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报告(2016)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报告(2016)

76.75 4.9折 15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信息中心 著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5

上书时间2024-10-26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信息中心 著
  •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7
  • 版次 1
  • ISBN 9787517709664
  • 定价 1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00页
【内容简介】
《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及其机制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以城市化复杂系统理论为指导,从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相互关系切入,基于“格局—过程—机制—趋势”的研究路线,结合“省—市—县”三级尺度的实证分析,探究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一般性过程与内在机制,并针对不同耦合模式提出分类指导的调控措施。
【作者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是为提供决策服务和智库支持,承担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参与相关的区域发展政策的研究、组织、协调、管理、服务的研究机构,是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的机构。

精彩内容:

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解析内容提要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中国结合三国合作发展空间巨大的现实状况所提出的重要构想,旨在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的对接,打造一条贯通三国、横跨亚欧大陆的合作新通道,为各国共同发展搭建的新台。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蒙古国的“桥梁作用”举足轻重。本文对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提出的过程及其进展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推进草原之路倡议的动因,提炼出草原之路倡议的基本思路框架和合作重点。本文认为战略量是草原之路生成的外部推动因素,经济问题是草原之路倡议形成的内在需求因素。在推动草原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跨欧亚运输大通道三方对接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和虑到蒙古国的战略量,有选择地对接草原之路提出的项目需求,才能稳步、务实地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2014年9月11,中国同俄罗斯统、蒙古国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举行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提出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进行对接,共同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倡议。2015年7月9,中国在乌法同俄罗斯统、蒙古国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举行中俄蒙元首第二次会晤,将中方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蒙方“草原之路”倡议、俄方跨欧亚运输大通道倡议进行对接达成重要共识,批准了中华共和国、俄罗斯联邦、蒙古国发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启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是三国发展战略高度契合的结果。一、草原之路倡议的提出关于草原之路倡议,蒙方学者认为始于2000年制定的蒙古国千年公路计划。2004年4月蒙古国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联合国亚洲及太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第60届会议,签订了联合国亚太地区经济社会委员会成员国间协议。根据这次会议通过的亚洲公路网间协定,蒙古国加入亚洲高速公路建设网,亚洲高速路网的ah3线〖zw(b〗ah3线:乌兰乌德—阿拉坦布拉格—达尔汗—乌兰巴托—纳莱赫—乔伊尔—赛音山达—扎门乌德—二连浩特-北京-塘沽。ah32线:ongbong—元汀—圈河—珲春—长春—阿尔山—苏木贝尔—乔巴山—温都尔汗—纳来赫—乌兰巴托—乌里雅苏台—科布多。〖zw)〗公路通过蒙古国。为实现矿业兴国战略,2008年蒙古国大呼拉尔通过的基于蒙古国千年发展目标的综合发展战略明确要建设满足矿产品出运输所需求的道路基础设施,拟建同中俄两邻国相连接的跨欧亚运输线路。2010年6月蒙古国议会通过铁路运输领域建设规划,计划分两个阶段建东线和南线铁路。2012—2016年蒙古国工作纲领提出“建设连接中俄和欧亚运输走廊,增加过境运量”的目标。2013年5月蒙古国大呼拉尔通过的2014年蒙古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根本方针指出:“明确并落实建设连接中俄之间铁路、高速公路、石油和管道、电力能源基础设施的相关政策”,正式提出建设连接中蒙俄三国的铁路、公路、石油、、电力的“五大通道”。2014年9月2,蒙古国颁布第282号决议,启动“草原之路”倡议,组成了由蒙古国副理、经济发展部长、蒙古国部长、环境发展部长、长等十余位部长组成的工作小组把原来拟定的“五大通道”建设升格为“草原之路”。二、 推进草原之路的动因蒙古国力邀中俄参与“草原之路”建设,主动推进“草原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跨欧亚运输大通道的对接。究其缘由,本文认为蒙方主要有以下虑:(一)拓展域外合作优先方向蒙古国是夹在中俄两大邻国之间的内陆,无出海。冷战后,蒙古重新定位了本国地缘发展方向,逐步明确了以东北亚地区作为的优先发展方向,以融入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为目标的对外发展战略。亚太集中,蒙古国的两大邻国中国、俄罗斯,蒙古国的“第三邻国”美国、本、印度、韩国、东盟等都在该区域,积极参与本地区事务既能保障以发展中俄关系为外交政策优选方向,又能发挥出“第三邻国”的制衡作用,为蒙古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与空间。亚太地区是当今世界上经济为活跃、增长前景优选的地区,约蒙古外贸额的80%、外国投资的70%以上来自亚太地区经济体。而东北亚地区在地理上是蒙古国的出海,通过中国、俄罗斯或朝鲜的港可以将能源产品输送到亚太其他及地区,使其产品市场更加多元化,减轻市场一元化对他国的过度依赖。蒙古以申请加入促进经济增长、合作、投资的apec组织作为首要目标,申请加入东盟对话伙伴和东亚峰会以融入亚太地区的价值链生产网络,促进经济快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二)契合对中俄等距离、全面衡交往的外交政策从地缘政治意义上来看,蒙古国是一个缓冲国,其独立后长期处于邻国之间的地缘竞争之中,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安全领域,蒙古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俄两大邻国的支持,对外交往也得取道两个邻国。受限于这样的地缘特,转轨后蒙古国制定对外政策时,首先要虑的是与中俄之间的关系,避历史的重演。1994年的蒙古国外交政策构想重新界定了蒙古国与两大邻国之间的关系:“与两个邻国俄罗斯、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不追随其中任何一个,体上衡交往,以友好邻邦为原则发展合作”。2010年颁布的蒙古国安全构想再次强调与俄罗斯、中国“均衡交往”是出于利益与历史传统而提出的安全战略。2011年修订的蒙古国对外政策构想指出:“保持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友好关系是蒙古国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蒙古国全面衡与两邻国的关系,在睦邻友好的原则下发展与两邻国在广泛领域的合作。”现行对外政策构想体现出与中俄交往与合作中蒙古的立场,即兼顾中俄两国的利益关系,不使任何一方取得在蒙垄断优势。与中俄均衡地保持友好关系,通过地区与国际合作实现三方共赢是有利于蒙古的外交构想,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符合蒙古国对外政策的根本方针。(三)契合发展战略1991年蒙古实施蒙古国财产私有化法,开启私有化进程,1995年初步得以完成,自1995年起着手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过激的市场化改革引发严重的经济衰退。进入,特别是2002年国际市场资源类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极大地推动了蒙古国经济增长。2003年蒙古国发布的蒙古国支持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战略肯定了在社会和政治领域实行的结构重组和改革是保障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私有经济占主导地位是保障经济加速增长的重要源泉,提出通过经济增长来实现减贫目标,即依靠私有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出导向的贸易政策,通过革新技术实现原料加工现代化,发展加工,为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008年蒙古国大呼拉尔颁布了基于蒙古国千年发展目标的综合发展战略,提出分两个阶段实现基础设施发展的目标。运输领域为个阶段(2007—2015),改善现有公路路况,扩建公路网;建设可满足矿产品运输需求的铁路运输线,提升蒙古国铁路在本地区的竞争力;启动新机场建设并开辟和国际新航线;租用其他港开展海上运输。第二阶段(2016—2021),继续拓展公路、铁路运输网;积极发展海运和航运。电力、燃料领域阶段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立火力发电站及大、中型煤制油、煤制气煤化工园区;第二阶段是建立大型清洁型火力发电站,实现煤制油等煤化工工厂产能的优选化。(四)应对经济下行的困境,拉动蒙古国经济的增长“经互会”下单一的分工使蒙古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长期失衡,畜牧业和矿产品开发发展迅速,其他领域滞后,主要品和用消费品过度依赖进。私有化后,这种产业结构并未得到改善。随着“矿业兴国”战略的实施及国际矿产品的升值,矿业迅展成为蒙古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以矿业为主,农牧业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格局直接决定了蒙古经济主要依靠能源出,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波动幅度较大,物价水变化大。2010年在国际市场矿产品不断升温的条件下,蒙古国经济快速复苏,实现生产值增长6.1%。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减弱,全球矿产业走出低谷,国际矿产品价格在高位运行,2011年,经济增长达到17.3%,成为全球增长速度快的经济体之一。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政策稳定差等内外因素影响,经济增长放缓,2012年gdp为12.3%, 2013年为11.6%。2014年蒙古国经济增长乏力,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根据蒙古国统计局数据,2014年生产值同比增长7.9%。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据蒙古统计局于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经济增速为2.3%。从地缘优势和历史渊源上来看,与中俄合作共建经济走廊,对于蒙古国发展而言,是难得的一次历史发展机遇。特殊的地缘位置决定了只有中俄友好相处,蒙古国的“等距离、全面均衡”外交政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蒙古才能够获益。目前,在中俄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的阶段,处于历史优选时期。2015年5月8,中俄发表中华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的联合声明,明确指出:“(中俄)双方将深化中俄蒙合作,通过发展三方在政治、经济、科技、人文、边境、地方以及国际事务中的协作实现三方各领域全方位合作。”5月9,中俄发表中华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俄方表明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愿与中方密切合作,推动落实该倡议。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的深入发展,为蒙古国草原之路与丝绸之路、跨欧亚大通道对接,为蒙古国参与经济走廊建设提供了保障。 三、草原之路倡议的框架思路及合作重点按照蒙方的定义,草原之路倡议是建设连接中俄的过境铁路、公路、管道、石油管道和能源电力网的巨大工程。蒙古国力邀中俄参与草原之路建设,利用与丝绸之路和跨欧亚大通道对接的时机,开启蒙古境内的过境五大通道建设,通过互联互通实现三国乃至本地区贸易便利化,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以五大通道连接欧亚,激发过境潜力。作为继哈萨克斯坦之后的第二大内陆国,哈萨克斯坦在融入区域一体化,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所做出的尝试成为蒙古国借鉴效仿的对象。特别是2014年中俄先后签订铺设“东线”“西线”管道的协议后,蒙古国利用自身地理优势,发挥欧亚大陆桥作用的意愿更为强烈。蒙古国统在承办1届亚欧会议时表示:“2016年适逢亚欧会议成立20周年,蒙古国承办此次会议意义重大,800年前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连接欧亚,800年后这种机会再次降临到蒙古。”实现矿产品市场多元化。无出海,极大地了蒙古国与其他之间的贸易往来,使其矿产品市场难以实现多元化,增加经济依赖。2013年,蒙古提出建设连接中蒙俄三国的铁路、公路、石油、、电力的“五大通道”,旨在积极参与到区域合作当中,使产品市场多元化。蒙古国经济属能源型经济,外汇和收入主要依靠能源出。通过中蒙俄经济走廊为其开辟出海也是蒙古国所期待的,蒙古有意在天津建立专属经济区,打通乌兰巴托到天津的出海通道,并意欲开辟赛音山到达海参崴出海,将矿产品运至本、韩国、台湾、澳大利亚等地。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经济发展,增加业率。蒙古国基础设施薄弱,道路、能源、电力等大部分还沿用苏联时期所建设的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实施矿业兴国战略以来,落后的基础设施,匮乏的水电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掣肘和制约了矿产业发展。2011年10月蒙古国对并入亚洲ah3公路网的“阿拉坦布拉格—乌兰巴托—扎门乌德”公路工程进行了公开招标,成吉思汗兰德集团中标。该项目的成功运行及其所带来的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增加业岗位等经济效益,成为蒙古启动草原之路建设动因之一。    以大项目为抓手,招商引资。蒙古国在互联互通方面面临着运输和贸易成本高、资金、技术和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制约,尤其是融资和技术成为互联互通的瓶颈。据蒙方公布的草原之路倡议,包括连接中俄997千米高速公路,1100千米电气线路,扩展跨蒙古铁路,管道和石油管道等5个项目,投资需求约为500亿美元。截至2015年11月底,蒙古外汇储备余额仅为14.59亿美元。蒙古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资金需求缺较大,私营经济实力不足弥补,且蒙古金融市场规模较小,包括银行和证券业在内的投融资体制尚不健全,只能通过借贷和引进外资方式来解决。2014年10月24,蒙古作为21个首批创始成员国,参加签署了创立亚投行谅解备忘录,蒙古将出资4114万美元,拥有亚投行0.3013% 表决权。亚投行(aiib)主要援助亚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向是铁路、公路、油气运输、电力电网、通信及港。蒙古国计划通过亚投行提供的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方式为草原之路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五位一体的草原之路。蒙古国统办主任彭 查干称,蒙古近百年来设立了负责基础设施相关大型项目的蒙古国部长职位,表明执政者及在大呼拉尔拥有席位的各党派非常重视大型项目的重要。草原之路规划的具体项目如下:    铁路:蒙古是连接欧亚大陆桥近的通道,有着巨大的过境潜力。无疑,与中俄进行物流合作蒙古是优选的受益者,蒙古极力推动跨蒙古欧亚铁路建设。蒙古国预估自身过境运输运载能力每年1亿吨,现有铁路运载力仅2百万吨,国际货物运载量可提升的空间巨大。蒙古拟定对原有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并铺设复线,并希望莫斯科—北京高铁过境蒙古。同时,计划铺设新东线(额伦察布—乔巴山—霍特—毕其格图),约1100千米。计划从阿尔茨苏里岸往南铺设约900千米的南线铁路,这里连接着蒙古优选的煤矿,建成后将大幅度提升蒙古运力,届时将实现蒙古国南戈壁省塔温陶勒盖煤矿、奥尤陶勒盖铜金矿、那林苏海图煤矿等大型矿区至边境岸铁路直运。    公路:〖ht〗除了上述提及的阿拉坦布拉格到扎门乌德公路外,蒙古议会已经通过西线公路(乌兰白辛特—乌列盖—科布多—布勒干)建设计划,其中,214千米的科布多曼汗至阿尔泰线已经投入使用。蒙古国交通运输部拟定在东部建设一条公路:埃伦察布—乔巴山市—西乌尔特—毕其格图。这条公路南北纵向公路建成的话,将把蒙古国东部与中蒙古、辽宁省、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连接在一起。    能源电力:蒙古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较为落后,目前仍不能满足电力自给自足,部分电力仍需从俄、中进。蒙古煤炭储量达1620多亿吨,其中90%为褐煤。褐煤因热量低,不适合出国际市场。蒙古计划以褐煤为原料建立煤制气、煤制电工厂或园区,生产清洁燃料,提高出附加值。蒙古希望中国帮助其完成煤制气工程。除了煤制气项目,蒙古计划与中国在电力、可能源等领域进行合作,具体包括热电站合作、额根河电站项目等。    、石油管道:过境管道和石油管道是蒙古国为感兴趣的项目。从2000年起蒙古国曾向俄罗斯和中国多次提出建设跨蒙古国管道的建议。特别是中俄签署两笔供应合同大单以后,蒙古国从铺设管道经济成本角度,向中俄提出重新虑中俄供气协议,建议管道过境蒙古国。此外,除了铁路、公路、石油、、电力五个领域外,蒙古国还计划与中俄合作开辟跨境航空走廊,进一步丰富和扩大草原之路内涵,目前处于与中国民航局进行合作磋商阶段。   四、以互联互通为重要引擎,以“五通”为重要内容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2015年3月中国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共建‘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衡、可持续的发展。”“一路”的核心是互联互通建设,互联互通是公路、铁路、机场、港、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一路”和互联互通是相融相近、相辅相成的。正如所说:“如果将‘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从上述对草原之路的分析中可见蒙古国高度重视互联互通,极为看重自身拥有的跨境运输潜力,有着自己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草原之路倡议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设计得相对完善,但更侧重于交通设施建设。因而,中蒙俄应以交通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先行实施联通中蒙俄三国铁路、公路项目,实现互联互通的初步成果。值得注意的是,“要建设的互联互通,不仅是修路架桥,不光是面化和单线条的联通,而更应该是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应该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这是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是生机勃勃、群策群力的开放系统。”草原之路倡议更为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目前还没涉及以基础设施联通带动制度对接、人员交流和产业合作方面的软件设施建设,在“五通”方面关注不够,特别是在民心相通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从长远来看,推进中蒙俄互联互通产业合作方面,不仅三国需要加强政策沟通,达成互联互通产业合作的共识,实现三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战略的对接,通过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的关键通道和重点对接工程为互联互通奠定硬件基础,还需要加强民心相通,推进三国人文、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夯实互联互通产业合作的社会根基。这样,才能保障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顺利实施和深入开展。正如2015年5月27,在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对话会所强调:“推进互联互通产业合作关键是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紧紧围绕‘五通’,推动协同发展。”
【目录】
目录

丛书序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3

第二节 概念界定 3

一、人口城市化 3

二、土地城市化 4

三、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系统 4

第三节 本书总体安排 4

一、研究内容与框架 4

二、研究方法 5

第四节 资料来源与数据处理 7

一、资料来源 7

二、统一行政区划 8

三、数据处理 8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

第一节 人口城市化相关研究 14

一、西方国家早期的人口城市化研究 14

二、当前人口城市化研究焦点 16

三、国内人口城市化研究取得的成果 16

第二节 土地城市化相关研究 19

一、国外土地非农化的研究概况 19

二、当前土地城市化研究的焦点 20

三、国内关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研究 23

第三节 人口-土地城市化关系研究 24

一、对立统一关系 24

二、发展快慢关系 26

三、演化协调关系 26

第四节 耦合研究中的理论与模型 30

一、城市化系统理论 30

二、非线性系统模型 31

第五节 研究进展简要评述 32

第三章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演化格局 34

第一节 人口城市化演化格局 34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江苏省人口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34

二、人口城市化演化特征 36

第二节 土地城市化演化格局 44

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土地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44

二、土地城市化演化特征 45

第三节 人口-土地城市化演化的空间格局 56

一、基于客讷尔密度的人口-土地城市化时空演化分析 56

二、人口-土地城市化演化空间分异特征 57

第四章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 60

第一节 人口-土地城市化演化过程研究 60

一、城市化的Logistic曲线 60

二、人口-土地城市化的Logistic曲线及其阶段划分 62

第二节 基于异速生长模型的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分析 65

一、异速生长模型 66

二、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异速生长模型构建 67

三、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异速生长系数 69

第三节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的区域差异 74

一、江苏省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 74

二、县级尺度的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分析 76

第五章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机制 81

第一节 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作用关系研究 81

一、人口-土地城市化相互作用关系 81

二、基于方差贡献率的作用关系检验 82

三、基于AR模型的作用关系评价 85

第二节 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驱动力 91

一、城市化发展的一般驱动力 91

二、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驱动力分析 93

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驱动力差异 98

第三节 江苏省典型城市的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研究 100

一、工业化初级阶段:宿迁 100

二、工业化中级阶段:南通 102

三、工业化高级阶段:常州 105

四、发达经济阶段:苏州 108

第四节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 110

一、基于区域差异的耦合发展模式归纳 110

二、欠发达地区耦合发展模式与机制分析 111

三、发达地区耦合发展模式与机制分析 115

四、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内在机制研究 116

第六章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趋势 122

第一节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模型 122

一、系统动力学概述 122

二、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模型 123

三、模型运行与评估 127

第二节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趋势模拟 128

一、耦合模型参数设定 128

二、多情景耦合发展趋势模拟 130

第三节 典型城市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趋势模拟 132

一、典型城市耦合模型发展目标 132

二、典型城市耦合发展趋势模拟 133

第七章 人口与土地城市化调控策略 136

第一节 总体调控措施 136

一、人口城市化调控 136

二、土地城市化调控 137

三、人口与土地城市化统筹协调 138

第二节 不同耦合模式地区调控措施 140

一、土地城市化过度超前型地区调控措施 140

二、土地城市化超前型地区调控措施 141

三、人口-土地城市化同步型地区调控措施 142

四、土地城市化滞后型地区调控措施 142

第八章 结语 145

第一节 主要结论 145

第二节 创新与不足 152

一、创新之处 152

二、研究不足 152

第三节 未来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153

参考文献 155

附录 165

后记 170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