻击。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口才很好的马云,花了一年时间也没有找到为其伟 大构想买单的金主。他曾经被37家风投公司拒绝,没人相信他所说的话。创业之初的阿里巴巴举步维艰,直到蔡崇信的出现。蔡崇信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最终吸引高盛联合富达投资2500万美元(1美元约合6.7元人民币),阿里巴巴才走上正轨。
没过多久,马云又吹起了牛。2001年1月,浙江省政府的领导到湖畔花园参观阿里巴巴后问马云:“你希望这家公司将来做到多大?”马云说:“我希望它会是一家市值5亿到50亿美元的公司。”在场的人无不皱眉,陪同参观的市领导出来打圆场:“他说的可能是5亿到50亿人民币。”马云较真儿纠正:“我说的是5亿到50亿美元的公司。”当时,马云融资来的2500万美元,已经花得只剩700万了,盈利方式他还没有想清楚。
2003年,阿里巴巴推出了淘宝网,正式进军C2C(ConsumerToConsumer,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领域。就在这一年,美国电商巨头eBay(易贝)携手易趣进军中国市场。eBay扬言要用18个月逼退淘宝,马云扬言要把eBay赶出中国。马云说:“eBay是海里的一条鲨鱼,可我是扬子江里的鳄鱼。如果我们在海里交战,我便输了;可如果我们在江里对峙,我稳赢。”大家说马云“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结果,马云下令淘宝三年内不准盈利,通过免费模式战胜eBay。到2004年年底,淘宝网在中国C2C市场占有率已从年初的9%跃升到41%,而eBay则从90%下降为53%。2006年eBay退出中国市场。
2004年,马云对媒体讲,阿里巴巴每天上税100万元。有人说,这家伙吹牛吹破天了。当时阿里巴巴不过才站稳脚跟,谈什么纳税100万元?“快看,天上有头牛在飞,地上有个人在吹”,据说这个有名的段子就是在那个时候传开的。后来的事实很快告诉大家,阿里巴巴是国内首家纳税超过百亿元的互联网公司。
2010年3月,在深圳IT领袖峰会上,马云提出,云计算最后会是一种分享,这种分享机制可能蕴藏着颠覆性力量。如果现在不做,将来会死掉!科班出身的李彦宏和马化腾纷纷指责他夸大其词,云计算不过是“新瓶装旧酒”。人们都在说马云这个外行又吹牛了。
两年后,李彦宏承认“走眼”,马化腾改口称云计算是新酒,互联网大佬们都开始做云计算平台了,而阿里云已经遥遥领先。看看现在的“双11”盛况和“春运”期间阿里云的贡献,还有人敢说云计算虚无缥缈吗?
有人笑侃,这些年马云吹过的牛,就像香飘飘奶茶的广告一样,连起来能绕地球一圈。为什么马云那么爱吹牛呢?因为他懂得,领袖人物必须是梦想贩卖家。马云并没有外界传说的那样出身显赫,要想阿里巴巴创业成功,要想说服合伙人心甘情愿地跟着他干活,要想投资者心悦诚服地拿出资金投资,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声情并茂地讲述阿里的未来,势在必行。
同样是吹牛,有的人说的大话连他自己都不信,何况别人;而马云“吹牛”,他自己信,也能让别人信。
柳传志曾在央视《对话》栏目中谈到,2002年他初识马云,对其印象深刻:马云讲话确实非常有“煽动”能力,说要做几百亿的互联网生意,当时他想,马云心里识数?毕竟,几百亿在当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啊!如今,他真对马云刮目相看。
当然,这世上没有谁能靠忽悠成就伟业。马云最终能够成为大佬级别的企 业家,在于他把曾经吹牛的话都一一实现了,让大家看到了实干家的里子。马云一路吹过的牛,被阿里巴巴一一印证。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
所谓“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马云应该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者吧!
商业模式颠覆传统,降维攻击马云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多数人是因为看见而相信,很少人因为相信才看见。这是马云独有的谋富哲学。
时间回溯到1995年,马云第一次在西雅图接触到互联网。众所周知,马云创业前是一名大学老师,他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了7年英语老师(1988年到1995年)。1994年,杭州电子工学院来了一个叫比尔?阿霍的外教,是他第一次介绍互联网给马云,马云听后异常激动。碰巧,马云很快得到了去美国访问的机会,马云在西雅图第一次接触电脑和互联网。后来马云回想自己当时的心情:“我甚至害怕触摸电脑的按键。我当时想:谁知道这玩意儿多少钱呢?我要是把它弄坏了就赔了。”马云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单词“beer(啤酒)”,结果只找到了美国和德国的品牌,他立刻意识到商机来了:为什么不能利用互联网帮助中国的公司打广告? 于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之一的马云回国后立马辞职,借了2000美元,和朋友何一兵于1995年4月开办了“中国黄页”。中国黄页其实就是把邮电局的纸质版信息簿搬到了网上,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它一点儿不影响马云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别人不懂,而只有你懂,不管你懂多少,这就是优势。抓住它,就是商机。当时很多人不知道互联网,马云背着包在北京到处推销中国黄页,他第一 次到某国有单位推销:中国黄页是给您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做宣传,把中国全部放到电脑里去,让世界了解中国。结果负责人很不耐烦:“这个事情你应该先约,你要是不约呢,我很难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人们对于新生事物的无知和排斥,恰恰就是大商机所在。中国黄页很快引起了杭州电信的注意,杭州电信当时也做了一个中国黄页,马云决定和杭州电信合并。中国黄页作价60万元,占30%股份,对方投140万元,占70%股份。凭借中国黄页,马云在中国互联网界名声大噪。
1999年2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亚洲电子商务大会上,出现了一幕有趣的景象:大会美其名曰“亚洲电子商务大会”,但放眼望去,参会人员中尽是金发碧眼高鼻子的欧美人,黄皮肤黑头发的东方人只有寥寥数人,在这“寥寥数人”中,就有马云。
当时,亚洲电子商务才刚开始起步,所以不惜重金邀请了毫不知晓亚洲国情的西方专家。这些西方专家侃侃而谈的都是eBay、亚马逊等欧美式的电子商务。轮到马云发言的时候,他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美国是美国,亚洲是亚洲,美国模式的电子商务未必就适合亚洲实情,亚洲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模式。”亚洲电子商务的独特模式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在随后一段时间内,一直萦绕在马云那颗外星人般的大脑中。
当时风行的美国模式电子商务,瞄准20%的大企业;马云决定颠覆人们对电子商务的固化理解,瞄准80%的中小企业。在马云看来,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因为大企业有雄厚的实力,有管道,有广告能力,而小企业什么都没有,他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
小企业好比沙滩上一颗颗石子,但通过互联网可以把一颗颗石子全粘起来,用混凝土粘起来的石子们威力无穷,完全可以与大石头抗衡。这是马云对互联网的认识。
马云说,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采购商,曾灭掉了许多中小企业采购商。例如市场上一支钢笔订购价是15美元,沃尔玛开出8美元,迫于1000万美元的订单,供应商不得不做,但如果第二年沃尔玛取消订单,这个供应商就完了。
而通过互联网,这个小供应商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客户,悲剧即可避免。 阿里巴巴的出现,使中小企业采购商和销售商可以把生意做到世界各地。
马云之所以选择为弱势企业服务,有他说的济世情怀,另一个更大的现实原因是他们不懂电子商务。向不懂的人兜售新事物,成交的可能就比较大。
当时很多人觉得电子商务根本就是骗人的东西。有一次,马云为了得到杭州一个客户的生意,连续跑了5趟,对方还是认为马云的电子商务是一个骗钱的东西。为了让客户改变看法,马云到处搜集有关电子商务的资料,一次次为客户讲解电子商务的概念和模式,告诉客户在网上做广告比在其他媒体上效果更好。尽管马云已经说得口干舌燥了,客户还是半信半疑。即使这样,马云依旧没有选择放弃,他带走了客户的名片,几天之后,马云又来了,这回还带来一个笔记本电脑,当客户看见自己企业的信息出现在网上的时候,他终于相信了马云,同意付钱。
可以说,创业阿里巴巴是得到了中国黄页的启发。包括后来的淘宝,致力于广大小业主和个体商户的生意,再到后来的云计算和农村电商,马云一直沿用的是降维攻击的思路:做新经济的探路者,然后瞄准80%的群体,兜售他们不熟悉的技术和服务。
可以看出,马云一路走来,对“小而美”的生意不感兴趣,他只做“大生意”。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