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域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水交易机制研究:以黄河流域兰州段为例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流域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水交易机制研究:以黄河流域兰州段为例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19.73 9.0折 22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国珍 著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4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国珍 著
  • 出版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8479149
  • 定价 2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15页
  • 字数 18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流域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水交易机制研究:以黄河流域兰州段为例》以黄河流域为例,系统地介绍了黄河流域兰州段水资源和污染物基本情况,运用环境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环境学等理论知识,进行了水权交易市场模式、排污权交易市场模式及流域城市水交易平台构建研究。此外,《流域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水交易机制研究:以黄河流域兰州段为例》还选用了模糊优选法对黄河流域兰州段的初始水权的分配予以了介绍。
《流域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水交易机制研究:以黄河流域兰州段为例》可作为相关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参考资料,也可供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作者简介】
张国珍,男,中共党员,教授。现任寒旱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兰州交通大学环境经济与工程咨询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给水排水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委员。2009年评选为甘肃省科技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员,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黄河上游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体系研究”(1RT0966)项目带头人。长期以来主要从事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系统、水资源与水环境经济和水污染控制与水处理技术方面的创新和研究。先后负责或参加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环保部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铁道部基金项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资助项目,甘肃省科技厅、建设厅及兰州科技局组织或主持的项目30余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甘肃省“环境杯”一等奖、甘肃省环境科技一等奖,甘肃省建设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省建设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兰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科研技术奖励。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及参编教材4部,实用手册2部。
【目录】
前言
第1章导论
1.1选题
1.1.1研究的重要性
1.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研究问题及研究思路
1.2.1研究问题的提出
1.2.2研究思路
1.3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环境公共物品理论
1.3.2外部性理论
1.3.3科斯理论与产权理论
1.3.4交易市场的效益分析
1.3.5交易市场理论基础
1.4研究主要成果综述
1.4.1黄河流域兰州段水环境状况
1.4.2黄河流域兰州段不同区段不同水期的水环境容量
1.4.3黄河流域兰州段水权交易保护价格
1.4.4黄河流域兰州段排污权交易保护价格
1.4.5黄河流域兰州段水交易市场模式

第2章黄河流域兰州段水环境状况
2.1黄河流域兰州段概况及水资源分布状况
2.1.1黄河兰州段概况
2.1.2水资源概况
2.2黄河流域兰州段污染状况分析
2.2.1黄河流域兰州段水质情况
2.2.2主要河段的水质变化
2.3黄河兰州段水体污染特点及变化趋势
2.3.1水体污染特点
2.3.2水质变化趋势
2.4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的提出
2.4.1水环境方面
2.4.2社会经济方面
2.4.3解决途径

第3章黄河流域兰州段水权交易模式研究
3.1流域水权制度
3.1.1流域水权及水权制度
3.1.2流域水权制度的架构体系
3.1.3流域水权制度
3.2黄河流域兰州段的水权交易
3.2.1水权交易管理机构
3.2.2交易的形成机制
3.3黄河流域兰州段水权交易机制的构建
3.3.1黄河流域兰州段水权市场要素
3.3.2黄河流域兰州段水权交易市场模式
3.3.3黄河流域兰州段水权交易的程序

第4章黄河流域兰州段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模式研究
4.1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体系模式的选择
4.1.1排污权交易体系模式
4.1.2三种模式的比较
4.2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设置原则
4.3黄河兰州段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体系
4.3.1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体系框架
4.3.2排污权分配子系统
4.3.3排污权交易子系统
4.3.4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监督子系统
4.3.5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调控子系统
4.4黄河流域兰州段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构建
4.4.1排污权交易市场的保证机构
4.4.2黄河流域兰州段排污权交易市场的要素
4.4.3交易程序

第5章黄河流域兰州段水交易模式研究
5.1构建流域水权交易市场的前提
5.1.1水资源产权的界定
5.1.2发育良好的市场
5.1.3水市场信息管理系统
5.1.4确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5.1.5确定可交易水资源量
5.2设置排污权交易功能
5.2.1构建流域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前提
5.2.2设置排污权交易的水权交易市场
5.3黄河流域兰州段水交易方案的基本架构
5.3.1总体结构
5.3.2黄河流域兰州段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的建设技术路线
5.3.3信息采集与传输
5.3.4计算机网络
5.3.5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5.3.6信息服务系统
5.3.7监控管理中心
5.4黄河流域兰州段水交易市场模式
5.4.1水交易市场运作模式
5.4.2水交易市场
5.4.3水权交易与排污权交易的结合

第6章黄河流域兰州段水交易市场构建参数的计算
6.1可交易水资源量的核定
6.2环境容量的计算
6.2.1水环境容量的概念、内涵及影响因素
6.2.2水环境容量模型
6.2.3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6.3初始水资源量的分配
6.3.1子系统对于优的相对优属度向量
6.3.2各区段分配的初始水资源量
6.4初始排污份额的分配
6.5水权交易保护价格的计算
6.5.1工程水价
6.5.2环境水价
6.5.3资源水价
6.6排污权交易保护价格的计算
6.6.1治理费用的计算
6.6.2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7章结论及展望
7.1结论
7.2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