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 60.68 6.9折 ¥ 88 全新
仅1件
作者(美)丹尼尔·R.斯塔德尔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49915
出版时间2023-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202803073
上书时间2024-12-05
导 言(摘选)
社会判断和认知偏差
全书概览
本书的主题是基本归因错误,也就是我们会低估情境的力量。基本归因错误是一种经典且有着广泛影响的认知偏差。基本归因错误很少在人类感知和人际关系中缺席,但是讨论认知偏差的大众媒体读物却很少关心这一问题,着实让人惊讶。
《情境影响力》一书是个例外。社会心理学家萨姆·萨默斯(Sam Sommers) 在这本书中确实提到了基本归因错误,但是他关的话题比这更为广泛。书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是人们低估情境对自我和他人的重要性,这是我完全不能同意的。例如,行动者—观察者偏差会让我们高估自己所处情境的重要性。萨默斯强调多种情境的重要性(绝大多数心理学教科书也如此处理),但是他仅仅在一个脚注中提到基本归因错误。
针对情境力量的经典研究,我会分享一些常见报告的新的信息。我也会更加直接且具体地讨论基本归因错误。我会描述基本归因错误的产生过程及其历史。我也会提供一系列在经典教科书中不常见的错误判断的案例。为什么我们被断章取义和政客误导,为什么关于轻度冒犯和内隐偏见的研究是错误的,为什么我们会在非言语解读中误解他人(包括谎言侦测和同性恋雷达),为什么我们会高估自己预测他人在新情境中如何行动的能力,为什么我们会把受害者的痛苦归咎于他们自己,为什么会为自己的父母感到羞耻,以及为什么我们在驾车、工作或者其他诸多需要人际交往的环境中那么容易发怒,针对上述问题,我会讨论如何从基本归因错误的角度给出一些解释。
有人希望自己不会轻易发怒,也不轻易对他人设防,因此我希望这本书能实打实地为这些人的生活带去平和。我也会分享若干个来自学生和他人的故事,他们在阅读此书后压力有所减轻。减少基本归因错误可以减少愤怒、压力、误导性报复和人际冲突。
我会特别讨论基本归因错误和谴责受害者行为是如何在心理治疗中发生的,强调认知行为治疗中的一个潜在缺陷,这一缺陷可能反映出基本归因错误。我会举例说明社会心理学家和科普作家为什么无法抵御这种错误(我也不能)。我也会讨论基本归因错误如何成为其他认知偏差和社会知觉过程的一部分,例如,偏见和阴谋论。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2005年出版了《眨眼之间:不假思索的决断力》(Blink)一书,他推崇的快速判断就是一种基本归因错误,对此,我有不少意见。格拉德威尔多年以后也承认基本归因错误是“人类知觉所面临的最明显的问题”,而快速判断是“坏处远多于好处的判断”(迟到总比不到好!)。
情境在解释人们为何以某种方式行动时非常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通常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审视情境。但是情境的力量在引起读者和学生注意的同时,不少作者和教育家却走得太远了,因为情境的力量是有限的。第九章《个人因素也很重要》就是在解释这一命题。绝大多数行为是由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共同决定的,而不是非此即彼。
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用来说明情境的力量,因为虐待犯人的行为就发生在监狱情境中。我会强调实验中狱警的人格特质很有可能对虐待行为的发生也有影响,但很少被人关注到。旁观者越多,受害者能够接受的帮助就越少,这种旁观者效应也通常被用来表明情境的力量,但是在重要的元分析中我发现了一个计算错误。根据我的修正和重新分析,我会更强调在群体性紧急事件中如何重视个体旁观者。事实上,凯蒂·吉诺维斯从旁观者那儿接受的帮助要多于故事中所描述的。旁观者越多,受害者接受的帮助越少,事实证明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忽视个体及个人性格会导致一种不常见的认知偏差——过度重视情境的因果作用,这是自由主义者解释社会问题时经常会遇到的批评。第九章会涉及一些研究,包括关于什么样的人更容易产生这些认知偏差及产生的原因。
最后,我要冒险去解释虽然认知偏差有负面效应,但对我们也有好处。特定的认知偏差、错误感知和适度的错觉是良好心理的组成部分。 例如,自我评价中自己对生活中的消极事件的把控能力的强弱比实际能力更为重要。特定的认知偏差和错觉在其他方面也对我们有益,从安慰剂效应的身体治疗特性,到快速判断(如果有偏差的话)提升一般日常效率。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存在认知偏差的话,我建议你不要太当一回事。管理认知偏差并不意味着自动地清除所有偏差,因为有些认知偏差确实于我们有利。
当然最终我要论证的是反对认知偏差,而不是支持认知偏差。我会建议用多种方法减少认知偏差,尤其是基本归因错误。在这一点上,我胜过其他绝大多数大众读物作者,因为他们仅帮助读者了解认知偏差。事实证明仅仅阅读和了解认知偏差,这对我们的帮助是有限的。
我也会回答如何降低我们身边人做出有偏差的判断的频率。减少自己的认知偏差已经很难了,如何以迂回的方式修正家人、朋友、心仪的他/ 她、配偶,甚至是合作者的有偏差的判断呢?或许最好不要尝试。我会提出一些基于特定研究的建议,强调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因为认为他人存在认知偏差可能也是一种认知偏差。
考虑到人们固有的潜在认知偏差和心理健康,我写这本书时面临一个道德困境,我不希望人们的心理健康因认知准确性提升带来的痛苦而受影响,因为特定的正向错觉对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而言是必需的。没有正向错觉,人们更容易产生中度抑郁的表现,专业术语是“抑郁现实主义”(depressive realism)。我教授社会心理学,希望自己的学生知道,我在提升他们判断的准确性的同时也防止他们出现抑郁。我要求学生的判断变得更为准确,但不要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抑郁。有句话正好说出了这一点,“真理让你自由,但首先让你痛苦”,这句话或许是詹姆斯·加菲尔德总统说的,有时也被认为是马克·吐温说的。
在本书结尾,我会提出若干方法抵消求真带来的心理健康风险和准确感知之间的冲突,以最终实现自由。换句话说,幸福生活往往是非理性的,只要有正向错觉和简单的错误感知作为支持即可,但是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和结尾提供的方法,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过上理性的幸福生活。所谓“理性的幸福生活”是心理健康,且没有大多数人会轻易产生的非理性认知偏差。我相信我们可以过一种幸福又理性的生活。
《情境的力量》是美国作者丹尼尔·R.斯塔尔德的社会心理学著作。社会心理学家现在关注一种常见但之前很少被人讨论的认知偏差,那就是“基本归因错误”,他们证明意识到基本归因错误的存在可以提升对他人的日常理解。社会生活难免需要评判他人,然而,一旦人们忽视情境因素,这些眨眼之间就做出的判断经常被证明是错误的。社会心理学家将这一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通常会导致对他人的误解、伤害他人感情以及消极对待他人,而这本书探索的就是基本归因错误悄然无声地出现在社会交往中的诸多方式。丹尼尔· R. 斯塔尔德调查了基本归因错误的常见案例,包括路怒症、微表情解读、“同性恋雷达”,社会上、网络上常见的谴责受害者行为等。在这些不同的案例之中,常见的共同点是,人们错误地认定固有的性格特征或意图能够解释他人的行为,从而忽视了同样有解释效力的情境因素。相反,在行动者-观察者认知偏差中,人们会诉诸情境因素解释自己做出的错误行为。例如,当我们追尾其他车辆时,总是有理由为自己开脱,但是当别人追尾我们时,我们就倾向认为,错显然在于他人。
斯塔尔德也披露了经典的情境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内容,考虑到了认知偏差的利与弊,还分享了许多减少认知偏差的策略。这本书内容丰富、妙趣横生,有趣的案例随处可见,新颖的洞见和充足的经验研究俯拾即是,相信这本书会帮助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从而减少冲突的发生,实现理性的幸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