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回望曼彻斯特:英国、工业革命和中国
¥
67.24
九品
仅1件
作者[荷兰]皮尔·弗里斯 著;苗婧 译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5
上书时间2024-11-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荷兰]皮尔·弗里斯 著;苗婧 译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2
-
版次
1
-
ISBN
9787308071314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43页
-
字数
13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社会经济史译丛
- 【内容简介】
-
世界史学家越来越强调跨社会比较的价值和必要性。对某个案例的简单一瞥和对不同案例的多视角研究,后者比前者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其解释也更具说服力。作为经济史学者,本书作者一直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没落的清王朝时代的中国饱有兴趣,作者试图通过本书的书写帮读者解决这样的问题:通过对这两个帝国的历史比较,解释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十八九世纪的英国,而不是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潜在机制,是国家制度、科学文化,还是另有其他?
- 【作者简介】
-
皮尔·弗里斯(PeerH.H.Vries)是维也纳大学经济社会史学院教授,著述广泛,涉及历史学、历史编纂学和近代早期历史等多个领域。其研究方向主要为国际经济史,特别是近代早期的全球经济史,涉及“西方的崛起”和“大分流”的相关讨论等。对此,弗里斯教授发表过多篇文章,见诸Itinerario以及JournalofWorldHistory等学术刊物。
- 【目录】
-
导言
英国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的作用
国家的作用
英国:高度市民化的开放社会
文化造成的差异
科学技术的作用
摆脱马尔萨斯理论的羁绊
东线无战事:关于中国历史的陈规旧说
观察清代中国的新视角
资本主义在中国?
告别“东方专制主义”
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
孔子无罪
高生产率,匮乏的科技动力和现代科学的缺失
受限于马尔萨斯理论?
结论
启示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