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之镜:知识分子与苏联政治变迁(1936~1991)
¥
88.18
九品
仅1件
作者张建华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7
上书时间2024-12-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建华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90595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0页
-
字数
35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京师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丛书
- 【内容简介】
-
1936年,是苏联国家进程与政治进程的转折性一年,在这一年,苏联进入了以“斯大林模式”为特殊印记的时期,随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戈尔巴乔夫相继执政,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知识分子群体在此期间经历了苏联国家由盛转衰和苏联政治的波谲云诡,其体验、感受、认识与批判都是极为独特和极具价值的,对于认识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失败和苏维埃联邦制国家解体的原因也极有意义。苏联知识分子不仅是苏联政治变迁的亲历者与观察者,更是映照其多面特质的“棱镜”。
- 【作者简介】
-
张建华,男,出生于196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世界史专业(俄国史方向)博士生导师,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任。1985、1988、1995年毕业于北京师大历史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8-1992年在黑龙江大学历史学系工作,任讲师。1995年至今在北师大历史学院世界现代史教研室工作,1997年起任副教授,2003年起任教授,同年被遴选为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副理事长,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理事,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理事。曾任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德国埃尔兰根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阿里-法拉比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和台湾辅仁大学客座教授。多次应邀出席在美国、俄罗斯、德国、希腊、意大利、法国、哈萨克斯坦、土耳其、日本、韩国和蒙古等国家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研究领域为俄国(苏联)思想文化史、中俄(苏)文化关系史、俄国(苏联)外交史。
- 【目录】
-
导 论 苏联政治与政治文化中的“隐”与“现”
一 关于苏维埃知识分子
二 关于苏维埃文化及其终结
三 关于本书书名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苏联文化管理体制的变迁
一 苏联文化管理体制初建
二 中央宣传鼓动部:苏联文化管理体制的缩影
第二章 苏联书报检查制度的演变
一 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书报检查制度
二 赫鲁晓夫时期的书报检查制度
三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书报检查制度
四 20世纪80年代:苏联书报检查制度的终结
第三章 苏联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和知识网络的建立
一 苏联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建立
二 苏联人文社会科学的成就
三 苏联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
第四章 “敌人形象”与苏联政治动员
一 苏联政治文化中的“敌人形象”与政治动员
二 苏联对美宣传机构与宣传路线
三 苏联妇女的政治动员及其意义
第五章 从以赛亚·伯林到米洛凡·吉拉斯:来自两个阵营的苏联观察
一 以赛亚·伯林视野下的苏联政治文化
二 米洛凡·吉拉斯的“新阶级”理论和对苏联的批判
第六章 异议者说: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的公共空间
一 苏共对意识形态的管理
二 苏联对青年的思想教育
三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意识形态控制及其社会反应
四 苏联持不同政见者与持不同政见者运动
第七章 再寻路标:《巨石之下》的知识分子思考
一 《巨石之下》文集的政治主张
二 索尔仁尼琴与《巨石之下》
三 “路标”主题的再现
代结语 “我们怎样重建俄罗斯”
一 从《第一圈》看苏联社会
二 索尔仁尼琴的回归
三 “我们怎样重建俄罗斯”
参考文献
外国人名对照表
专有名词对照表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