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79 8.1折 ¥ 38 九品
仅1件
作者邱振中、陈政 编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5
上书时间2024-11-22
孙过庭(646-691),名虔礼,字过庭。祖籍地历来有三种说法:一说陈留(今河南开封),一说富阳(今江苏浙江),《书谱》卷首自题吴郡(今江苏苏州)。笔者认为当属此地。孙过庭史不见经传,《宣和书谱》说他:“得名翰墨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孙过庭家庭出身寒微,十三、四岁就留心翰墨,苦心解读古人遗墨法规,朝夕临池习帖,20多年从未间断,临帖真赝难辨,几可乱真。因笔墨精绝,40岁那年任职“率府录事参军”,不久遭人谤议解职归隐田园,辞官后潜心研究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在唐垂拱三年(公元867),撰写了中国书学史上划时代的杰作—《书谱》,对当代和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书谱》墨迹本上下两卷,下卷散佚,今天我们见到的是上卷。上卷是书谱序言,又称《书谱序》,因书中多论及运笔,又称《运笔论》。此本流传有序,原藏宋内府,后流落民间,被私人辗转收藏,乾隆年间,归清内府,民国时藏北平故宫博物院,现藏台北博物院,有影印本出版。另外,历朝均有摹刻本,以《薛绍彭刻本》最为传真,其摹刻精良,值得比较鉴赏,个中滋味,读者自可领悟。 《书谱》论书精辟,草法周详,是唐一代书法鸿篇巨制,内容阐述真草两体书法,分“溯源流、辨书体、评名迹、述笔法、诫学者、叹知音”6篇组成。其一叙述了张芝、锺繇、王羲之、王献之4人不同的书法风格,论述了书法审美标准的历史变化;其二指出了篆隶真草四体的特征规律和学习途径,及其创作中“五合五乖”的优劣高下;其三品评了名家墨迹人亡书亡,人亡书显的历史现象;其四强调了取法乎上的必要性,详尽阐述了运笔的种种关窍;其五告诫学书之人,要循序渐进,提出了学习书法“平正—险绝—平正”的三种心路历程和三种不同的境界;其六慨叹高山流水知音难遇的无奈。
唐人写字惯用硬毫,孙过庭用笔使转翻滚,感情跌宕起伏。《书谱》洋洋3700余言,侧锋用笔,内旋外拓,环转不绝,运笔欲行又留,若疾却涩,收揽吐纳,直承二王余绪,正是山阴家法。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线条的优劣,归乎用笔。孙过庭在一画之中,笔锋棱侧起伏,一点之中,毫芒蹲弹回旋。故《书谱》笔墨语言异常生动,字里行间,动感与活力贯穿始终。其结体纵横得势,欲上先下,欲左先右,笔势未尽,再生笔意,如快马入阵,笔未落纸,锋已蓄势发力。其笔意顾盼,意在笔先,姿态百出,筋脉相连。通篇融会贯通,气韵生动,笔墨之妙与大自然幻为一体。具象而抽象,抽象而意象,有万物尽为我用的大气概。
《书谱》其文宏雅,其理通达,其论精辟,佳句连连,堪称经典;其用笔遒,其笔势雄,其意韵厚,草法逍遥,堪称楷模。《书谱》历代评价甚高,宋人米元章称:“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凡唐草得二王法者,无出其右”。《书谱》宗二王法,中规叠矩,“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学与思,知与行,“心不厌精,手不忘熟”。都是学习书法的必要手段和必然途径。透过《书谱》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无数后学,心摹手追,自唐以降,多少文人墨客“细取孙公《书谱》读,方知君是过来人”。其语不虚,是为信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