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 55.71 6.3折 ¥ 88 全新
库存25件
作者著冯莉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ISBN9787548618515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4346276
上书时间2024-12-12
绪论(节选)
一、课题研究意义
舞蹈学界前辈吴晓邦先生提出舞蹈史研究的两个基本点:一、舞蹈史的研究主要应是舞蹈民族意识的研究;二、舞蹈史的研究应是置身于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之中的跨学科研究。这两点对当下关注少数民族舞蹈理论问题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舞蹈是以人体为载体的艺术,而人的身体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所以舞蹈的存在、发展及变异既受自身的特点决定,又受到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存各民族地区仪式舞蹈具有诗、歌、舞、乐、仪多位一体的形态,其内容与生产、宗教、习俗相互交叉,相对其他舞蹈,其身体文化内涵传承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应是我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作为民族仪式舞蹈的研究,应以舞蹈动作形态的本体性研究为基础,结合文化人类学、生态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需要更加科学地阐述和分析身体在民族传统舞蹈中的外部形态,更要深入研究仪式中的身体动作与民族意识的机制与内核之关系,以及其身体记忆所保存的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社会性的美学内涵。
本课题作为跨区域的仪式舞蹈研究,利用已有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对纳西族仪式舞蹈的当代传承和发展进行立体性的田野调查和科学阐释,本书将对构建中国仪式舞蹈研究学术框架,推进舞蹈文化遗产在当代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和资料价值,亦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身体文化传承”的学术性探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仪式舞蹈相关概念
现代学术意义上以仪式舞蹈为内容的研究在一百多年前已经开始。早期人类学、民俗学在仪式的研究中涉及仪式中舞蹈的内容描述,围绕仪式舞蹈这个概念进行研究的著作和文章并不多。在此笔者围绕仪式舞蹈概念定义和分类做以下梳理,厘清仪式舞蹈概念下的学术基本问题和分类范畴。
(一)哈里森关于仪式艺术、仪式舞蹈的讨论
英国“神话—仪式”学派的代表性人物简·艾伦·哈里森(Jane Ellen Harrison,1950—1928)在她1913年出版的《古代艺术与仪式》中花费大量的精力对仪式舞蹈的产生、范畴、分类等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她指出:所有原始仪式都包括两个层面,即作为表演的行事层面和作为叙事的话语层面,动作先于语言,叙事源于仪式。
哈里森认为艺术与仪式密不可分。她指出:“仪式旨在重构一种情境,而非再现一个事物。”“艺术源于为艺术和仪式所共有的冲动,即通过表演、造型、行为、装饰等手段,展现那些真切的激情和渴望。”她认为,艺术与仪式在一开始都涉及行为再现,只有在激情退却后,再现本身才变成了目的,艺术才变成了单纯的模仿。其次,不是所有的集体舞蹈、或者是仪式的动作或声音都是艺术。仪式发展成为艺术,最重要的一点是,“用某种方式再现、模仿或表现了那种产生激情的思想,才能算得上是艺术”。“所有的艺术,都是经由仪式的中介从血肉丰满的激情中产生的,甚至一位观众的欣赏能力也离不开这种实在的激情。”
书摘一:整个祭祀的场景中,歌舞共有20个不同曲调,其主要内容是歌颂丁巴什罗除妖杀魔,为人类带来吉祥安康;同时赞美白水台及白地山水的美丽,感叹欢聚的难得,劝谕人生伦理道德,崇尚万物有灵,教育世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赞颂歌的内容来看,献祭的汝卡人代表白地所有村民,歌颂神灵、赞美自然,表达人与人的关系,这些颂词和仪式舞蹈代表了整个白地“村落共同体”的共同的认知,这种献祭舞仪的方式具有“强化仪式”的效力。“在通过仪式中,人们从结构中被释放出来之后,仍然要回到结构之中,而他们所经历的交融,已经为此时的结构重新注入了活力。”在仪式中大家共构了共同的崇拜对象、献祭形式,强化了生产生活的秩序,强化了群体的祈愿行为、强化了群体与自然的联系方式。
书摘二:从这些仪式中的舞段名目可知,舞仪中的大部分神祇是与丁巴什罗相关的神祇系统。其功用是在仪式框架中起驱鬼禳灾的作用。“体系,当然是无法被直接观察到的,但是可以通过对特定舞蹈世界的社会和文化结构得到。这些体系存在于记忆中,作为动作、形象和系统而被唤起,并被用来创作具有社会和文化意义的舞蹈表演。”每一个在舞仪中出现的天神和战神、坐骑甚至动物都有着自己的次序,他们是一个庞大具有等级秩序的系统,在仪式中,这些次序具有神圣性,不能被混淆或颠倒,否则会影响整个仪式的效力。“表演中的一切都是为了使氏族神秘的过去再现于人们的脑海中。一个群体的神话,就是这个群体全部的信仰。这种神话是人们不断地回忆群体的传统;而群体传统表现的,正是社会体现人和世界的那种方式,这是一种道德,宇宙观,同时也是一段历史。”舞仪中神祇的排序象征着纳西人社会的秩序,舞仪的作用是通过仪式中的神祇秩序来强化祖先共同的历史记忆。
本书分为十章,分别从族群历史记忆与文化空间、身体记忆与图式、“尚武”传统与身体表达、“二月八”阿卡巴拉、民间祭仪、东巴舞仪、神话叙事、舞仪空间、舞谱、主体传承等十方面叙述了纳西族仪式舞蹈所包含的内容。通过作者的解读,让读者认识并理解纳西族仪式舞蹈的艺术内涵和社会文化价值。
冯莉,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硕士,天津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博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民间文化论坛》执行主编、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艺术人类学、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学术兼职:北京舞蹈学院客座教授、天津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国际纳西学会秘书长。
著有《东巴舞蹈传承人习阿牛、阿明东奇》(2007)、《民间文化遗产传承的原生性与新生性——以纳西汝卡人的信仰生活为例》(2014)、《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合著,2016)等。执行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70年学术史》(2020)、《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70年发展史》(2020)。主持管理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唐卡文化档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纳西族仪式舞蹈研究》等多个国家科研项目。
2012年11月,荣获第八届中直机关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13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21年获 “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1.本书构筑了纳西族仪式舞蹈的全景,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完整展现纳西族仪式舞蹈的特点,对解读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有重要参考意义。
2.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及充分的论据阐述了纳西族仪式舞蹈的神话内涵。
绪论
理论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意义
舞蹈学界前辈吴晓邦先生提出舞蹈史研究的两个基本点:一是舞蹈史的研究主要应是舞蹈民族意识的研究;二是舞蹈史的研究应是置身于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之中的跨学科研究。这两点对当下关注少数民族舞蹈理论问题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舞蹈是以人体为载体的艺术,而人的身体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所以舞蹈的存在、发展及变异既受自身的特点决定,又受到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存各民族地区仪式舞蹈具有诗、歌、舞、乐、仪多位一体的形态,其内容与生产、宗教、习俗相互交叉,相对其他舞蹈,其身体文化内涵传承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应是我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作为民族仪式舞蹈的研究,应以舞蹈动作形态的本体性研究为基础,结合文化人类学、生态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需要更加科学地阐述和分析身体在民族传统舞蹈中的外部形态,更要深人研究仪式中的身体动作与民族意识的机制与内核之关系,以及其身体记忆所保存的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社会性的美学内涵。
本课题作为跨区域的仪式舞蹈研究,利用已有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对纳西族仪式舞蹈的当代传承和发展进行立体性的田野调查和科学阐释,本书将对构建中国仪式舞蹈研究学术框架,推进舞蹈文化遗产在当代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和资料价值,亦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身体文化传承”的学术性探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仪式舞蹈相关概念
现代学术意义上以仪式舞蹈为内容的研究在一百多年前已经开始。早期人类学、民俗学在仪式的研究中涉及仪式中舞蹈的内容描述,围绕仪式舞蹈这个概念进行研究的著作和文章并不多。在此笔者围绕仪式舞蹈概念定义和分类做以下梳理,厘清仪式舞蹈概念下的学术基本问题和分
类范畴。
(一)哈里森关于仪式艺术、仪式舞蹈的讨论
英国“神话一仪式”学派的代表性人物简·艾伦·哈里森(Jane Ellen
Harrison,1850-1928)在她1913年出版的《古代艺术与仪式》中花费大量的精力对仪式舞蹈的产生、范畴、分类等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她指出:所有原始仪式都包括两个层面,即作为表演的行事层面和作为叙事的话语层面,动作先于语言,叙事源于仪式。①
哈里森认为艺术与仪式密不可分。她指出:“仪式旨在重构一种情境,而非再现一个事物。”“艺术源于为艺术和仪式所共有的冲动,即通过表演、造型、行为、装饰等手段,展现那些真切的激情和渴望。”②她认为,艺术与仪式在一开始都涉及行为再现,只有在激情退却后,再现本身才变成了目的,艺术才变成了单纯的模仿。其次,不是所有的集体舞蹈、或者是仪式的动作或声音都是艺术。仪式发展成为艺术,最重要的一点是,“用某种方式再现、模仿或表现了那种产生激情的思想,才能算得上是艺术”。“所有的艺术,都是经由仪式的中介从血肉丰满的激情中产生的,甚至一位观众的欣赏能力也离不开这种实在的激情。”③
在《古代艺术与仪式》书中第二章,区别了个人舞蹈和仪式舞蹈。首先,重要的区别是个人还是集体,自发的还是有组织的。个人的舞蹈是“私人自发的、非正式的”,仪式的舞蹈是集体的,是宗教性社团公开举行的。
她举例说明了庆祝和纪念舞蹈如何成为仪式舞蹈。“原本旨在庆祝和纪念的舞蹈逐渐与原初情境相分离,它就变成了抽象的和普遍性的巫术舞蹈……诸如此类的舞蹈旨在强调人的实践性、能动性和实干的方面。在此意……
本书是作者历时二十年的调查研究之作。无论是文化溯源还是田野实证,作者深入到纳西族乡野之间,通过访谈研究、资料收集等方式,终于成就这本学术著作。面对程序复杂的纳西族仪式舞蹈及其背后的神话叙事,作者经过长期酝酿,最终为我们清晰地勾画出纳西族仪式舞蹈的全景。本书对构建中国仪式舞蹈研究学术框架,推进舞蹈文化遗产在当代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和资料价值,亦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身体文化传承”的学术性探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共十章,分别从族群历史记忆与文化空间、身体记忆与图式、“尚武”传统与身体表达、“二月八”阿卡巴拉、民间祭仪、东巴舞仪、神话叙事、舞仪空间、舞谱、主体传承等十方面叙述了纳西族仪式舞蹈所包含的内容。本书通过考察纳西族仪式舞蹈,从仪式的背景和过程入手,分析了东巴舞仪的动作特征、文化生态类型及其与宗教信仰的关系,通过对舞蹈动作、语汇及逻辑秩序的解读,让读者认识并理解传统艺术的社会文化内涵,叙述流畅,体例完备,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及学术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