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介石四大秘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蒋介石四大秘书

24.02 5.0折 4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明武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8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货号A3

上书时间2024-12-25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郑明武
  •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7549133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软精装
  • 开本 128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民国是一个特殊的时代。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少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打下扎实国学功底,年稍长,又接受西学,可谓通古今,贯中西;那个时代的文化多元、自由、包容,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碰撞,有利于各类人才的诞生;那个时代的政局混乱,为执时代之牛耳,各个派系争相吸纳、培养和破格任用人才,有利于人才的崛起。

  于是乎,民国时代各类人才辈出,其盛况,上可直追春秋战国,中可比肩三国南北朝,下不逊于五代十国,至有“华夏多才,民国为盛”之说。

  在民国诸多人才中,蒋介石的秘书是一个特殊群体,也许他们不如宋子文、孔祥熙等政界高官知名度高,不如胡适、陈寅恪等学术大师受人敬仰,不如陈诚、白崇禧等高级将领光彩夺目,但能入蒋介石幕僚者绝非庸才,他们凭借其才能,凭借其领袖秘书的身份,或以一言断人生死,或以一策决乾坤,或以一笔驭万民,在精彩纷呈的民国历史舞台上留下了他们的痕迹。

  蒋介石一生秘书多达五六十位,本书选择了陈布雷、杨永泰、陈方、陶希圣四位,是因为他们或在个人才能,或在跟随蒋介石时间,或在历史影响等方面,较为突出。例如陈布雷,他从1927年*次见蒋介石,到1948年自杀,20多年时间里,几乎蒋介石的每篇重要文告,都是出自陈布雷之手,他也因此被誉为“领袖文胆”“国民党*支笔”,与陈诚并称为蒋介石的“文胆武将”,自杀之后,被蒋介石追授为“当代完人”。

  例如杨永泰,他是蒋介石的决策秘书,被誉为“当代卧龙”“首席智囊”“民国*谋臣”,他提出“削藩”大计,帮助蒋介石逐个击败了李宗仁、冯玉祥等军阀,帮助蒋介石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他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在一定程度上迫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开始长征。

  其他二人也不逊色,例如陈方,被誉为“江西才子”“天下*刀笔吏”“大内总管”,抗战结束后,出任政务局局长,俨然军机大臣,权倾一时;例如陶希圣,他本是北大教授,中国社会史巨匠,成为蒋介石秘书后,协助起草《中国之命运》,成为国民党权威理论家,名噪一时。

  不可否认,当时他们的影响很大,但时至今日,他们的名字已经不太为人所熟知。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他们职业的原因。秘书这个职业与古代幕僚较为接近,其主要工作多是深居幕后,为其“主”出谋划策,佐理文书。他们像蒋介石的影子,朝夕相随;又像蒋介石的脑细胞,影响着蒋介石的决策;他们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参与者,甚至幕后操纵者,但他们却只能躲在蒋介石的阴影之下。于是,他们形如流水的文笔,瑰丽恣肆的想象,神鬼莫测的谋略,对于民国历史的影响,也都化为了蒋介石“英明神武”的一部分,而他们自己却被湮没于滔滔的历史洪流。

  本书作者翻阅了大量的历史档案、回忆记录、书籍杂志,对有关陈布雷、杨永泰、陈方、陶希圣四人的资料,进行了归纳梳理,整理成文,撰成此书。这既可以揭开尘封的历史,还原其本来面目,又可以让后人获知四人的真实故事,了解民国的深层历史,从中借鉴人生的经验教训。

  蒋介石的这四大秘书,各有所长,陈布雷长于文笔,担任宣传秘书;杨永泰长于谋划,担任决策秘书;陈方文采斐然,担任公文秘书;陶希圣精于中国社会史研究,担任理论秘书。四人职责不同,人生经历自然也有很大不同,故而他们各自的传记亦有不同。如陈布雷部分,对其起草的文件着墨甚多;杨永泰部分,对其谋略写得很详细;陈方部分,对其如何处理文秘事务,列举了很多事例;陶希圣部分,对其早期理论成果,作了一些介绍。

  此外,还需要说明一下,本书除了对四大秘书作了详细介绍之外,还对蒋介石的一些人生际遇,例如三次下野,复出,与胡汉民、汪精卫和孙科等人的矛盾纠葛等,作了一些概述性的背景介绍。这样做既是因为这些介绍本身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更是因为四大秘书会随着蒋介石的起起伏伏而有所变动,只有了解了“主子”蒋介石的人生际遇,才能更好地了解四大秘书职务的变动,所提政策、所写文章的背景,从而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认识这四大秘书。

  *后,本书在书写过程中,除了翻阅大量历史档案、回忆材料之外,还参考了诸多学界人士的研究成果,借鉴了许多前辈同仁的文章书籍。在这里,笔者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由衷的感谢。

  2018年早春于北京
【作者简介】
郑明武,安徽利辛人,现为新锐青年作家,主要关注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现代政治、军事史,在此领域著作颇丰。作品以幽默、流畅的语言风格,独特、深邃的见解而引发关注。目前已经出版《捍卫蒋介石的敢死卫队》《毛泽东四大秘书》《共和国铁拳内卫》等多部作品。
【目录】
 一   秘 

陈布雷——宣传秘书、国民党第一支笔

 

 

引子005

 

第一章    在半推半就中开始

 

  蒋介石主动赠送“玉照”007

  “当代吕不韦”从中推动010

  共产党员推荐陈布雷说012

  第一次见到蒋介石015

  蒋第一次“求婚”遭拒017

  一对“新人”走到一起019

  一份意义重大的“辞职信”022

  和蒋介石一同下野025

  起草《祭告总理文》026

  出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030

  在“土豪”手下任厅长032

  见证“土豪”张静江落幕034

    再次来到蒋介石身边036

    因“约法”之争提出辞职038

    第二次和蒋介石一起下野041

  一对“新人”正式结合043

 

第二章    相敬如宾的“君臣”

 

《敌乎?友乎?》成为败笔047

出任侍从室二处主任050

在蒋介石崛起时累倒了052

两广事变与《报国与思亲》055

违心起草《西安事变半月记》057

庐山谈话令国人振奋060

撰文号召全面抗战062

起草《驳斥近卫东亚新秩序》065

被陈立夫胁迫加入CC067

高度预见性的奥秘069

为孔祥熙案做说客072

靠坚持成为蒋介石“文胆”075

 

第三章    此树婆娑生意尽

 

  重庆谈判前后的忧郁077

  处分周佛海时的无奈079

  宣传事业的领导者082

  为蒋介石修家谱084

  “叛逆”女儿走上另一条路086

  文章多拼凑而成089

       面对通货膨胀的无奈091

  无力回天自回天093

 

         二   秘

       杨永泰——决策秘书、民国第一谋臣

 

       引子101

 

第一章    不完美的个人简历

 

“二哥”黄郛的隆重推荐104

  从立宪派转为革命派106

  预测对了,却做错了108

  又得“善于钻营”恶名111

  一场挥金如土的政治豪赌114

  蒋介石对简历很失望117

  自己争取表现机会119

  杨永泰的另一个好友121

  一席话令蒋介石手舞足蹈122

 

第二章    “削藩”与“剿共”

 

  “削藩推恩”遭遇挫折125

  政治“削藩”遭遇失败127

  协助蒋介石平定桂系129

  协助蒋介石击败冯玉祥132

  中原大战中再显身手134

  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137

  “整饬吏治”的学问139

  被戏称为“七分厅长”141

  不择手段擅权固宠142

  建议成立侍从室145

  杨永泰与“新生活运动”147

  为第五次“围剿”“立功”150

 

第三章    四处结怨中落幕

 

  略施小计击垮CC系阴谋153

  CC系发动“倒杨”运动156

  “倒杨”运动草草了事158

  扑朔迷离的南昌大火161

  以退为进击败对手163

  一个计策两家欢喜165

  帮助刘湘成为“四川王”168

  兵不血刃控制四川170

  “乾坤袋”秘密暴露172

  湖北发起“倒杨”运动175

  最后时光依旧我行我素177

 

 

 

 

 

 

 

 

 

 

 

        三   秘

              陈方——公文秘书、大内总管

 

 

引子185

 

第一章    在杨永泰帮助下起步

 

  一篇文章引起杨永泰注意187

  两大“才子”惺惺相惜189

  第一次来到蒋介石身边191

  杨永泰的真诚保护193

  到杨永泰身边去工作196

  再次回到蒋介石身边198

 

第二章    抗战期间谨慎从事

 

  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201

  “坏老师”教出了“好学生”204

  建议受到蒋介石重视的诀窍206

  和同事相处的技巧208

  陈方原来是个“胆小鬼”211

  平抑物价的建议遇挫214

  对国民政府现状的不满217

 

第三章    上升为“大内总管”

 

  组长逆袭升为局长219

  陈方是如何成功的221

  政学系大佬的无奈224

  被“悍妇”杨淑慧逼迫226

  晚年以作画打发余生228

 

 

        四   秘

陶希圣——理论秘书、从政学人

 

 

引子235

 

第一章    学而优则出为仕

 

  清末读书少年郎237

  江风塔影一教书匠239

  勤奋上进的小编辑242

  理论出色转入军校244

“武汉大风暴”前后248

  弃学从政进入权力中心249

 

第二章    “公竟渡河”的遗憾

 

  受到蒋介石信赖252

  加入“低调俱乐部”254

  陶希圣的书生意气257

  汪伪高层出现分裂259

  陈璧君败给“乡下女人”261

  再次回到蒋介石身边264

 

第三章    国民党权威理论家

 

  协助起草《中国之命运》267

  陶希圣谈写社论心得270

  抗战胜利之初的经历272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274

  管窥蒋介石的用兵方略277

  随同蒋介石视察北平279

  起草1949年元旦文告281

  发表1949年元旦文告283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