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扶型村庄治理实践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帮扶型村庄治理实践研究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35.96 5.5折 65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红泉 著;贾滕;高涌瀚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9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6-28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梁红泉 著;贾滕;高涌瀚
  •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9
  • 版次 1
  • ISBN 9787205105686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240.000千字
【内容简介】
中原传统农区李村是周口师范学院的定点帮扶村,本书通过对十年定点帮扶实践历程的记录整理,梳理了以第一书记、李村党支部、党员与积极分子群体等村庄治理力量及其村庄治理实践,总结了典型事件的治理效应等,反思了帮扶与扶贫过程中李村的“悬崖效应”与“福利陷阱”。认为外力介入下村落旧平衡的打破与新平衡的形成是一个累积与渐进的过程——在当前村落开放、村落主体受各种信息、规则影响的情况下,政府(国家)的人财物下乡,必须和改造乡村、教育农民结合起来,帮扶、扶贫与治理同步相向而行。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李村概况以及周口师范学院的定点帮扶历程

一、李村概况

(一)D县以及楼乡

(二)李行政村的村落组成及其概况

(三)经济结构与村庄经济水平

(四)家庭结构与村民日常生活

(五)村庄记忆

二、周口师范学院的定点帮扶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贫困治理模式演变

(二)周口师范学院的帮扶历程

第二章 李村的治理力量

一、“驻村帮扶”在李村的实践历程

(一)扶贫工作队员苏书记的帮扶

(二)扶贫工作队员王主席的帮扶

(三)驻村第一书记顾书记的帮扶

(四)驻村第一书记李书记的帮扶

(五)驻村第一书记雷书记的帮扶

二、村干部与党员群体

(一)支部书记与“两委”干部

(二)党员群体

三、积极分子群体

(一)积极分子的发现与培养情况

(二)积极分子的不同类别

第三章 下沉落地:帮扶村庄治理内容

一、帮扶村庄治理的内部结构与规范统合

(一)帮扶型村庄治理

(二)建强基层组织,抓班子转作风

(三)推动精准扶贫,抓项目重整改

(四)落实基础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五)办好惠民实事,扩大群众参与

二、“精准”帮扶

(一)因村制宜

(二)因户制宜(养殖、种植户帮扶)

(三)因人、因户制宜的“三保障”

三、关爱老人,推动家庭养老

(一)李村村民年龄结构数据

(二)李村家庭赡养情况的访谈

(三)李村家庭养老现状分析

(四)乡村孝道失衡的原因

(五)当代农村养老问题的发展取向

第四章 吹糠见米: “帮扶”治理实践的督查与评价

一、政策项目的落地与督查反馈

(一)村庄层面的项目政策反馈

(二)个人层面的项目政策反馈

二、村民的反映

(一)村庄的显著变化

(二)受帮扶户的心声

(三)非建档立卡村民的评价

(四)新乡贤的评价

第五章 事故与故事:典型事件的治理效应

一、本可以避免的事故:以村庄一件惨案为叙事

二、从“校长”到“看门人”:村小复学的艰难之路

三、大棚风波:基层治理中的“塔西佗陷阱”

四、书记先行:“抱煤气罐”的第一书记

第六章 帮扶反思:李村的“悬崖效应”与“福利陷阱

一、“争”当贫困户的普通村民

二、“安”于贫困的贫困户

三、难“断”的家务事

代结语 外力介入下村落旧平衡的打破与新平衡的形成

一、李村的“旧貌”与“新颜”

二、经济分化不明显而思想观念分化的村庄

三、李村模式的“近虑”与“远忧”

四、如何共建美好家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