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间性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28.22
8.8折
¥
32
九品
仅1件
作者孙茂华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1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A21
上书时间2024-11-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茂华
-
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1
-
版次
1
-
ISBN
9787512133976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0页
- 【内容简介】
-
本书旨在以西方后现代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潮氛围中迅速兴起的“主体间性”理念为指导,“西为中用”,研究和思考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之不足,探讨改革和完善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教育的思路和趋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正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同时,作为当代哲学一个重要范畴的主体间性也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面对这样的情况,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从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多方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既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诸多疑难问题的客观要求,更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科学化的必然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和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的迫切需要。本书通过深入分析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寻找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基础、动因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取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路径。为深入推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和有效的实践指导。
- 【作者简介】
-
孙茂华,女,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研究工作,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思想政治课题研究。曾在《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黑龙江高教研究》《教育与职业》《教育导刊》《教学与管理》《现代教育管理》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两篇分别获得2010年江苏省第十次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13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优秀论文二等奖。
- 【目录】
-
导论
第一章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概述
第一节 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第二节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困境
第三节 主体问性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章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西方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
第二节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
第三章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师生关系
第一节 知识经济时代师生关系的后现代取向
第二节 知识经济时代师生关系的主体间性维度
第三节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后现代转向
第四节 胜任力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评价
第四章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话语
第一节 主体问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话性
第二节 从霸权到共享:知识经济时代的课堂话语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课对话教学模式的建构
第五章 主体间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第一节 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思考
第二节 法治: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与构建
第四节 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间性
结束语
第一节 大数据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第二节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重塑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孙茂华著的《论主体间性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问题提升到哲学层次,通过借鉴后现代哲学主体间性理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从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实施意义出发,分析了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依据和价值,并就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势下如何合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和及时性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对话的新媒体场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