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译注本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
15.85
3.3折
¥
48
全新
库存35件
作者(南朝·宋)刘义庆 著;钱小北 注释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10634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1666311
上书时间2024-12-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世说新语》是一部影响中国文学、思想、文化的经典著作,一部集历史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身的传世巨典,一部被今人称为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世说新语》以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著称于世。刘义庆著钱小北注译的《世说新语(译注本)》为全本译注版,参照国内的原版古籍书,全面准确,是一套不可多得的既能阅读又适合收藏的绝佳版本。
作者简介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刘义庆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位极人臣,但他的伯父刘裕首开篡杀之风,使得宗室间互相残杀,因此刘义庆也惧遭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曾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刘宋宗室,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
目录
前言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内容摘要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述从东汉后期到晋宋期间一些名流人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放诞的风气,书中名士的言论或故事有一部分出自民间的传闻,具有较多的传奇色彩。刘义庆著钱小北注译的《世说新语(译注本)》为《世说新语》全本,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且每一篇前都用一个简短的题解对该篇进行介绍,全面深入地解读了人物的个性、品行、语言等众多方面的特征,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及政治社会环境,进而领略到魏晋所谓“名士”的风貌。力求在清晰隽永的话语中还原先哲的博大与深刻,给其心灵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读之有历久而弥新的收获。
主编推荐
1、【国学经典,值得珍藏】一部影响中国文学、思想、文化的经典著作,一部集历史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身的传世巨典,一部被今人称为魏晋风流的故事集。2、【足本定本,精心译注】《世说新语》以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著称于世。本书为全本译注版,参照国内的原版古籍书,全面准确,是一套的既能阅读又适合收藏的不错版本。3、【无障碍阅读,通俗易懂】原版古籍书生涩难懂,对原文做了准确的翻译,并对每一个难读的字词和难懂的语句做了通俗的译注和点评。老少皆宜,修身推荐阅读、学习推荐,注释译文,解读全面专业。4、【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本书的特点是不但对原书做了译注,还以史为鉴,延伸阅读。鲁迅将《世说新语》称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赞其“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是一部集趣味性、历史性、文学性于一身的传世巨典,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潇洒风逸的魏晋时代。《世说新语》是不可不读的国学精髓,自面市以来,便有小说、戏剧开始模仿它,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精彩内容
\"【试读】前言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小说”,虽然是用文言所写,但多为当时口语,语言虽简约浅白,却含蓄隽永。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每类若干故事,全书共一千二百多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
书中所记,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关于各类人物言行的小故事,内容涉及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等等。对人物的刻画或重形貌,或重才学,或重理学,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突出个性,使之气韵生动,跃然纸上。《世说新语》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诸多成语出自此书,更有很多模仿它的小说,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
因出自多人之手,全书并没有统一的思想,儒家思想、老庄思想和佛家思想皆有。书中对魏晋名士的活动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描写,可作为研究历史的辅助材料,通过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形象,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俗时尚。
德行第一
德行,指人的道德品行。一定的道德观念,往往决定着人们的言行。本篇从不同方面反映魏晋时期的道德观念,如忠君尊贤、侍奉父母等,这些均是立身行事的基本准则。
“孝”,和敬老尊贤密不可分,其是社会的基础,篇中从多方面宣扬了孝行,甚至夸大了它的感染力,不但能感动冥顽不灵者,还能惊天地而泣鬼神,于冥冥之中让孝子得到善报。
魏晋名士十分注重个人修养,比如要谦虚谨慎,喜怒不形之于色;生活要俭朴,为官要清廉,不汲汲于名利。在人际关系上,提倡慎于待人接物,不轻易褒贬。
(1)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②。为豫章太守③,至,便问徐孺子④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⑤:“群情欲府君⑥先入廨⑦。”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间,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注释①陈仲举,名著,字仲举,东汉桓帝时任太傅。汉末名臣。与窦武、刘淑,因痛恨时弊,谋除宦官,为宦官所杀,时称“三君”。
②“登车”二句,言开始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登车揽辔(pèi),指登车赴任。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③豫章,豫章郡,首府在江西南昌。太守,郡的行政长官。当时陈仲举为人所害,谪迁至此。
④徐孺子,名稚,字孺子,东汉人,当时的名士、隐士。
⑤主簿,官名。古代中央或地方郡县所设的属官,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鉴等职。白,禀告,报告。多用于下对上、卑对尊。
⑥府君,对太守的称呼。太守办公的地方称府,称太守为府君。
⑦廨,官署。
◎译文陈仲举的言行可为读书人的准则,行为是当世典范。初次做官,就有整治社会弊端、匡扶天下的志向。谪迁豫章太守,一到,就先打听徐孺子的住处,想去拜访他。主簿禀告说:“大人,大家希望您先进官署视事。”陈仲举则说:“当年周武王刚攻下朝歌,经过商容里巷之门,就俯首倚车而立,敬贤礼士,连席子都来不及坐暖。我去礼拜贤人,又有何不可呢!”(2)周子居①常云:“吾时月②不见黄叔度③,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注释①周子居,名乘,字子居,东汉人,不畏强暴,陈仲举赞他为“治国之器”。
②时月,指四时即月份。后指一定的节令,这里泛指一段时间。
③黄叔度,名宪,字叔度,出身贫寒,有德行。公府屡征不就,人称“征君”。
◎译文周子居曾说过:“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见黄叔度,庸俗贪婪的想法就会滋长起来!”(3)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⑥深广,难测量也。”◎注释①郭林宗,名泰,字林宗,东汉人,博学有德,为时人所重。
②袁奉高,名阆,汝南郡人,多次辞谢官府任命,有名望。
③“车不”二句,意为车不停驶,马不驻足。指谈了很短的时间,极言下车时间之短,登车离去之速。轭,驾车时套在牲口脖子上的马具。鸾铃悬于轭下,马动则鸾鸣。
④弥日,整天。信宿,连宿两夜。
⑤汪汪,形容水深广的样子。陂(bēi),湖泊。
⑥器,气量。
◎译文郭林宗到汝南郡,拜访袁奉高时,谈了一会儿就走了;去拜访黄叔度,竟日以继夜,逗留几天。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叔度就像那浩瀚的万顷湖泊,宽阔深邃,无法澄清,也不能搅浑,他的气量深广,很难测量!”(4)李元礼①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②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③者,皆以为登龙门④。
◎注释①李元礼,名膺,字元礼,东汉人,曾任司隶校尉。
②名教,以儒家所主张的正名定分为准则的礼教。
③升其堂,登上厅堂,指有机会接受教诲。
④登龙门,比喻得到有名望的人接待或礼遇而抬高了身价。龙门,在山西河津县西北,传说那里水位落差大,鱼有能游上去,就会变成龙。
◎译文李元礼风度出众,品性端庄,在德行操守方面,自视甚高,他把在全国推行儒家礼教、辨明是非看成自己的责任。读书人能得到他教诲的,都以为是登上了龙门。
(5)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①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注释①荀淑,字季和,东汉颍川郡人,曾任朗陵侯相。他和钟皓两人都清高有德,名重当时。
◎译文李元礼称赞荀淑和钟皓两人,说:“荀君识见高明,别人很难超过;钟君德行美好,值得学习。”(6)陈太丘①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②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③。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④东行”。
◎注释①陈太丘,名寔,字仲弓,曾任太丘县长。
②元方(即陈纪)、季方(即陈谌),均是陈寔的儿子。父子三人德才兼备,名著于时。长文(即陈群)是陈纪之子,陈寔之孙。
③荀淑有八个儿子,号称八龙。叔慈、慈明是两个儿子的名字,“余六龙”即指其余六个儿子。
④真人,修真得道的人,指有才德的人。
◎译文陈太丘去拜访荀淑,因为家境贫寒,没有仆役侍候,就让长子元方驾车送他,少子季方拿着手杖跟在车后。孙子长文年纪还小,就坐在车上。到了荀家,荀淑让叔慈迎接客人,让慈明劝酒,其余六个儿子负责上菜。孙子文若也还小,就坐在荀淑膝上。这时,太史启奏朝廷:“有真人往东去了。”(7)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①太丘,有何功德而荷②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③,上有万仞④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注释①家君,父亲。对自己或他人父亲的尊称。
②荷(hè),担当、承受。
③阿(ē),山的拐弯处。
④仞,长度单位,一仞等于七尺或八尺。
◎译文有人问陈季方:“令尊有哪些功勋和品德,能享有天下盛名?”季方说:“我和父亲相比,就如同一棵桂树生长在泰山一角,上有万仞高峰,下有不测深渊;上承甘露膏泽,下受深泉滋润。这种情况下,桂树怎么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更不知道有没有功德了!”(8)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①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②。”◎注释①咨,询问,请教。
②“元方”二句,指元方、季方二人,功业德行难分高下。后世常以“难兄难弟”称赞兄弟二人才德兼备。
◎译文陈元方的儿子陈长文,有才华,他和陈季方的儿子陈孝先争执自己父亲的事业和品德,二人无法分辨高下,就去请教祖父太丘长陈寔。陈寔说:“元方难为兄而居于上,季方难为弟而居于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