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贼史
¥
25.43
5.4折
¥
47
九品
仅1件
作者王绍玺 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7
上书时间2024-12-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绍玺 著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8
-
版次
1
-
ISBN
9787532133192
-
定价
47.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4页
-
字数
22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社会民俗史新丛书
- 【内容简介】
-
窃贼是一种令人厌恶痛恨的社会渣滓,他们几乎都具有不亚于正常人的智能和体能,多半也有过正当的职业,但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专门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过着寄生虫一样的生活。
查阅窃贼的历史,竟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起源很早。窃贼自从产生以后,就寄附在私有制社会的机体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种类不断增加,手法日益狡诈,上自皇帝深宫,下至平民茅舍、市井街巷、山林水泽,几乎到处都有窃贼的踪迹,简直猖狂到了无处不可入、无物不敢偷的地步。
窃贼的存在及其活动不是孤立的,它受着社会生产方式及法律制度的制约,又与封建政权的腐败官僚机构及各种黑社会势力有着不同形式的联系。
从窃贼产生以后,就逐渐产生了惩罚窃盗活动的法律。从奴隶制时代到封建社会各时代,治盗法律日益详密,处罚几乎都相当严厉,但却从来也没有使社会达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境界,而且窃贼绵延不绝,数量、种类都不断增多,活动也越来越狡诈猖獗。尤其是各个封建朝代的后期,由于政权日益腐败、衰微,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社会风气江河日下,各类窃贼就更多、更猖獗了。
鉴古可以知今。窃贼的产生和演化反映了许多重要的社会历史问题,回顾、思索一下这些问题,对于今天防范和打击窃贼,加强法制建设,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是十分有益的。
《窃贼史》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通俗易懂地介绍了中国窃贼史的发展、演变以及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其中,还穿插了历代社会中无数的趣闻轶事与世态风情。如果你有兴趣要想深入地了解这些,那么这本通俗读物可以作为一颗问路之石。
- 【目录】
-
第一章窃贼的起源
第一节关于“盗”、“窃”、“贼”
第二节窃盗产生的社会根源
第三节早期的盗
第二章西周至战国时期的窃贼
第一节“穿窬”之盗与“鼠窃狗盗”
第二节应市而生的市井窃贼
第三节不出乡里的乡野草窃
第四节乘乱背主的官府内盗
第五节以“道”相聚的群盗
第六节西周至战国时期的治盗法律
第三章秦汉时期的窃贼
第一节入室行窃的“梁上君子”
第二节横行通衢的市井窃贼
第三节拦路夺财和劫掠人质的劫贼
第四节清除内盗和豢养内盗
第五节秦汉时期的治盗法律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窃贼
第一节入室贼行窃目标变广
第二节团伙劫贼劫掠伎俩变新
第三节劫路贼交通要道横行
第四节劫盗出名成了大官
第五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治盗法律
第五章唐五代时期的窃贼
第一节市井窃贼由横变狡
第二节人室贼频闯宫禁
第三节劫路贼骚扰两京道
第四节称帝称王的乱世劫贼
第五节无行文人以窃邀功
第六节侠盗——“妙手空空儿”之流
第七节唐五代时期的治盗法律
第六章宋元时期的窃贼
第一节市井贼,盗窃伎俩花样多
第二节劫路贼,水陆处处有贼窝
第三节“雅贼”,暗偷明骗示“风雅”
第四节盗可换官,官亦为盗
第五节宋元时期的治盗法律
第七章明清时期的窃贼
第一节市井窃贼,类别繁多
第二节劫路盗贼,划地劫掠
第三节乡野草窃,处处皆有
第四节“雅贼”,文武并用
第五节官署内贼,手撑“红伞”
第六节明、清时期的治盗法律
第八章窃贼的帮规帮习及行窃伎俩
第一节“老爪”暗室教唆,贼徒终身敬师
第二节“赶蛋”叛师和“金盆洗手”
第三节“划地觅食”和上门“收水”
第四节窃物不伤人,失风不卖友
第五节不吃窝边草和不拈花惹草
第六节窃贼的江湖黑话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