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中的教师改变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中的教师改变研究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49.45 5.0折 9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瑾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6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瑾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7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44036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83页
  • 字数 295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质性研究方法关注工程教育模式改革中教师改变的现状及其内外因。首先厘清了教师改变的背景,而后将教师改变分为“一体化改革”“单门课程改革”“调整和改进”三种类型,分析其改革理念、行为和心理状态,并开展案例研究。研究发现教师改变的现状是“在场”却“不入场”,呈现出很好、良心活、任务和回避四种状态,外因是由大系统、外系统、中间系统、小系统组成的四级系统,内因来自于教师对改革的反思性审查。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教师改变的理想模型,并为学校工作提出了建议。
【作者简介】
 
【目录】
章 绪论
节 工程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一 开启的大幕: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二 不容忽视的群体:教师是中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主力军和践行者
三 现实的境遇:教师在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四 亟待研究的议题:工程教育模式改革中的教师改变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 工程教育模式
二 教师改变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 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文献综述
二 教师改变的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过程
第二章 我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节 历史视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发展
第二节 政策解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政策分析
第三节 发展趋势:新工科背景下的一体化工程教育模式改革
一 国际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发展趋势
二 一体化工程教育模式的内涵
三 一体化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内涵
第三章 “在场”:教师改变的现状
节 一体化改革――教师改变类型1
一 系统整合的改革理念
二 一体化培养路径的再造
三 被消解的任务焦虑
第二节 单门课程改革――教师改变类型2
一 发现问题式的改革理念
二 理念、目标、培养路径的断裂
三 沉重的自我焦虑和任务焦虑
第三节 调整和改进――教师改变类型3
一 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理念:“不知道改革什么不知道如何改”
二 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行为:“仅仅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
三 漠视和回避――毫无应对之法的自我焦虑
第四章 “热诚、现实与困境”:教师改变的典型案例
节 “组织的传奇”:若光老师的故事
一 舶来的CDIO工程教育改革理念
二 CDIO标准下的改革行为
三 教师评价引发的任务焦虑
第二节 “无与伦比的工程经验”:初旭老师的故事
一 实践出真知――跨界思维的形成
二 教育服务,实践引领
三 妥协――消解的焦虑
第三节 “以生为本,坚持初心”:张羽老师的故事
一 生长于学生需求的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理念
二 自我探索的一体化改革行为
三 “佛系”与“他虑”:教师改变中的心理状态
第五章 四级系统:教师改变的外因
节 大系统:教师改变的外部社会背景
第二节 外系统:教师改变的内部环境
一 学科发展趋势
二 我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政策
第三节 中间系统:教师改变的组织基础
一 学校管理制度
二 学校组织文化
第四节 小系统:教师改变的个人特征
一 教师改革态度
二 教师职业地位
三 教师教学改革能力
四 教师个人经验
第五节 教师改变外因的分析
一 四级系统中,不同子系统对教师改变的影响力不同
二 中间系统中,教师评价制度是教师改变的核心影响因素
第六章 反思性审查:教师改变的内因
节 教师改变的规范性何以可能:教师改变的正当性
一 人称的立场――“我”作为工科教师想怎么改
二 透明性条件――“我”为什么要改革
三 同一性意识――“我”是工科教师
第二节 教师身份的规范性来源:反思性审查
第三节 教师改变的规范性来源:实践同一性
一 反思性审查的结果:反思性认可与反思性拒斥
二 反思性认可的准则:实践同一性
三 反思性审查过程的产物:教师焦虑
第四节 教师改变的四种状态:卓越、良心活、任务和回避
一 教师改变内因和外因之间的关系
二 教师改变的四种状态
第七章 教师改变理想模型的构建
节 教师个人理想模型
第二节 教学改革团队理想模型
一 教学改革团队建设
二 教学改革团队开展一体化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过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