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中国法学会优秀课题成果文库)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中国法学会优秀课题成果文库)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56.85 6.4折 89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林 著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9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林 著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5
  • 版次 1
  • ISBN 9787509378052
  • 定价 8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总体上围绕三个基本问题展开:一是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二是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三是如何开拓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作为治国基本方略的中国法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的主要内涵、基本特征、形式要求和实施原则,作了总括性的归纳和分析。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研究了“法治为什么一定要走中国道路”这一问题。第二章通过对“世界各国法治发展样式的多元性”的考察,旨在指出世界上没有独一*二、十全十美的固定法治发展模式,中国法治同样也只能立足中国自己的社会现实和文化传统,开拓自己的发展道路。第三章“发展中大国的社会转型与法治发展:俄罗斯视角”,主要结合俄罗斯、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指出中国在形成自身法治发展道路过程中需要警惕和避免的陷阱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和动向。第四章“中国近代法制的转型和发展历程:以公法为中心”,则回到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旨在说明,虽然中国自近代以来一直处于外国文化的强势主导下,但中国法治发展事实上一直受到自己独特因素的影响乃至支配,这些中国独特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在历史上起作用,在当今现实中同样会起重要作用。第五章“时代呼唤法治的中国发展道路”,从理论和现实角度考察分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的现实必要性和历史可能性。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至第十章,主要回答“法治发展道路在中国究竟有怎样的自身特点”这一问题。第六章“中国法治发展道路的模式选择”,概括性地考察由党和政府主导的中国法治发展模式。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着重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特征、基本原则及其改革完善。第八章“中国法治的东方特色:调解和信访”,主要描述具有中国特色的调解和信访实践。第九章“中国的民本法治:群众路线”,主要阐释中国传统“民本政治”和“群众路线”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的作用、影响及其积极意义。第十一章“法治建设的中国话语体系”,主要研究支撑或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的话语体系和指导思想。第四部分包括第十一章“中国法治发展战略和进程”和第十二章“中国民主法治的价值建构”,主要着眼于未来,旨在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的战略部署、实施步骤以及据以长远发展的价值根基。

  


  

【作者简介】

李林,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相当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教学研究部主任、法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先后获得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亚研究所博士后。长期致力于法理学、立法学、比较立法学、人权理论、法治理论、宪政民主理论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政协法制讲座主讲人。出版专著、论著、译著等30余部,发表论文160余篇,内部研究报告60余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作为治国基本方略的中国法治

 

  第一节 依法治国方略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 4

 

  第二节 依法治国方略的形式要求和实施原则 14

 

  第三节 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与党的领导 24

 

  第二章 世界各国法治发展样式的多元性

 

  第一节 法治原则的包容性与法治样式的多元性34

 

  第二节 西方法治样式的多元展开 39

 

  第三节 多元法治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65

 

  第三章  发展中大国的社会转型与法治发展:俄罗斯视角

 

  第一节 俄罗斯的现代社会转型73

 

  第二节 俄罗斯的法治发展历程 83

 

  第三节 俄罗斯法治根基的建构92

 

  第四节 俄罗斯法制现代化与司法改革 104

 

  第五节 俄罗斯法治变革的得失 110

 

  第四章  中国近代法治的转型和发展历程:以公法为中心

 

  第一节 总统制与内阁制之争 128

 

  第二节 国民大会的理论与实践141

 

  第三节 监察权与监察院155

 

  第四节 从三法司到司法院

 

  第五章 时代呼唤法治的中国发展道路

 

  第一节 法治发展的社会制度基础 192

 

  第二节 中国法治发展的特殊性 196

 

  第三节 激进与渐进之间 209

 

  第六章 中国法治发展道路的模式选择

 

  第一节 律法中心主义与法院中心主义 217

 

  第二节 多元主义的法治共和国224

 

  第三节 法治发展中的政党与政府 232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特征242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 246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改革完善 273

 

  第八章 中国法治的东方特色:调解和信访

 

  第一节 作为东方传统经验的调解 285

 

  第二节 中国式的权利救济:信访 303

 

  第九章 中国的民本法治:群众路线

 

  第一节 构建合理的法民关系 331

 

  第二节 专职法治与民本法治 349

 

  第三节 民本法治的群众路线 365

 

  第十章 法治建设的中国话语体系

 

  第一节 兼容并包的法治话语体系37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 401

 

  第三节 法治话语体系的中国化 413

 

  第十一章 中国法治发展战略和进程

 

  第一节 中国法治发展综合战略422

 

  第二节 中国法治发展历史进程 434

 

  第三节 国家法治能力建设 447

 

  第十二章 中国民主法治的价值建构

 

  第一节 法家政治的价值缺失 455

 

  第二节 儒家政治的德性根基 460

 

  第三节 权利政治的理性取向 467

 

  第四节 迈向政治德性和政治理性 474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