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概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法概要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7.64 1.8折 42 全新

库存40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万一著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03827

出版时间2014-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2167410

上书时间2024-06-24

瀚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朱景文:《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不过,罗马法虽然对公法、私法作出了划分,但其发展集中在私法,“几乎所有有关罗马法的文件都只涉及私法”。
   朱景文:《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在法学研究中,罗马法学家们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私法学上,罗马留给后世的遗产主要是罗马私法,以致有人认为,“罗马法学实质上就是罗马私法学”
   何勤华:《西方法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3页。,它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大多数法权关系适应了现代的经济条件,“以至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而公法在罗马法中并没有实在意义,有学者指出,“公法只是在罗马法分为公法与私法的范围内才有意义,其自身无实体价值”。
   朱景文:《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公私法的划分在中世纪通过一些法学家的著述得以承传,而当时著名的法典和法律汇编如《加罗林纳法典》《萨克森明镜》《波西瓦·克莱蒙特习惯法》等都没有对公法、私法作出划分。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形成,市民社会(或私人领域)与政治国家(或公共领域)的分离,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权利形态,一是私权,一是公权;并以此为调整对象分别形成了大陆法系国家法律制度特有的基本结构和相对独立的两大法律部门,即公法和私法。公私法划分建立于社会分裂为相互对峙的公私两域的基础之上,其要害在于为公私两域确定不同的法律原则,以使两域既各自有序又趋于平衡。一般认为,公法是指宪法、行政法及刑法等。就私法而言,目前较为权威的解释,是《布莱克法律辞典》对PrivateLaw(私法)的表述:“私法是公法的对立词,它是指调整市民与市民之间关系的法律,或者是在权利附着的主体与义务联系的主体均为私的个人的情况下,有关定义、立法及权利实现的法律。”
   易继明:《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载易继明主编;《私法》(第1辑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 


【内容简介】

商品简介

 本书系从法哲学的角度对民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制度设计进行全面阐述的研究性著述。通过对民法的性质、精神、理念与价值、地位与功能、演进与演化及一些较具代表性的民法制度的精准阐释,表达出作者对民法的深邃感悟和独特体认。本书既注重了作为教材所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结论的权威性,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人研究风格,充溢着较强的哲学思辨色彩。书中俯拾皆是的法学经典著作的引用,不但有效扩充了本书的信息量,而且大大增强了本书逻辑验证的说服力。本书文字优美、结构谨严、论述问题深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较大的研究参考价值。通过阅读本书不但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民法作用的理解,而且对于其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治理念的形成无疑都会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赵万一 男。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院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先后出版了包括《民法的伦理分析》《商法基本问题研究》《证券法的理论与实务》在内的专著10余部,主编了《商法学》《证券法学》教材10余本。先后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杂志和报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有数十篇文章分别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其学术观点不但在国内有较大知名度,而且在海外有一定影响。《民法的伦理分析》曾于2005年在中国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过繁体字本。

目录
本书通过对民法的性质、精神、理念与价值、地位与功能、演进与演化及一些较具代表性的民法制度的精准阐释, 表达出作者对民法的深邃感悟和独特体认。本书既注重了作为教材所必备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结论的权威性, 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人研究风格, 充溢着较强的哲学思辨色彩。书中俯拾皆是的法学经典著作的引用, 不但有效扩充了本书的信息量, 而且大大增强了本书逻辑验证的说服力。

内容摘要
 赵万一编著的这本《民法概要(研究生教学参考书)》系从法哲学的角度对民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制度设计进行全面阐述的研究性著述。通过对民法的性质、精神、理念与价值、地位与功能、演进与演化及一
些较具代表性的民法制度的精准阐释,表达出作者对民法的深邃感悟和独特体认。本书既注重了作为教材所必备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结论的权威性,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人研究风格,充溢着较强的哲学思辨色彩。书中俯拾皆是的法学经典著作的引用,不但有效扩充了本书的信息量,而且大大增强了本书逻辑验证
的说服力。本书文字优美、结构谨严、论述问题深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较大的研究参考价值。通过阅读本书不但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民法作用的理解,而且对于其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治理念的形成无疑都会大有裨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