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暴力沟通实践篇
  • 非暴力沟通实践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非暴力沟通实践篇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电子发票

6.85 2.1折 32 全新

库存4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 马歇尔·卢森堡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136367

出版时间2014-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2元

货号2142887

上书时间2024-05-10

瀚东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同事很难相处、父母或伴侣总是不理解自己、孩子总跟自己对着干……你想过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吗?马歇尔·卢森堡著的《非暴力沟通实践篇》将帮你找到沟通障碍的根源,教你学会用非暴力的方法倾听和说服,你会发现,一切的交流都可以很顺畅,所有的冲突都能轻松解决!

作者简介
马歇尔·卢森堡(1934—)
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靠前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优选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
他有着50多年的实践经验,不仅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还帮助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冲突。
卢森堡博士著有许多关于非暴力沟通的书,其中2003年出版的《非暴力沟通》至今畅销不衰,该书中文版已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推荐阅读书籍。

目录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首次明确提出非暴力沟通的概念, 非暴力沟通不仅是一种沟通方式, 更是一种语言、思维和生活方式, 它能促进我们与自己、与他人建立真诚的联系, 最终实现顺畅的沟通。本书则是马歇尔·卢森堡继《非暴力沟通》后新推出的又一力作。本书延续了非暴力沟通的要义, 但思想更成熟, 系统而深入地讲解了非暴力沟通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会非暴力沟通, 我们在任何场合, 面对任何人都能既理解对方, 又充分表达自己, 在和谐的环境中顺利达到沟通目的。

内容摘要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首次明确提出非暴力沟通的概念,非暴力沟通不仅是一种沟通方式,更是一种语言、思维和生活方式,它能促进我们与自己、与他人建立真诚的联系,最终实现顺畅的沟
通。
《非暴力沟通实践篇》则是马歇尔一声森堡继《非暴力沟通》后新推出的又一力作。本书延续了非暴力沟通的要义,但思想更成熟,系统而深入地讲解了非暴力沟通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咨询实例,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示了非暴力沟通的使用步骤和方法,更具指导和实践意义。阅读本书,读者能学会如何积极有效地化解冲突、治愈旧日创伤、管理愤怒等。
学会非暴力沟通,我们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人都能既理解对方,又充分表达自己,在和谐的环境中顺利达到沟通目的。

精彩内容
据我的经验,持续关注需要,我们的冲突就易于得到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关注需要时,我们表达自己的需要,同时,清楚地明白他人的需要,避免使用任何错在对方的暗示性语言。在前一章,你能看到关于人类共有的基本需要的列表。
不幸的是,我发现极少有人善于表达他们的需要
,相反,他们对批评、侮辱之类的沟通倒是很在行,而这些沟通方式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隔阂。结果,原
本可以轻易解决的冲突也变得无法解决了。双方本该表达各自的需要,并理解对方的需要,现在却玩起了谁对谁错的游戏。这种游戏更可能以语言、心理、身体等各种形式的暴力告终,而不是得到和平解决。
因为需要是这种化解冲突的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
个组成部分,我想澄清一下我所指的需要是什么。我所用的这个词,“需要”,可以被视为生命为了维持
自身存活所必需的资源。比如,我们身体健康是因为我们对空气、水、休息和食物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而当我们对理解、支持、诚实和意义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就得以加强。
根据需要的这个定义,不管我们的性别、国籍和宗教信仰是什么,受教育程度如何,所有人都有相同的需要。人与人的不同在于满足需要的方法。我发现,将我们的需要与可能满足需要的方法区分开有助于化解冲突。
将需要和方法区分开的一个指导方针就是:记住,“需要”不涉及某个采取特定行动的具体的人。与之相反的是,有效的“方法”——或我们通常所指的欲望、请求、渴望,以及“解决方案”——则确实针对某些采取特定行动的具体的人。一对几乎对婚姻绝望的夫妻之间的交流,明显地体现出这种需要与方法问的重要差异更清晰。
我问这个丈夫,在婚姻中他有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回答说:“我需要摆脱这个婚姻。”因为他是在谈一个采取特定行动(离婚)的具体的人(他自己),所以,他并没有表达出我所定义的需要。相反,他告诉我他正在考虑采取的一个策略。我向他指出这点,并建议等我们真正弄清楚他和妻子的需要之后再讨论策略方法。当他们能够弄清楚彼此的需要时,两人都意识到了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的方法,而不用离婚。我可以很高兴地说,自那之后的两年,他们在婚姻中的感情很好,两人都非常满意这样的关系。
许多人都觉得表达需要很难。当人们想要化解冲突时,对“需要”做准确表达的缺乏就造成了问题。
我想给你们举另一对夫妻的例子,他们本想解决冲突
,结果却导致了身体暴力。
我曾在这个丈夫的单位工作过,给人提供培训。
培训结束后,这个丈夫问我可否私下一聊。他声泪俱下地讲述了他和妻子之间的情况,问我是否可以见见
他俩,帮助化解他们的矛盾。他妻子同意了,于是,那天晚上我和他们两个见面了。
我首先说:“我知道你们两个都很痛苦。我建议我们这么开始:你们先说说自己在这段婚姻关系中有什么需要没得到满足。一旦你们明白了彼此的需要,我相信我们能找到满足这些需要的办法。”我让他们做的事,要求他们有表达需要的能力和理解他人的需
要的能力。
可惜他们做不到——他们缺少那样的表达能力。
丈夫不是表达他自己的需要,而是对妻子说:“你的问题就是你对我的需要毫不在意!”妻子则回击道:“这就是典型的你,说这种很不公平的话!”还有一次,我在一家公司里,当时那个公司有一
个非常烦人的矛盾冲突,长达15多个月仍未得到解决。这不仅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还导致公司的员工士气低落。冲突双方是同一部门的两派,争论该使用哪一
款软件,都带着强烈的情绪。一派花了很多功夫才把现在正在用的软件开发出来,因此,希望继续使用这款软件;另一派则强烈建议使用一款新软件。
见到这些人后,我同样首先让双方告诉我,他们推荐使用的软件可以让他们的哪些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然而,这次我同样没有听到清晰的需要表达。相反,两派都进行了理性分析,而对方将之视为批评。
其中一派有人说:“我认为,如果过分保守,未来我们就都可能失业,因为与时俱进需要我们承担风险,敢于抛弃过时的做事方法。”另一派的人则反驳说:“但是我认为冲动地抓住每样新事物对我们并非最有利。”他们告诉我,数月来,他们一直重复着类似的对彼此的分析,毫无进展。其实,他们这样反而给自己制造出很多紧张敌对的情结。
P4-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