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汉画石中的民俗文化研究(塑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徐州汉画石中的民俗文化研究(塑封)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26.19 3.9折 68 全新

库存30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念念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804591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9787576804591-68

上书时间2024-05-27

瀚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赵念念,女,汉族,东南大学艺术硕士,徐州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与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研究;江苏省工艺美术设计师;主持完成省市级以上课题项目6项。发表论文15余篇,授权国家外观专利12项;设计作品获国家级奖5项。



目录

第一章徐州地区汉画像石概述

一、汉画像石产生的背景与文化内涵

二、徐州地区汉画像石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分布

三、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与艺术表现手法

四、徐州地区汉画像石中的民俗文化观念

第二章徐州汉画像石中的丧葬民俗

一、汉画像石中的墓葬文化

二、徐州汉代墓葬建筑与装饰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三、徐州汉画像石车行图中的丧葬习俗

第三章徐州汉画像石中的饮食民俗文化

一、汉画像石中饮食文化的地域特征

二、徐州汉画像石中饮食文化的精神价值与民俗内涵

第四章徐州汉画像石中的祠文化

一、徐州汉画像石祠的文化内涵与形制特征

二、徐州汉画像石祠堂画像的民俗观念

三、葬墓环境中孝行图的意义与影响

第五章徐州汉画像石中的礼乐文化

一、汉代礼乐制度的建立过程与社会功能

二、汉画像石中的礼乐文化特征

三、徐州汉画像石乐舞百戏图像的艺术特征与象征意义

第六章徐州汉画像石中的辟邪民俗

一、瑞兽“熊”的图像研究

二、“铺首衔环”的图像研究

三、“神荼、郁垒”的图像研究

第七章徐州汉画像石中的信仰民俗

一、汉代民间信仰的复杂性

二、徐州汉画像石中关于长青树的民俗信仰

三、徐州汉画像石中关于西王母的民俗信仰

四、徐州汉画像石中关于凤鸟的民俗信仰

第八章徐州汉画像石中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徐州汉画像石图像的数字化设计与实现

二、徐州汉画像石图像在文创产品中的开发

三、徐州汉画像石图像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与创新

四、徐州汉画像石资源在当地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章徐州地区汉画像石概述

汉画像石是我国珍贵的艺术遗产,是我们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重要依据。汉画像石题材丰富、内容广泛,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生活、风土民情、宗教思想、墓葬习俗等,具有“以图证史”的重要作用。汉画像石产生于西汉文景时期,盛行于东汉,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徐州、陕西及四川等地区。其中,徐州古称“彭城”,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也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更是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因此徐州在整个汉代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彭城先后为13代楚王和5代彭城王的都城,给后人留下了十几座规模宏大、形制奇特、埋藏丰富的王陵墓葬,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为今人勾勒两汉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历史轮廓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也使徐州成为两汉文化研究中心之一。徐州的文物资源十分丰富,曾有人把徐州汉画像石与苏州园林、南京六朝石刻并称为“江苏三宝”。近年也有“明清看北京、秦唐看西安、两汉看徐州”之说。徐州的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被称为“汉代三绝”。

徐州汉画像石研究员武利华曾对徐州汉画像石的区域进行分析:“徐州汉画像石,并不受今天行政区域的限制,它是以今天行政区划徐州市为中心,北面与山东接壤,西面到河南的商丘地区,南面包括安徽淮北地区,东到大海。由于这一地区历史上同属东汉彭城国和下邳国管辖,风土民情相近,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完全一致。”①据此,本书对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的研究区域,大体以现徐州市区为中心及其周边的铜山区、睢宁县、新沂、邳州等地,这些地区分布较为密集;还包括苏北的丰县、连云港市、靖江市、宿迁市、淮安市、泗洪县以及盐城市的射阳县。

本章以汉画像石的产生背景为开端,深人剖析徐州地区汉画像石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分布,阐述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与艺术表现手法,并根据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探讨其民俗文化观念。

……



精彩内容

本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徐州地区汉画像石概述、徐州汉画像石中的丧葬民俗、徐州汉画像石中的饮食民俗文化、徐州汉画像石中的祠文化、徐州汉画像石中的礼乐文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