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

59.17 5.0折 11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新生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A5

上书时间2024-11-25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新生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5
  • 版次 1
  • ISBN 9787030567291
  • 定价 11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344页
  • 字数 33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内容简介】

马克思政治哲学既是马克思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和理论精髓,也是马克思考察政治问题的方法论。本书从政治哲学在整个马克思思想中的理论定位入手,阐释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基本特征、核心内容、方法论特点和当代价值。**,马克思既不是功利主义者,也不是一般道义论者,他的政治哲学建立在历史主义道义论的基础之上;第二,马克思通过对现代性特别是市民社会的批判,指明了一种走出现代性困境的政治哲学方案;第三,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是兼容并**了自由主义的正义理论;第四,以正义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政治哲学需要发掘与建构,而世界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社会转型,为这一理论的当代建构提供了现实基础。

【作者简介】

王新生(1962—),男,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主要学术兼职为:天津市哲学学会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哲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近十多年来的研究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及其方法论,马克思正义理论、民主理论、市民社会理论,等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和报纸上发表与上述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论文60 余篇,其中一些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刊物转载,一些被译为英文;代表性学术著作有《市民社会论》,等等。多项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哲学
一、什么是政治哲学?
二、政治哲学的衰落与复兴
三、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研究及其意义
章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定位
节 政治哲学在马克思社会理论中的定位
一、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复合质
二、察社会生活的两种方式
三、综合的伦理事实与复合的社会政治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社会政治理论中的两个维度
一、唯物史观中两种维度的统一
二、有两个分裂的马克思吗?
三、有两种理论吗?
第三节 作为规范理论的马克思政治哲学
一、马克思规范的道德观点
二、道义论抑或功利主义?
三、历史主义道义论
第二章 现代政治批判
节 现代问题
一、马克思的现代批判视域
二、什么是现代?
三、现代意识与现代价值体系
四、现代与现代社会的成
第二节 现代的困境
一、偏执的理
二、工具化的理
三、走进死巷的理主义哲学
第三节 走出现代困境的政治哲学方案
一、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方案
二、无主义的政治哲学方案
三、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方案
四、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方案
第三章 市民社会幻象批判
节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
一、市民社会与前市民社会
二、市民社会诸特征
三、市民社会的幻象及其秘密
第二节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幻象的多层面批判
一、物的依赖关系
二、社会关系的异化
三、市民社会决定
四、的消亡
第四章 立足于人类社会的自由与解放
节 立足实践的马克思政治哲学
一、被忽视的内在关联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另一种解读
第二节 从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
一、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二、马克思的关怀与政治自由
第三节 现代社会的政治逻辑
一、为现代社会提供政治形体的逻辑
二、自明之好与策略目标
第五章 正义与超正义
节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四重辩护
一、马克思反对用正义说明问题吗?
二、马克思正义理论的批判前提
三、马克思立足于“人类社会”的正义观念
四、马克思正义理论的两个层面
五、马克思的高阶正义概念
第二节 马克思是怎样讨论正义问题的?
一、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当代语境
二、正义关乎制度而非关乎德
三、问题在于什么是必要的和不可避的
四、正义及其次优方案
第六章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当代建构
节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当代建构何以可能
一、当代中国需要建构怎样的正义理论
二、超正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建构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建构
第二节 异质社会的社会和谐问题
一、异质社会中的社会团结问题
二、普遍化了的交换关系与社会伦理之间的紧张
第三节 当今中国的公正义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一、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公正义问题
二、两个公正义问题及其原因
三、在保障公正义上的作用与限度
四、公正义所依赖的社会根基
参文献
索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