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拍澄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半拍澄澈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2.57 1.6折 16 全新

库存3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生全著

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ISBN9787546917146

出版时间2011-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6元

货号746670

上书时间2024-06-24

瀚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在场主义的命名,不是为一群人的写作寻求暂时的总结,而是要为中国散文的未来启动新的开端!中国散文历史的新纪元将从在场主义开始!
“在场散文”书系是在场主义作家们近年来自觉思考散文的结果,体现了当下汉语散文最前瞻的追求。
张生全的《半拍澄澈》为其中一册,收录《寄居者》、《乞讨者》、《亚身份》、《伛偻而行》、《慢半拍》、《打酱油的》、《中国蚂蚁》、《敏感词》等文章。作者曾获在场主义散文奖新锐奖、《红豆》精短散文奖、《星星诗刊》校园新秀奖等。

作者简介
张生全,作家,现居四川眉山。在《钟山》《天涯》《青年文学》《散文》《布老虎散文》等刊发表小说、散文200余万字。入选《新散文十五家》等40余种各类散文、小说年度选本及散文排行榜。已出版散文集《屋檐口下望天》《变形词》《半拍澄澈》等多部。获在场主义散文奖新锐奖、《红豆》精短散文奖、《星星诗刊》校园新秀奖等。

目录
本书收录散文家张生全的经典散文若干, 包括《寄居者》、《乞讨者》、《亚身份》、《伛偻而行》、《慢半拍》、《打酱油的》、《中国蚂蚁》、《敏感词》等。

内容摘要
 《半拍澄澈》简介:在场主义的叙述手段,不是纠偏和规范,更不是抹杀和提纯。叙述的力量就是尊重“场”或者“场的档案”,因为它——不可“毁灭”。强调日常写作的“在场”,抒写亲历和经验,为呈现生活的本来面目提供方便——将外物投射于内心,获得视觉的奇异感,揭示出“场的档案”的本真面貌和内在能量。
“在场散文”书系由散文家王族策划。收录的10位散文家均为目前中国散文界的实力散文家,而且捧出的均为原创作品,并且是首次结集出版,从中可看出各位散文家近年的散文写作,也可洞悉目前中国散文写作和出版的状况。
《半拍澄澈》收录散文家张生全的经典散文若干,包括《寄居者》、
《乞讨者》、《亚身份》、《伛偻而行》、《慢半拍》、《打酱油的》、
《中国蚂蚁》、《敏感词》等。

精彩内容
 寄居者刚到这座城市的时候,我租住在宾馆的一个不到六平方米的储物间里。这个储物间在楼梯下面,三面靠墙,前面用砖砌出一道门,没有窗。那时候我找过许多出租房,但是都太贵。后来进了这家宾馆打算暂住,刚走到楼梯口,我就被这个储物间吸引住了。老板娘告诉我,这个储物间是砌来堆放杂物的。我央求再三,老板娘终于答应租给我。但有个条件,尽量不要开门,以免影响宾馆形象。我满口答应,我看出这里的好,除了租金低外,还不用出物管水电等各种费用。至于那个条件嘛,即便老板娘不说我也会把门紧闭的。都是住在宾馆里,别人住的是宽敞明亮、洁净舒适的大房间,而我偏是这么个狭窄局促的“狗窝”,我怕他们从楼梯上俯射下来惊讶的同情的目光。
不过住进来后,才知了住这“狗窝”的苦。没有窗,又不能开门,空气不对流,这里简直像是另一个世界。冬天冷得像冰窟,缩在被窝里大半天了,丝丝冷气还如针一样直往脊梁骨上扎。而夏天的时候,又像在蒸笼
里。电风扇是没用的,扇来扇去都是一股闷热的风。为了达到降温效果,我常常脱得光溜溜的,在身上浇上水,直对着风扇吹。初时尚有些凉意,但一会儿水干后,又热了起来,而且空气变得愈加潮闷。身上经常浇水,让我的关节严重受损,一遇天阴,全身上下的骨头骨节都像是千万只蚂蚁
在咬。好不容易睡着,却又被噩梦惊醒。而所有的梦都一个模式,被人追打,拼命地逃,脚下又总被藤条绊着,或者被沥青扯着,拖不起来。眼瞅追打的人越来越近,腥臭的口气直扑耳鼓……每次惊醒,总要发半天呆,不知身处何处,不知自己在干什么,甚至不知自己是谁。直到脚步声从头顶一遍一遍传来,像大棒一下一下击打在我头上,我才渐渐清醒。脚步声也是困扰我的一大苦楚。我的储物间刚好在楼梯下面,又是主通道,我这里相当于总闸门,整个晚上全宾馆的脚步声都要汇聚到我头上来。叮叮的,咯咯的,笃笃的,快的,慢的,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走着走着又停下来的,拖着步擦着地板走的,以及行李箱的金属座子在水泥地上尖锐刺耳的敲打声,口袋从台阶上一阶一阶滑下来的沉闷的撞击声。储物间因为是密闭的,相当于一个音箱,所有的声音传进来,都要被放大突出。当几十个人一起走的时候,我有好几次都误以为发生了地震。
脚步声从傍晚开始,一直要延续到午夜。刚有停顿,还没喘一口气,又急促地响起。像军号一样,它不但对我是一种惊扰,也是一种催促。有好几次,我从床上迷迷糊糊一跃而起,背上背包,随离开的旅客走出了宾馆。直到夜风一吹,我才清醒过来,重回宾馆。有一次,宾馆前台那值班的女孩笑着问我,你是不是有梦游症啊?我看你经常半夜三更背着包出去,在门口转一转又回来了!我满脸通红,逃也似的冲进储物间,关上门,坐在床上发呆。我想我和别人的区别在于,这里是别人的停歇地,他们住一晚两晚就回家了;而我不是,这里就是我的家!
午夜过后,也是有脚步声的,虽然少,我的思维对它却异常敏感。那时候出现的脚步声似乎每次都是两个。一个低而厚的,多半是男鞋的声音;一个高而尖的,肯定是女鞋的声音。我听到他们来,几小时后,我又听到他们离开。来的时候,虽然是向上爬台阶,脚步却迈得很快,迫不及待的样子。去的时候,脚步声则变得迟钝而粘涩,似乎力尽虚脱,脚已不堪身体之重。不过有时候又只有一个人离开,女鞋笃笃笃响,匆匆忙忙逃离;或者男鞋在地上擦出一连串的干焦声。这两个人是谁呢?他们有家吗?
P1-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