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供中医类专业用)
¥
31.32
九品
仅1件
作者苏树蓉 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7
上书时间2024-12-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苏树蓉 编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1
-
版次
1
-
ISBN
9787117053242
-
定价
2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2页
-
字数
40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3章。上篇为中医儿科学基础,共四章,重点介绍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婴幼儿保育、临证概要等内容,充实了小儿五脏特点、小儿体质、辨证概要等内容的阐述;并在各节中重点突出中医儿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下篇为临床病证,共九章。按五脏系统分别介绍肺、脾、心肝、肾脏病证,并根据儿科的发病特点,设立了时行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儿科急症等。中医儿科学是一门临床课,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临床规范化诊断疾病的思路,在各病诊断项下提出了“诊法提示”,以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同时,根据临床要求和疾病谱的变化“复感儿”、便秘等一些多发病亦作了简单介绍;儿科急症、液体疗法等专题为提高学生临床综合素质能力可以奠定一定基础。
本教材在以往《中医儿科学》教材的基础上,吸取近年来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的成果。在编写中,以临床实用为前提,注意症、证、病的概念清晰、准确,并注重病因病机的分析与辨治内容的一致;尽可能做到辨证与辨病结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针对性。我们希望通过本版教材的学习,能够了解中医儿科的生理病理特点,掌握中医儿科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结合临床,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中医儿科临床的技能水平,符合21世纪中医教学及人才培养的需要。
- 【目录】
-
上篇中医儿科学基础
第一章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中医儿科学孕育与萌芽
第二节中医儿科学形成
第三节中医儿科学昌盛与成熟
第二章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第一节生理特点
一、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第二节病理特点
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第三节纯阳与稚阴稚阳
第四节五脏特点
一、肝常有余
二、脾常不足
三、肾常虚
四、心有余
五、肺脏尤娇
第五节个体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
一、先天因素
二、后天因素
第三章小儿生长发育与保育
第一节年龄分期
一、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又称初生儿期)
三、婴儿期(又称乳儿期)
四、幼儿期
五、学龄前期
六、学龄期
七、青春期
第二节生长发育的主要指标
一、体重
二、身高(长)
三、头围
四、胸围
五、囟门
六、牙齿
七、呼吸
八、脉搏
九、血压
十、动作发育
十一、语言及智力发育
十二、心理行为发育
第三节婴幼儿喂养
一、婴儿期母乳喂养
二、幼儿期喂养
第四节保育要点
一、“常受三分饥与寒”
二、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保护牙齿,保护视力
四、按时预防接种
五、早期教育,开发智力
六、合理用药
七、健康检查
第四章临证概要
第一节诊法概要
一、诊法特点
二、四诊概要
第二节辨证概要
一、辨证特点
二、辨证概要
第三节治疗概要
一、用药特点
二、常用治则
三、常用药物外治法
四、非药物疗法
下篇中医儿科学临床
第一章肺系病证
第一节感冒(附:复感儿)
第二节乳蛾
第三节咳嗽
第四节肺炎喘嗽
第五节哮喘
第二章脾系病证
第一节鹅口疮
第二节口疮
第三节呕吐
第四节泄泻(附:便秘)
第五节腹痛
第六节厌食
第七节积滞
第八节疳证
第三章心肝系病证
第一节惊风
第二节痫证
第三节夜啼
第四节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第五节病毒性心肌炎
第四章肾系病证
第一节遗尿
第二节小儿热淋
第三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四节肾病综合征
第五章时行疾病
第一节麻疹
第二节奶麻
第三节风痧
第四节丹痧
第五节水痘
第六节顿咳
第七节痄腮
第八节小儿暑温
第九节疫毒痢
第十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六章寄生虫病
第一节蛔虫病
第二节蛲虫病
第七章其他病证
第一节汗证
第二节五迟、五软
第三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第四节紫癜
第五节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第六节奶癣
第八章新生儿疾病
第一节胎黄
第二节硬肿症
第三节脐部病证
第九章儿科急症
第一节高热
第二节惊厥
第三节昏迷
第四节厥脱证
第五节急性中毒
第六节急性心功能不全
第七节呼吸衰竭
附:小儿液体疗法
附:小儿心肺复苏术基本生命支持程序
附篇
名词索引
常用中药简表
方剂汇编
中成药汇编
常用小儿实验室检查正常值
儿童计划免疫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