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个你:在利他中找到第二个自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另一个你:在利他中找到第二个自己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10.49 2.1折 49 全新

库存5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汉阳 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13652292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9787513652292-49

上书时间2024-06-18

瀚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里有人世间最美丽的利他之花、世界上最自在的心灵之鱼
做到了利他,就有更多可能来成就更多可能就会进入一个奇妙的境界,找到另一个自己

目录
目 录
前 言 你真的了解用户吗?

得用户者得天下 / 2
从流量思维到用户思维 / 6
重构用户关系的方法论 / 11 

第 1 章 零售进化论

零售行业的变与不变 / 4
零售进化的逻辑 / 8
人、货、场变换的动因 / 14  

我们首先从零售业的历史沿革提炼发展规律,零售业做为一个古老的行业,每一次的技术革命,或者是让交易成本降低,或者是让零售效率或消费体验提升,最终都会带来零售的模式创新。从工业革命开始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宏观上看,商业模式从零售1.0升级到零售4.0,即新零售。我们认为,千百年来,零售的本质从未发生过改变。

第 2 章 新零售竞速 

互联网的冲击力 / 24
移动互联时代的新趋势 / 27
基于万物互联的新零售 / 31
新零售的问题与挑战 / 34

新零售的根本模式,是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各种创新技术的运用改变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商超巨头纷纷触网、互联网巨头纷纷下沉,基于万物互联的新零售,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呢?我们可以大开脑洞,拭目以待。然而,说到底,新零售是资本和巨头的游戏场,那么普通创业者和小规模企业该如何参与呢?

第 3 章 零售5.0模式:自零售

人人互联的网络 / 41
最好的零售方式 / 45
自零售时代刚刚开始 / 48
自零售时代的机会 / 52  

互联网让“世界是平的”,物联网实现“万物互联”,人联网则期待“连接一切”。人们逐渐通过彼此时间、地点和观点的智能化匹配,建立起一种基于社交需求的分享机制。当商品与服务的消费与体验等信息也在这个网络上被分享和传播的时候,自零售就出现了。我们认为,自零售是最好的零售方式。

第 4 章 大数据与小数据

大数据时代 / 60
小数据更重要 / 64
小数据的生存法则 / 68

每一个企业家,都应该尽快从大数据思维切换到小数据思维中来,完成从“Big Data,Think Small”(大数据,想得少)到“Small Data,Think Big”(小数据,想得多)的转型过程。

第 5 章 我们所处的全新世界

新的时空观念 / 74
信息传播的新变化 / 76
自媒体的传播逻辑 / 78
碎片化的购物体验 / 81
“互联网+”时代企业的“五新”/ 83  

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见的全新商业世界:所有人都已经拥有了全新的时空观念,新媒体、自媒体大量出现,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去中心化的人际关系间的裂变式传播成为可能,人们逐渐拥有了碎片化的购物体验,这些都将对零售的进化和变革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第 6 章 用户关系与价值连接

用户从哪里来 / 90
四种程度不同的用户关系 / 92
促进用户进阶的三个法则 / 99

我们通过对“依赖—信赖—认识—陌生”这样的用户关系进行分析,把用户群体细分为员工(含超级用户)、客户、会员、粉丝四类,每一层关系所匹配的用户权益和营销方法都有所不同,用户关系的进阶过程是:粉丝—会员—客户—员工。

第 7 章 实战:伍厘米

理论消费者需要什么 / 110
用户的基本需求 / 113
超级用户与一般用户 / 116
伍厘米理论 / 119  

“伍厘米理论”是一种数据思维,就像曾经的互联网思维一样,无论是否要参与新零售变革与转型,无论是否要做自零售,伍厘米理论都是零售行业从业者必备的思考方式之一。本章对伍厘米理论进行概念介绍,后续章节依次展开。

第 8 章 用户数据管理1CM 

数据思维与数据资产 / 126
用户数据的来源 / 129
如何搜集用户数据 / 132
用户画像:学会贴标签 / 135
数据比你更懂用户 / 139

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来协调企业与顾客间在销售、营销和服务上的交互,通过这个系统去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在内部建立全业务数据平台,实现数据整合,作为用户数据研究和分析的基础。

第 9 章 精准营销2CM

互联网市场现状 / 147
精准营销策略 / 150
场景营销方案 / 154
个性化服务营销 / 157
精准营销的基础是数据 / 162  

“无数据,不营销。”精准营销,重点在于“精”“准”二字,“精”是把用户的数据画像搞清楚,把需求摸透彻;“准”是所有的营销动作,都是跟用户需求相关,是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精而不准、准而不精,都算不上是真正的精准营销。

第 10 章 需求挖掘3CM

用户数据:管理、挖掘、营销 / 170
数据思维变革:量变引起质变 / 174
数据挖掘运用 / 178
用户数据分析模型 / 181
精准预测未来 / 185
“弯道超车”的机会在哪里?/ 188

用户需求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户说出来的、明显的,另一种是用户没有说出来的,甚至用户自己都无法清晰描述的。我们要做的,是需求挖掘和主动出击,不仅仅是发现用户的显性需求,还要通过数据分析以及与用户的实时互动,引导和触发用户的隐性需求。

第 11 章 品牌洞察4CM

品牌价值由网络口碑形成 / 197
用户“信人”决策模式 / 199
品牌价值分析模型 / 204
参与感,让用户为你代言 / 207  

移动互联时代来临,新的社会化媒体推平了一切,传播速度大爆发,信息的扩散半径得以百倍、千倍地增长。产品或服务好不好,企业自己说了不算,用户说了才算,口碑效应重新变得无比重要,用户说了什么,成为每一个企业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第 12 章 布局自零售5CM

去中心化的自零售时代 / 215
微商:兴起与沉寂 / 219
社交电商强势崛起 / 222
品牌企业的必修课 / 226

如果一个品牌能够让用户去替你说好话,这是营销上的极大成功,如果能够让用户帮你去推荐和销售,那简直是所有品牌商梦寐以求的场景了。自零售的模式,必将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第 13 章 走进零售

新时代消费者主权时代 / 236
C2B与柔性化生产 / 241
去中心化的网状结构 / 246
零售新时代的几种可能 / 249
我们专注的研究对象 / 251 

去中心化的网状结构已经形成,移动互联网赋予用户自由选择、自由发声的权利,权利的天平已经向用户一端倾斜。快则五年,慢则十年,技术革命带来的零售进化将在新零售阶段走到极致,新零售的下一步,只能以人为本,从人际关系中迭代,一系列新的场景、新的物种、新的思维都将快速出现,掀起又一轮的零售革命。

内容摘要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在困惑、迷惘、内心失衡?为什么几乎在所有领域,那些真正意义上成功的人,几乎都会走向公益慈善?为什么千百年来的哲学家总是诉说着一个相同的最高智慧——权力、财产、知识无法让人快乐,唯有爱才可以?我们在未来会700多个案例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我们总得在某个时候,有哪怕一点点的利他之心,做哪怕一点点自身以外的事情。认识到这一点并笃行之,我们就能发现另一片天空,进入另一个境界,找到另一个自己。
本书通过未来会170多个案例人和作者自己的视角,真真切切展现了利他的奇妙世界和神奇力量。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利他就是利己,可能也是最大的利己、最好的利己、最问心无愧的利己,还是实现另一个层面成功的更好可能方式。做到了利他,就能实现内心平衡,找到另一个自己;就能发现更多可能,就有更多可能来成就更多可能。而这后面的一切,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也许正如索达吉堪布所说,只要你相信因果,践行利他,有些事情会不期而至,超乎你的想象。
利他其实很简单,没那么严肃。有利他心的人,往往是有爱心、童心和好奇心的人;有利他心的人,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本真、自在、快乐和幸福的状态。呼吸了利他的空气,融入了利他的气息,就能像这本书的封面中的鱼儿一样自由自在、神清气爽、遨游天地。

精彩内容
作者自序一个信仰利他的我在我们周围及这个社会,往往可以发现这样两类人:一类人是困惑、迷惘、焦虑、空虚、畏惧、混沌,他们内心失衡、找不到自己、找不到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感到生命没有意义。这样的人生是单调的,没有多少阳光。他们跟很多人一样,差不多都在相同的人生轨道和人生可能。
一类人是专注、坚守、行动、挑战、勇敢、本真,他们活出真实的自己、本来的自己、正能量的自己、自在的自己、快乐的自己。这样的人生是丰富的,有着更多的可能。同时,在他们努力的过程中,也会有更多的可能,来成就他们的更多可能。
这两类人生本无太大可比性。细想一下,实际是两种人生状态和人生境界的区别,也就是消极与积极、小我与大我、向内与向外、内心失衡与内心平衡的区别,归根结底是利己与利他、第一个自己与第二个自己的区别。
本书主要关注的就是“利他”和“第二个自己”。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不会太在意,毕竟这个社会更多的是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但让我们欣慰的是,就像本书和未来会展现的,依然有很多的人在做着利他的事情——他们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始终有爱存在,始终有温暖存在,始终有义、另一个层面的成功。
——利他就是利己,可能也是最大的利己、最好的利己、最问心无愧的利己。利他,能量越来越大,路越来越宽,因为有很多惊喜、机缘和资源来成就你;利己,能量越来越小,路越来越窄,因为有太多竞争、欲望和痛苦在限制你。
——人生的很多问题,其实是内心失衡造成的。如果尝试从利他的角度想问题、做事情,就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完全不同的轨道和完全不同的自己,就能进入一个奇妙的境界:利己与利他的平衡、内在与外在的平衡、身体的我与灵魂的我的平衡、小我与大我的平衡、第一个自己与第二个自己的平衡,从而进入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中和、最自在、最幸福的状态。
——利他其实很简单,没那么严肃。有利他心的人,往往是有爱心、童心和好奇心的人;有利他心的人,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本真、自在、快乐和幸福的状态。呼吸了利他的空气,融入了利他的气质,就能像这本书的封面中的鱼儿一样自由自在、神清气爽、遨游天地。
——成功,很多时候都不是偶然的。鲜花和掌声总是与汗水和泪水相生相伴。只有经历巨大煎熬,才会有巨大成功;只有经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改变;只有经历生命的过程,才能更加深刻体会生命的意义。
——专注,几乎是所有成功的前提。一旦做到了专注,做到了全神贯注的专注、满怀激情的专注、近乎极致的专注,一点一滴的积累总会在某个时刻发生巨大变化。而这后面的一切,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案例选取坚持的原则萃取精华原则。未来会是一个关注“人”和“利他”,记录正在改变世篇章架构和内在逻辑本书围绕“另一个你——在利他中找到第二个自己”的主题,从长寿的秘密、专注的境界、内心的声音、爱的温度、信仰的力量五个维度展开。这些内容大致按照这样的一个逻辑:观察自己,是由外向内,层层剖析,逐步触及灵魂;分析行为的影响,又是由内向外,从自己到他人,从利己到利他。
第一章“长寿的秘密”,是从长寿入手,探讨未来会很多案例人的心态问题。他们身上的共同点就是永葆好奇心、始终平常心、常怀利他心,同时也能从另外的一些角度来看问题,比如找到内心小孩,放大自己的视野,从利己到利他,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等等。从这些视角出发,他们实际上是在做最本真的自己。
第二章“专注的境界”,是关于很多案例人在追随自己的好奇心、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把最拿手的事情做到极致、专注到心无旁骛的案例。这些案例告诉我们一个简单道理:任何一件哪怕是很小的事,只要做到极致,谁都有可能会成功。同时我们也发现,一旦真正专注,就会进入一种奇妙的状态,体会到一种内心的愉悦和幸福,就能进入另一个境界的自己,找到另一个自己。
第三章“内心的声音”,是让我们静下心来,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倾听内心的声音。这个声音告诉我们,要追随我们的内心,找到我们自己。正如宫崎骏所说:“我始终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另一个自己,在做着我不敢做的事,在过着我想过的生活。”也如乔布斯所说,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的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
第四章“爱的温度”,不管是平凡的小人物,还是有光环的大人物,都用事实说明了一个道理:行动起来,就能看到自己的力量。我们发现,每个节,都不太影响整体阅读。
如叙家常、如讲故事:主要是未来会的案例和作者的一些感想,更多的是希望以一个平等的姿态、朋友的身份、交心的方式跟大家交流,力求精练,尽量不说废话、套话、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话。书中每一节的标题都是一个开门见山的观点呈现,不拐弯抹角,不故弄玄虚。但标题的直白,并不意味着内容的空洞,也许只有真正深入进去,才能发现里面的别有洞天。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当然更重要的是有所实践,有所行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注重场景、身临其境:内容案例化、案例场景化是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书中案例尽量做到理由和事实一同展现,不做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不耍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很多案例尽可能地介绍了当时的环境和条件,真实再现了案例人或作者在那个当下的思考、觉悟及决定的过程。如果大家能设身处地看待这些内容,可能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书中的内容,更容易找到另一个自己。正如19世纪著名英国作家约翰·拉斯金所说:“你要发现你自己究竟感觉到了什么,最佳途径莫过于努力尝试在你身上,重新创造出一位大师已经感觉到了的东西。”散如沙子、串如珍珠:本书更多的是一些随想,所以也就不去讨论具体的学术问题,不过于追求表面上的严谨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比如有的标题可能看起来比较随意,有的内容可能反复在说。请大家不要太在意这些形式上的瑕疵,多关注实质的内容及背后的思想。实际上,书中很多案例都只是一个自然地呈现,没有做过多的引导或总结,我们希望读者自己去发现更多、感受更多。很多案例可能看起来比较散乱,但串起来又非常清晰,可能就有点像撒网——撒开时,从原点自然扩散;收网时,又能自然合拢。和本来。每个人都有第一个自己和第二个自己,都渴望拥抱第二个自己,也总能在某个时候、某个机缘找到第二个自己。
实际上,未来会的很多案例,以及这个社会很多人正在做的,正是因为利他而发现的另一个人生、第二个自己。比如星云大师,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从NBA球星转型为公益人的姚明,“百人援助”公益行动发起人韩红,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陈一丹,“美丽中国”理事长刘彭泽,台湾公益小魔女沈芯菱,学者楼宇烈、施一公、钱颖一、沈祖尧,作家麦家、曹文轩、周国平、林清玄,慈善家李嘉诚、马云、牛根生、稻盛和夫等。他们都是在经历了漫长求索和无数煎熬之后,才找到了自己可以用一生去倾注、用生命去交换的事情,找到了自己的信仰,从而实现从利己到利他、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
我自己也是因为创办未来会才找到另一个自己的。因为房地产价格飞涨,以及其他一些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我经历过数年的迷惘、困惑、纠结、彷徨,曾经陷入一种前有深渊、后有沼泽的境地,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出口。正是因为创办未来会,我才进入一个奇妙的境界,找到了另一个自己。对我来说,未来会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它让我勇敢地生活下去,做更好的自己。也正是从利他出发,我听到了内心的声音,做到了内心平衡,找到了第二个自己。我坚信,利他就是利己,是成就另一种意义上成功的更好的可能方式。我也笃信索达吉堪布的一句话,只要你相信因果,践行利他,有些事情会不期而至,超乎你的想象。
希望这本书是投入水中的一颗卵石,激起不断改变的涟漪;是迷雾重重、茫茫大海中的一座灯塔,为那些跟我一样曾经迷失的人指引方向,让他们找到他们自己前进的力量。希望大家多到未来会的美丽王国走走,这里有人世间最美丽的花——灵动盛开在无数角落的人性之花,光荣绽放在我们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