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实践 新农村建设篇
¥
31.28
5.3折
¥
59
九品
仅1件
作者应小丽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20
上书时间2024-12-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应小丽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2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38271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01页
-
字数
223千字
- 【内容简介】
-
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出台一系列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政策,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三农”的带动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 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35元,连续22年居于全国各省区首位;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度达到681%,也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
一农村产业发展的内涵
(一)农业现代化
(二)农村的产业融合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的浙江探索与实践
(一)重视农村的产业发展
(二)盘活资源,关注农民增收
(三)以“旅游+”为增长点推进乡村绿色发展
三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的成效
(一)成效
(二)问题
小结
第二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治理
一民主治理的内涵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民主治理的浙江探索与实践
(一)民主选举
(二)民主决策
(三)民主管理
(四)民主监督
三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治理成效
小结
第三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内涵
二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
(一)重视家规家训的传承
(二)以文化礼堂建设为抓手再造村落公共性
(三)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四)重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形成现代发展模式
(五)培育和弘扬新乡贤文化
三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
(一)农村的特色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提升了新农村的文化底蕴
(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三)新农村治理水平得到提高,经济得以持续性发展
小结
第四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治理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治理的内涵
二美丽乡村:农村环境治理在浙江的实践
(一)以治水拆违为抓手,改善人居环境
(二)重视村庄规划,统筹城乡环境治理
(三)完善环保设施,建立环保长效机制
三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治理的成效
(一)农村整治工作不断深化,村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二)建立了农村环保长效机制,为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三)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主动性
小结
第五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产品供给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基本内涵
二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
(一)以美丽乡村为载体,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二)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
(三)实施“双下沉、两提升”工程,推动医疗资源城乡均衡发展
(四)送科技服务下乡,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
三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效
(一)勇立潮头,为全国提供先行和示范
(二)依托美丽乡村,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
(三)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城乡贯通,改善了农村就医环境
小结
第六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浙江经验
一加强政府引导,以规划型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
(一)建立工作落实机制,发挥政府“龙头”地位
(二)建立一系列制度体系,完善新农村发展体系
(三)坚持衔接配套编制规划
二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农村现代化模式
(一)加快推进“城乡联动”
(二)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
(三)正确处理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
三遵循农村自身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协调共进
(一)因地制宜打造乡风文明“新载体”
(二)因地制宜建设乡土文化,传承乡村文脉
(三)因地制宜,相互协调,集聚发展
四以协同治理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一)重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二)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三)发挥市场的作用
(四)发挥村级组织的内生力
五重视民生,着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