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里莫·莱维传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普里莫·莱维传

70.46 6.0折 11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伊恩·汤姆森 著;杨晨光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三辉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精装

货号A3

上书时间2024-12-01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英]伊恩·汤姆森 著;杨晨光 译
  •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三辉
  • 出版时间 2018-12
  • ISBN 9787508678061
  • 定价 11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736页
  • 原版书名 Primo Levi: A Life
【内容简介】
◆作者耗数十年之功,找寻文学之外的普里莫·莱维;
◆走访世界各地,以资料和细节呈现莱维最真实的肖像
···
【内容简介】
他是一位化学家,自小痴迷试管和药剂,一生中有三十余年从事化学行当。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而沦为奥斯维辛的174517号囚犯,劫后余生,他成了大屠杀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者,一次次清醒地做证、反思,写下了关于人类道德的最好的作品。卡尔维诺、艾柯、菲利普·罗斯、索尔·贝娄、欧文·豪、列维-斯特劳斯、托尼·朱特……他受到无数作家和普通读者的欣赏。但撇开这些身份,他亦时常显露一种少年般的笨拙和羞涩,对昆虫和游戏的兴趣;他有作为儿子和丈夫的两难困境,也有不被家人倾听和理解的苦恼。
伊恩·汤姆森作为最早为莱维立传的人,历时10年,走访莱维的多名知交好友、搜集有关莱维的大量一手档案材料,结合自身在莱维逝世前一次近距离采访的所知所感,真实还原了身处那特定时代的、唯一的莱维,进而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在平凡和伟大之间充满张力的真实的普里莫·莱维。
···
“伊恩·汤姆森非常敏锐,他提供的是所有莱维爱好者需要的东西:不是一份文学解读或重新解读,而是一份读者导览……他对细节的掌控、独特的文气,都堪称范本……他的这部传记学养丰富,向读者阐释了莱维的写作,并且凭着一种审慎的感觉将那些人物和影响串联起来。”
——《观察家报》
“传记中的模范之作:其行文叙述之曼妙、均衡与真实时刻让沉闷荡然无存。……普里莫·莱维的完美传记,以及那精炼、准确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汤姆森的生花妙笔。”
——克雷格·布朗,《周日邮报》
“文学传记的惊人之作……对于战争时期意大利的精彩记录……非常、非常有力。”
——理查德·霍姆斯,BBC第四电台
“伊恩·汤姆森(的这本书),是经过充分研究之后的成果,其中包括关于莱维的大量一手材料……极具说服力。”
——《纽约书评》
···
【编辑推荐】
◆普利莫·莱维是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欧洲最高尚、最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卡尔维诺称其为“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本书荣获英国皇家文学学会颁发的W.H.海尼曼奖,并荣登《犹太季刊》温盖特文学奖、科雷特犹太图书奖获奖名单。
◆展现出多面的莱维:奥斯维辛的174517号囚犯,几经周折,劫后余生;一位伟大的作家,清醒地反思,审慎地写下关于人类道德最好的作品;一位出色的化学家,自小便痴迷试管和药剂,终身以此为业......但褪去光环后,他也面临着不被家人倾听和理解的苦恼,长年与抑郁症抗争。
◆伊恩·汤姆森是第一位为莱维立传的作家,擅长非虚构题材的写作,在莱维逝世前曾近距离采访过他。
◆展现了莱维与卡尔维诺、索尔·贝娄等多位名人的交往与轶事。
◆还原了莱维各部文学作品的诞生过程,并能发现作品中多个人物原型。
◆中文版直接翻译自德语原文,译文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伊恩·汤姆森(Ian Thomson)
自由作家、记者,最后采访莱维的几位记者之一,也是第一位开始为莱维立传的作家,作品另有《南意大利》《你好,布莱克:海地之旅》。
···
【译者简介】
杨晨光   辽宁沈阳人,译作另有《休战》《被淹没与被拯救的》《最后的猎巫人》等。
【目录】
前言
一1987年4月11日
二莱维的先辈们(1819—1919)
三黑衫的幼年(1919—1927)
四不安的童年(1927—1934)
五化学与青春期(1934—1937)
六大学与迫害(1937—1938)
七大学与战争(1939—1941)
八战争中的生活(1941—1943)
九反抗与背叛(1943)
十监禁岁月(1943—1944)
十一奥斯维辛:实验室(1944—1945)
十二等待苏联人(1945)
十三回家后(1945—1946)
十四重生与抛弃(1946—1948)
十五工厂的职责(1948—1953)
十六德国之旅(1954—1961)
十七文坛成名(1961—1966)
十八“铁丝网的另一边”(1966—1968)
十九以色列、苏联和抑郁症(1968—1972)
二十退休的梦想(1973—1976)
二十一劳工世界的映像(1977—1979)
二十二对抵抗运动的反思(1980—1982)
二十三中东冲突(1982—1983)
二十四闻名海外(1983—1985)
二十五美国在等待(1985)
二十六翁贝托国王大街75号的监牢(1985)
二十七在伦敦(1986)
二十八每况愈下(1986—1987)
二十九最后六天(1987年4月)
后记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