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3 3.3折 ¥ 58 九品
仅1件
作者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3
上书时间2024-11-30
普惠金融旨在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低收入者提供金融服务,从而解决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同时,普惠金融不是扶贫,也不是慈善,必须遵循市场化原则,在商业可持续原则基础上,被服务者要承担可负担的成本。中国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领先一步,充分发挥了“成本低、速度快、覆盖广”的优势,服务于小微企业、普通农户和创业者。《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实践》就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数字保险、网络众筹和互联网财富管理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发展优势,以及发展中的问题、困难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作者认为虽然目前中国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处于领先位置,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1)数字普惠金融还不够“普惠”。除了互联网支付,一些业务的可得性低,融资成本高。(2)一些从事数字普惠金融的公司既不拥有大数据,也不具备分析能力。(3)数字普惠金融已成金融风险高发区。(4)数字安全存在明显隐患,个人信息隐私得不到保护。(5)缺乏一套覆盖面广、效率高的全国征信系统。
作者提出,在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方面,要做到统一监管标准和框架,实行综合监管与功能监管,设立进入门槛和退出机制,调整法律监管政策,完善统一、开放的征信系统,并希望在《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指导下,平衡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创新与风险。
如何在线支付、网络借贷、网络众筹、互联网财富管理等领域运用数字技术推动的普惠金融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如何体现普惠特性?真正帮助中小企业和低收入者?
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统一、开放的征信系统?
规范数字普惠金融要克服哪些监管难题?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如何齐头并进?
数字普惠金融带来了哪些新的金融风险?如何应对这些风险?
本书将一一解答这些关键问题。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Digital Finance, Peking University)原为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是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和蚂蚁金服集团共同发起的研究机构,2015年10月经北京大学校长办公会批准正式成立的研究机构,中心目前挂靠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中心致力于开展对数字金融、金融科技、普惠金融、金融改革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向社会提供**的科研成果,为行业发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中心施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理事长由北京大学社科调查中心主任李强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担任,上海新金融执行院长王海明、国发院教授黄卓、沈艳担任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在常务理事会授权下负责中心学术管理工作。中心目前已有二十余名全职、兼职研究人员。
目录
《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实践》总报告
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机会
数字金融的普惠价值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困难
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与风险平衡
第一章 引论: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故事
1.1普惠金融与数字技术能否结合
1.2国内外实践分析的文献综述
1.3来自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证据
1.4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的机遇与风险
第二章 互联网支付的普惠价值:不仅仅是支付
2.1引言
2.2互联网支付的内涵和现状
2.3互联网支付的普惠金融价值
2.4互联网支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5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三章 网络借贷:数字普惠的新实践
3.1引言
3.2基于数字技术的网络借贷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3.3基于数字技术的网络借贷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
3.4网络借贷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挑战和前景
第四章 数字普惠时代的保险业革命
4.1数字保险在服务普惠金融方面的支持能力
4.2我国数字保险发展的典型事实
4.3数字保险向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4.4促进数字保险发展的着力点
第五章 网络众筹:新兴的数字普惠金融融资模式
5.1数字网络众筹的主体模式和推广普惠金融融资的巨大能动性
5.2我国数字网络众筹的发展现状与案例分析
5.3数字网络众筹在推动普惠金融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4推进普惠金融建设,深化数字网络众筹融资发展的监管措施
5.5构建服务普惠金融融资的新体制,展望未来数字网络
5.6众筹模式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中国互联网财富管理的智能时代
6.1基于数字科技的财富管理对普惠金融的积极作用
6.2我国互联网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6.3关于互联网财富管理的建议
第七章 建设适应普惠金融发展的新一代征信体系
7.1征信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7.2我国当前的征信体系对普惠金融的支持还有待加强
7.3“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深化征信体系建设,服务
7.4普惠金融发展
第八章 利用数字技术推广普惠金融的风险与监管
8.1传统金融的规制与不足
8.2数字技术环境下普惠金融的类型与风险
8.3如何监管:难题与途径
附录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与指数编制
参考文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