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上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51.36 5.4折 96 全新

库存27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龚鹏程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3968014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96元

货号4186345

上书时间2024-05-20

瀚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是龚鹏程教授主编的一部特殊的中国历史读物,全书收录历代经典文章139篇,按照纵向的时间顺序,全面展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书中收录的文章,起于尧舜,终于孙中山先生过世,可分为改变了历史的文章和标记了历史改变的文章。中国的历史因这些文章改变了命运,而这些文章不仅记载了历史,也解释了历史,更直接形塑了中国,是历史变动的直接证词。全书依照简介、原点、译文、背景说明、影响五大块解析相关文章,条分缕析。该书分三册出版,本册为该书上册,主要收录了从尧舜到唐初的文章。?



作者简介

龚鹏程,1956年生于中国台湾。曾任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校长。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讲席教授。著作一百六十余种,主持主办学会、书院、研究中心、学术期刊甚多,知行合一。现任美国龚鹏程基金会会长、山东大学讲席教授。



目录

尧典 不详

盘庚 盘庚 

牧誓 姬发 

利簋铭 利 

洪范 不详

大诰 姬旦 

康诰 姬旦 

何尊铭 何 

盠驹尊铭 盠 

裘卫盉铭 裘卫 

史墙盘铭 史墙

禹鼎铭 禹 

多友鼎铭 多友 

中山王鼎铭 

方升铭 商鞅

谏逐客书 李斯 

议废封建 李斯 

初并天下议帝号令 嬴政

礼运 不详 

除肉刑诏 刘恒 

论贵粟疏 晁错

难蜀父老 司马相如 

贤良对策 董仲舒

论六家要指 司马谈

剧秦美新 扬雄

移让太常博士书 刘歆 

《汉书》叙传 班固 

三纲六纪 班固 

《说文解字》叙 许慎

浑天仪 张衡 

太平经和三气兴帝王法 不详 

求贤令 曹操 

典论论文 曹丕 

出师表 诸葛亮

养生论 嵇康 

徙戎论 江统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文心雕龙》序志 刘勰

宋书恩幸传论 沈约

《文选》序 萧统 

迁都议 元宏 

《颜氏家训》序致 颜之推

征高丽诏 杨广 

《切韵》序 陆法言 

《隋书经籍志》序 魏徵

大唐三藏圣教序 李世民 

《大唐西域记》序 玄奘

《尚书正义》序 孔颖达


【书摘与插画】

本书既是一部文章精选,也是一本特殊的中国历史读本。

历来著名的文章选集,如《昭明文选》《文苑英华》《古文辞类纂》《古文观止》等,或为文献之辑存,或着眼于文学艺术。孟子曾说过:“《诗》亡而《春秋》作。”意思是说古代《诗经》中之诗均可表现其时代,故均有史义;其后孔子作《春秋》,正是继承了这种记录历史的功能。后世谓诗与史相通,即由孟子此语而来,如钱谦益就说“曹之《赠白马》、阮之《咏怀》、刘之《扶风》、张之《七哀》,千古之兴亡升降,感叹悲愤,皆于诗发之。驯至于少陵,而诗中之史大备”,谓曹植、阮籍、刘琨等人之诗皆可作史读。其实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中的“观”,讲的便是这个意思。通过文学作品,确实足以观察那个时代。文学虽然另具有“兴、群、怨”之功能,并不局限于“观”,但足以观世,无疑为其一重要作用。

可是,诗足以观世,也只不过是泛说文学之一种性质罢了,不是所有文学作品均可以观世,亦不是所有作品在观世的价值上都一样。文学作品,有些偏于个人情志的抒发,有些偏于艺术技巧的探求, 只有少数与历史的发展直接相关。因为,包括杜甫之所谓“诗史”,大抵也只显示着诗人在世局变动中的咏叹,而非那些作品创造了历史或直接标记了历史的轨迹。因此,诗史相通,必须再进一步,才能讲“诗即是史”或“诗以成史”。

本书做的就是这种工作。我们选辑的文章可分两大类,一类是文章改变了历史,二类是文章标记了历史的改变。

前者是说中国的历史因这些文章而改变了命运,或者倒过来说,是这些篇章形塑了中国。例如,若无李斯《谏逐客书》,秦国可能就把包括李斯在内的各国谋士全赶回老家去了,那么后来秦也就未必能统一天下。若无董仲舒《贤良对策》,汉代黄老之治的现实就不会改变,中国而后独尊儒术的历史也未必由此确立。又若无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引发了倒袁的风潮,袁世凯称帝之事到底如何了局,亦无人可以预料。故这类文章可说是具体牵动了历史。

后者,则是历史变动之直接证词。例如政事方面的《除肉刑诏》《南京条约》《太平天囯奉天讨胡檄》;学术思想方面的《论六家要指》《移让太常博士书》《大唐三藏圣教序》《论迎佛骨表》《太极图说》《译〈几何原本〉引》等,或代表一个新观念、新时代之出现,或宣告了变局之形成。

两者结合起来,中国的历史轨迹即粲然可见。因为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些原始文献更能直接说明历史了。对于历史,我们这一代人总是忙不迭地替它解说,用我们的想法和一套套的理论去涂饰它,其实把这些文章摆出来,由它们自己说明自己,岂非更为直截真切?

就文学来说,曹丕曾在《典论论文》中言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是中国文学最高的理想,但实际上,一般文章何足以语此境界?真能达至于此者,恰就是我们现在甄录的这些文章。说也奇怪,前面讲过,这些文章本是因它所具有的历史价值而被我们注意到的,但从文学性看,此类文章也无一不佳,多为千古名篇。这似乎又可印证孔子所说“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凡在历史上足以形成伟大影响或足以昭示后昆者,其文采亦必足观。



主编推荐

中国的历史因这些文章改变了命运

这些文章不仅记载了历史,也解释了历史,更直接形塑了中国,是历史变动的直接证词

《中国精神读本》姊妹篇 

每篇均有注释翻译,并诠释文章要义、写作背景以及造成的影响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