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污染生物控制原理(第二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污染生物控制原理(第二版)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60.65 7.7折 79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国惠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6-24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国惠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6
  • ISBN 9787030651792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其他
【内容简介】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污染生物控制原理(第二版)》分为三部分。第一篇为微生物类群与细胞结构,主要介绍与污染控制相关的微生物类群及其细胞结构。第二篇重点讨论微生物净化原理,具体内容包括微生物的营养、参与物质代谢的酶、微生物对物质的代谢、微生物的繁殖与群体生长及微生物生态。第三篇为微生物净化原理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主要围绕有机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和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以及废水生物脱氮及除磷展开讨论。《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污染生物控制原理(第二版)》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主线清晰,重点突出,富有新意,具有综合性与科学性等特点。
【目录】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我国环境污染现状 1 

第二节 污染生物控制技术的性质、原理与优势 2 

第三节 微生物的概念与特点 4 

第四节 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7 

第五节 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9 

第六节 微生物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10 

第七节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性质与任务 12 

思考题 12 

第一篇 微生物类群与细胞结构 

第二章 微生物类群及其基本特征 15 

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 16 

一、真细菌 16 

二、古菌 31 

第二节 真核微生物 34 

一、真菌 34 

二、原生动物(原虫) 40 

三、微型后生动物 52 

四、藻类 57 

思考题 64 

第三章 微生物细胞结构 66 

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66 

一、基本结构 67 

二、细菌细胞特殊结构 87 

第二节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95 

一、真核微生物的细胞壁 96 

二、真核微生物的细胞膜 97 

三、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核 101 

思考题 104 

第二篇 微生物净化原理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 107 

第一节 微生物生理类群(功能菌群) 107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与营养类型 108 

第三节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115 

一、营养物质吸收的影响因素 115 

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115 

思考题 121 

第五章 参与物质代谢的酶 122 

第一节 酶的概述 122 

第二节 酶的分类与命名 124 

一、酶的分类 124 

二、酶的命名 134 

第三节 酶的分子结构与高效催化机制 135 

一、酶的分子结构 135 

二、酶的专一性作用机制 137 

三、酶的高效率催化机制 139 

第四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142 

一、酶浓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142 

二、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142 

三、pH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143 

四、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144 

五、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148 

思考题 149 

第六章 微生物对物质的代谢 150 

第一节 代谢概述 150 

一、代谢的概念 150 

二、物质代谢 150 

三、能量代谢 152 

四、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153 

第二节 异养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与产能代谢―生物氧化 153 

一、发酵 155 

二、呼吸 166 

第三节 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与产能代谢 193 

一、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与产能代谢 193 

二、光能自养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201 

第四节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204 

一、微生物合成代谢所需原料 204 

二、自养微生物的合成代谢―CO2的固定 205 

三、异养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209 

思考题 214 

第七章 微生物的繁殖与群体生长 216 

第一节 微生物的繁殖 216 

一、原核微生物的繁殖 216 

二、真核微生物的繁殖 219 

第二节 微生物的群体生长及其特征 223 

一、纯培养群体特征 224 

二、混合培养群体特征 228 

第三节 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 231 

一、微生物群体生长研究方法 231 

二、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 235 

第四节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239 

一、温度 239 

二、pH 241 

三、氧化还原电位 242 

四、溶解氧 242 

五、重金属及有害物 243 

思考题 243 

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 244 

第一节 微生物生态概述 244 

一、微生物生态学及其特点 244 

二、微生物生态学产生的背景 244 

三、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245 

四、微生物生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45 

五、微生物的生态学作用对污染控制的意义 245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 245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245 

二、水体中的微生物 246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 247 

第三节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48 

一、生态系统 248 

二、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50 

三、生态平衡 251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251 

一、中性同生 251 

二、偏利共生 252 

三、互惠共生 252 

四、互生 253 

五、竞争 254 

六、寄生 255 

七、拮抗 256 

八、捕食 257 

第五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57 

一、微生物在碳素循环中的作用 257 

二、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265 

三、微生物在硫素循环中的作用 269 

四、微生物在磷素循环中的作用 272 

思考题 273 

第三篇 微生物净化原理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第九章 有机废水好氧生物处理 277 

第一节 有机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原理 277 

一、参与有机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微生物 277 

二、有机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生物学基本过程 277 

三、微生物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好氧分解机制 278 

第二节 有机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280 

第三节 有机废水好氧生物膜处理法 287 

一、有关生物膜 288 

二、生物膜法工艺 289 

思考题 293 

第十章 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 295 

第一节 厌氧消化 295 

一、厌氧消化的概念 295 

二、厌氧消化技术的发展 295 

三、厌氧消化技术的特点 297 

四、厌氧消化微生物学理论的发展 297 

第二节 厌氧消化工艺原理 299 

一、厌氧消化基本过程 299 

二、有机物厌氧氧化产甲烷关键功能菌群的互营与电子传递 306 

三、非产甲烷功能菌群与产甲烷功能菌群的关系 309 

四、厌氧消化过程能量的产生 310 

五、厌氧消化基本条件 312 

第三节 厌氧消化工艺 312 

一、厌氧活性污泥法 313 

二、厌氧生物膜法 318 

三、两相厌氧消化 320 

思考题 323 

第十一章 废水生物脱氮及除磷 324 

第一节 废水生物脱氮 324 

一、生物脱氮处理对象 324 

二、生物脱氮概念 324 

三、废水生物脱氮技术性质 325 

四、废水生物脱氮工艺原理 325 

五、废水生物脱氮工艺 328 

六、影响生物脱氮的主要因素 331 

第二节 废水生物除磷 333 

一、强化生物除磷的发展 334 

二、强化生物除磷的概念 334 

三、聚磷菌 334 

四、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原理 335 

五、聚磷菌的聚磷生化机制 336 

六、废水生物除磷工艺 337 

思考题 340 

主要参考文献 34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