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微共同体”的生产逻辑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
46.88
4.7折
¥
99
全新
库存39件
作者梁贤艳著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9470579
出版时间2022-12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精装
开本24
定价99元
货号4439366
上书时间2024-11-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梁贤艳,男,1981年生,博士研究生,扬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尤其是社会治理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以及厅局级项目多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南京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湖北社会科学》《学习与实践》《电子政务》等CSSCI/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人大复印资料报刊索引多篇次;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合著)2部;获省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校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厅局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校级教学比赛一等奖等奖励多项。
目录
本书运用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方法, 运用大量的调查和访谈资料论证, 主要探讨规模与社区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研究以小区、院落、楼栋为代表的“微共同体”形成的可能性及其机理。为探讨规模与社区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本文通过理论抽样在西高区选择了三个个案进行了田野工作、跟踪观察、深度访谈和网络民族志研究, 在 “交往的共同体”这一分析框架下, 通过三个个案的差异发现比较和包围性比较, 提出了 “微共同体” 这一概念, 并尝试性对城市社区“微共同体” 可不可能和何以可能的问题做了回答。
内容摘要
本书运用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运用大量的调查和访谈资料论证,主要探讨规模与社区共同体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小区、院落、楼栋为代表的“微共同体”形成的可能性及其机理。为探讨规模与社区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理论抽样在西高区选择了三个个案进行了田野工作、跟踪观察、深度访谈和网络民族志研究,在” 交往的共同体”这一分析框架下,通过三个个案的差异发现比较和包围性比较,提出了“微共同体” 这一概念,并尝试性对城市社区“微共同体”可不可能和何以可能的问题做了回答。 读者对象:广大从事社区治理研究与学习的学者、学生、社区工作人员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