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澄省与致远——中西医并存下的中医学思索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澄省与致远——中西医并存下的中医学思索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23.9 7.7折 31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樊新荣 著;孙涛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04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樊新荣 著;孙涛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2
  • 版次 1
  • ISBN 9787802318083
  • 定价 31.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7页
  • 字数 238千字
【内容简介】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医学的传播,我国逐渐形成了中西医并存的局面。在刚刚过去的一百多年里,现代医学汲取科技进步的成果,在基础研究、临床治疗、预防医学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巨大发展,医疗能力和服务范围与日俱增。

  直面现代医学,中医学虽然面临极大的困境与挑战,却仍然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生存价值,同时也激发了中医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别是在上世纪50年代乙脑大流行及本世纪初“非典”肆虐的日子里,中医药发挥的积极作用世人有目共睹,再次验证了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中医药在防治多种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疑难病症和新发流行传染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人们相信并运用中医药防治疾病。目前,我国共有各级中医医院3600余所,门诊量占全国各类型医疗机构门诊量的1/5;中医药是中国特色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信赖。
【作者简介】
  樊新荣(1973~),男,汉族,陕西西安人。中医诊断学博士,中西医结合男性病博士后。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出身于中医世家,先后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对内科杂症及前列腺增生症进行中医十纲辨证、内
【目录】
第一章 中医百年发展道路

 第一节 中西医汇通

  一、中西医汇通的回顾

  二、中西医汇通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

  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开创与发展

  二、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的回顾

  三、中西医结合的特点分析

 第三节 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

  一、现代科技推动中医发展

  二、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的实践

 第四节 传统中医的继承与发挥

  一、对经典的继承与发挥

  二、应对突发流行病

  三、应对亚健康

第二章 中医发展的文化底蕴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

  一、有关中国传统文化

  二、中医学以传统文化为底蕴之体现

 第二节 中医的哲学方法论

  一、中医学蕴含的哲学思想

  二、中医学方法论探讨

 第三节 文化底蕴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一、对深化病因病机认识的影响

  二、对提高中医诊断水平的指导

  三、对中医治则治法发展的影响

  四、对方药创新的影响

  五、对方药灵活应用的影响

  六、对疑难杂症治疗的影响

第三章 中医发展的途径

 第一节 中医发展的方式是继承与创新

  一、经典的继承与创新

  二、兼容新知

 第二节 中医发展的源泉是医疗实践

  一、经验总结与医疗实践密切相关

  二、经典继承与医疗实践密切相关

  三、兼容新知与医疗实践密切相关

 第三节 中医发展的模式是整体和谐医学模式

  一、人体是有机的和谐整体

  二、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性

  三、重视中医养生文化在调治亚健康中的作用

第四章 百年中医发展启示

 第一节 充分认识中医学的特色

  一、中医方法学的特色

  二、中医学的临床特征

  三、中医临证诊疗的特色

 第二节 多位一体培养中医药人才

  一、转变办学观念与改革教学模式

  二、院校教育为主与师带徒培养为辅相结合

  三、科学发展中医药继续教育

  四、培养一批“时代型”人才

 第三节 沿着中医学固有特性发展中医

  一、中医学发展的固有特性

  二、中医理论发展滞后的原因

  三、以中医学固有特性为基石发展中医

 第四节 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医学体系

  一、树立中医学体系的科学发展观

  二、发展中医学体系的思考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