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学典 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
上书时间2025-01-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学典 编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2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45555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9页
-
字数
43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史学引论》共分三编。“导论”部分由我执笔。第一编主要由我和陈峰完成,具体分工为:第一章,陈峰;第二章,王学典;第三章,陈峰。第二编主要由张富祥和我完成,具体分工为:第四、五章,张富祥;第六章,王学典、陈峰。第三编主要由郑群和陈峰完成,具体分工为:第七、八章,郑群;第九章,陈峰。全书的框架设计、结构线索和立论角度由我提出,每章的编写思路和主要内容,由各执笔人提供方案,共同商定。初稿完成后,陈峰协助我作了修饰通稿工作。
- 【作者简介】
-
王学典,教授,山东滕州人,1956年1月生,1979年9月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1986年7月该系史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6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院长。2006年调任《文史哲》杂志主编,并兼任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海洋大学客座教授等职。主要致力于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研究,尤长于中国现当代史学思想及史学思潮研究。
- 【目录】
-
编纂缘起
上编历史与历史学
导论“历史”是“往事本身”,也指“对往事的记录”
一、“史”之本义及其双重内涵
二、实在的历史
三、描述的历史
第一章作为本体的历史
第一节历史:在决定与选择之间
一、历史发展中的结构性制约
二、历史创造中的主体选择
三、决定论与选择论的整合
第二节历史中偶然与必然的交响
一、目前存在的争议
二、偶然性、必然性的内涵与特征
三、现代科学视野中的偶然与必然
四、关于偶然性与必然性递减的误解
第三节谁主沉浮:历史中的精英与大众
一、历史舞台上的英雄
二、群众与历史创造
第二章历史学的学科性质
第一节历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
一、世纪的自然科学对历史学的同化
二、史学对象和事实与科学对象和事实之间的差别
三、史学方法与科学方法之间的异同
第二节历史研究的客观性问题
一、导致历史叙述非客观的种种因素
二、历史学中的客观性是一个程度概念
三、不同层面上的历史客观性问题
第三节历史学:既是实证的,也是诠释的
一、历史学的实证属性
二、历史学的诠释性质
第三章历史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历史是依然活着的过去
一、被选择的历史
二、重建的历史
三、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
第二节历史价值的二重性:求真与致用
一、求真的三种类型
二、致用的三种类型
第三节历史价值的内在冲突及其解决途径
一、求真与致用的冲突
二、基础历史学和应用历史学的划分
第四节历史价值的具体表现
一、保存记忆:人类学本体论的需要
二、强化民族、国家和文化认同
三、维护和普及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准则
四、为预测未来提供参照
中编历史学的基本层面
第四章历史考证:事实的确定
第一节历史考证的必要性及其源流
一、考证的必要性
二、中西考证的源流
第二节外考证与内考证
一、考证的基本类型与一般途径
二、外考证:版本、校勘与辨伪
三、内考证:由知人论世而征实考信
第三节考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一、多重证据法:殷先公先王考
二、内在和谐原则:胡惟庸党案考
三、演绎推理法:“三年之丧”非殷制考
四、“问答逻辑”:谁杀死了约翰·道埃
第四节考证的专长与局限
一、专长与局限共生互存
二、应当肯认的几项传统
三、理论和方法上的缺陷
第五章历史的叙述与编纂
第一节与历史叙述有关的若干问题
一、历史叙述的发生和演变
二、事、义、文:历史叙述的三要素
三、文史不分的传统
四、历史叙述与历史理解的关系
第二节传统历史叙述的基本形式
一、以年代为中心的叙述——编年体
二、以人物为中心的叙述——纪传体
三、以事件为中心的叙述——纪事本末体
四、以制度为中心的叙述——典志体
五、经纬的变动:叙述体裁的多样化
第三节历史叙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一、叙述结构的变动与早期的新式通史
二、多种类型与风格的通史叙述
三、通史叙述的“新综合体”与断代史、专题史的叙述
第六章历史解释:意义的追寻
第一节被解释的历史
一、历史离不开解释
二、历史解释的依据
第二节历史解释的基本模式
一、覆盖律模式
二、理性解释模式
三、历史解释的其他类型
第三节历史解释应用举例
一、明清小农经济:“萌芽论”与“过密化”
二、法国大革命:社会解释与政治文化解释.
三、清代思想史:外缘因素与内在理路
下编历史学的现状与未来
第七章现代史学的基本特征:(一)研究领域的扩张
第一节比较史学
一、比较史学的发展历程
二、比较方法的功能及局限
三、比较研究的工作程序
第二节口述史学
一、口述史学之今昔
二、“过去的声音”:口述史学的功能与价值
三、口述史学的缺陷
第三节社会史学
一、充满歧义的社会史概念
二、社会史的新领域
三、繁荣过后的思考
第四节心态史学
一、何谓心态史
二、心态史:从法国到世界
三、走向历史的深处:贡献与缺憾
第八章现代史学的基本特征:(二)科际整合
第一节现代历史学走向科际整合的必然性
一、科学的内在整体性
二、历史学的综合性
三、可能的误区
第二节历史学与人类学的整合
一、历史学与人类学的互动
二、“深度描述”
三、历史人类学在中国
第三节历史学与社会学的整合
一、历史学与社会学:从对抗到合作
二、社会学引起的历史学变革
三、未来的道路
第四节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整合
一、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对历史学的影响
二、计量史学的兴衰
三、新趋势:环境史的兴起
第九章历史学的新动向:后现代主义
第一节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哲学的挑战
一、断裂的历史
二、破碎的历史
三、多元的历史
第二节根本冲击:历史知识的客观性
一、知识与权力的互动
二、历史学=文学
三、文本与真实
第三节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研究的具体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史学诞生的基础
二、后现代史学的支柱:新文化史和女性史
三、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史研究
推荐阅读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