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中,创中国新医学--西医院士的中西医结合观
¥
30.68
4.5折
¥
68
九品
仅1件
作者汤钊猷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1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A1
上书时间2024-12-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汤钊猷
-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1
-
版次
1
-
ISBN
9787547841884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2页
-
字数
190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汤钊猷院士继“控癌三部曲”(《消灭与改造并举――院士抗癌新视点》《中国式抗癌――孙子兵法中的智慧》《控癌战,而非抗癌战――<论持久战>与癌症防控方略》)后,全新推出的又一部主要针对我国目前癌症防治现状的反思、求解之作。
书中汤院士以自己和老伴李其松教授的中西医结合实践经验,结合自己对西医的客观认识,提出“创中国新医学”的见解,并认为其核心是中西医结合,关键是“西学中”,即西医学习中医和中华文明精髓。见解振聋发聩,极富启发意义。可供广大中西医肿瘤防治医务人员,广大癌症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细细读来,书中亦能体会到一位西医大家的家国情怀,无私地将对亲人的浓浓柔情和深情怀念融入到“创中国新医学”的医学事业发展中去!更让人敬佩的是,作为西医大家,对传统中医学的热爱和推崇,对后学的殷切期望,在当下的今天,更是难能可贵!
- 【作者简介】
-
汤钊猷,1930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外科教授,美国和日本外科学会名誉会员。曾任上海医科大学校长、国际抗癌联盟(UICC)理事、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
最早提出“亚临床肝癌”概念,获1979年美国金牌奖和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从事肝癌转移研究,最早建成“高转移人肝癌模型系统”,2006年获第二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还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医学科学奖、中国工程科技奖、吴阶平医学奖和陈嘉庚生命科学奖。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白求恩奖章。
曾任9本国际杂志编委,主编专著9部,英文版《亚临床肝癌》被誉为肝癌的里程碑著作。发表SCI/SCI-E论文266篇(第一/通讯作者117篇)。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中,有4人的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 【目录】
-
第一章
从医六十余年的反思
一、本书的由来/003
二、现代医学—业绩毋庸置疑/008
1. 从诺贝尔奖看现代医学的贡献/008
2. 癌症研究近两百年的成就/009
3. 笔者亲历的事例/012
三、值得思考的临床小故事/014
1. 针灸治好儿子、妻子和母亲的急性阑尾炎/014
2. 高干专家组最年轻的女医生/017
3. “肺与大肠相表里”/019
4. 一位肺炎病人的故事/020
5. 阳虚病人针刺镇痛效果较好/022
6. 咳嗽的痛楚/024
7. “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要改变观念”/026
8. 四位乳腺癌病人/028
9. 大肠癌手术后/034
10. 法国病人的奇迹/038
11. 老人住院与不住院,寿命竟差十年/039
001
043
第二章 笔者与老伴中西医结合相关工作基础
一、老伴的专业背景和中西医结合标志性成果/045
西学中,创中国新医学——西医院士的中西医结合观
二、笔者的中西医结合工作/047
1. 针灸治疗急性阑尾炎(1960)/047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体会(1977)/051
3. 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因素的联系
(1982)/055
4. 肝癌中医辨证论治与中药合并化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1983)/059
5. 中药小复方“松友饮”延长人肝癌模型生存期及其
机制(2009—2017)/061
077
第三章 完成老伴的遗愿
一、老伴的遗愿—中西医结合,创中国新医学/079
二、老伴最后的日子—西医的奇迹与反思/080
1. 老伴的病情经过/080
2. 笔者的深思/084
087
第四章 古为今用——与医学有关的中华文明瑰宝
一、重读《黄帝内经》有感/089
1. 阴阳五行,总领全局
—重视“整体观”的辩证思维/090
2. 阴平阳秘,终极追求
—重视“恢复平衡”/091
3.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重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093
4. 形与神俱,终其天年
—重视“顺应自然”的养生观/094
5.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重视“预防为主,早诊早治”/095
6. 辨证论治,实泻虚补
—重视“个体化辩证治疗”/096
7. “精神不进,病不可愈”
—重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098
8. “顺者为工,逆者为粗”
—重视“人文与医术深厚的医道观”/098
二、《孙子兵法》中的智慧/099
1. 慎战—“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101
2. 不战—“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102
3. 易胜—“胜于易胜者也”/104
4. 全胜—“以十攻其一也”/106
5. 奇胜—“以正合,以奇胜”/107
三、孔子与老子/109
1. 孔子的“和为贵”思想/109
2. 老子思维对医学的启示/111
117
第五章 近为今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看医学
一、毛泽东论中西医结合/119
二、钱学森论我国医学的发展/121
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22
127
第六章 东西方精华互补——我国医学发展的选择
一、医学发展的简要历程、特色、背景与互补的理由/129
1. 中医的简要发展历程/130
2. 西方医学的简要发展历程/132
3. 东方医学精华的特色与背景/134
4. 西方医学精华的特色与背景/135
5. 东西方医学精华可以互补的理由/137
二、东西方医学可能互补的若干方面/139
1. “局部”与“整体”互补/140
2. “微观”与“宏观”互补/145
3. “辨病”与“辨证”互补/149
4. “攻邪”与“扶正”互补/151
5. “堵杀”与“疏导”互补/155
6. “单一”与“综合”互补/158
7. “精准”与“模糊”互补/162
8. “多益”与“复衡”互补/165
9. “速效”与“缓效”互补/169
10. “侵入”与“非侵”互补/171
西学中,创中国新医学——西医院士的中西医结合观
11. “治病”与“治人”互补/176
12. “重刚”与“重柔”互补/181
189
第七章 形成中国新医学需分两步走
一、第一阶段——“洋为中用”,力求超越/191
1. 学习西方 质疑西方/192
2. 学习西方 中医理念/196
3. 学习西方 孙子兵法/198
4. 学习西方 近代经验/203
二、第二阶段——“中西医结合新医学”/209
1. “创中国新医学”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历史
使命/209
2. “中西医结合”是创中国新医学第二阶段的重要
内涵/212
3. “中西医结合”要重视中医理论精髓,防止废医
存药/215
4. “中西医结合”不同于“中西医并用”/220
5. 要梳理用最新科学技术研究中医的思路和方法/222
6. 要建立中西医结合研究平台和评价标准/228
7. 目前实现“中西医结合”的关键是西医学习
中医/233
8. 大科学时代医学的展望/234
237
附 录 李其松教授简介
一、一般情况/239
二、医疗工作/240
三、教学科研/240
四、国际学术活动与交流/241
五、参与编写的医学专著/24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