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兰妮·克莱因的七堂精神分析课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梅兰妮·克莱因的七堂精神分析课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31.3 7.5折 42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梅兰妮·克莱因 著;冀晖 译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9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24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英]梅兰妮·克莱因 著;冀晖 译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8287777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梅兰妮•克莱因是英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先驱,被公认为为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有贡献的心理学家,有“客体关系之母”美誉。本书是克莱因的七堂精神分析课演讲集。作者将多年的研究经验,通过七堂精神分析讲座,讲解给广大心理学学者和普通大众,让我们从这些演讲中能更深刻地理解她的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对我们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1882—1960)

英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先驱,被公认为为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有贡献的心理学家,有“客体关系之母”美誉。

克莱因的精神分析工作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拓展,同时她也以独特的研究与观点对弗洛伊德理论的适用范畴进行了拓展,并以其极具独创性的思考分析系统影响了精神分析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学领域,她首次探索到理解婴儿早期心理行为的途径,并将精神分析关注的重点从“驱力”转到“关系”上,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她提出的客体关系理论影响甚至改变了心理学,至今她的许多思想已经纳入主流精神分析思维,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甚至发展出“后克莱因派”,可见其著述的影响力之大。梅兰妮•克莱因一生著述颇丰,主要代表作有《嫉羡与感恩》《爱、罪疚与修复》《儿童精神分析》《儿童精神分析的故事》《梅兰妮•克莱因的七堂精神分析课》。
【目录】
第一课 精神分析技术原理

精神分析态度 / 003

如何控制权力欲与优越感 / 006

弗洛伊德的发现——移情 / 007

诱惑理论的修订及其对精神分析技术的影响 / 009

移情对精神分析技术的影响 / 012

两个基本原理:移情和对潜意识的认知 / 013

移情植根在过去,行之于当下 / 014

正移情与负移情:对精神分析师的爱与恨 / 018

痛苦、负罪与焦虑是与我们称之为“爱”的客体之间复杂关系的一部分 / 019

爱中藏恨,恨中藏爱 / 020

理论对精神分析技术的影响: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负罪感和超我理论的发现 / 022

未能将超我理论与精神分析技术联系起来 / 023

对超我的理解及其对精神分析技术的影响 / 025

严重超我的来源 / 027

第二课 移情情境的各个方面

爱与恨的分布 / 032

超我在移情中的复杂性 / 034

移情情境也会影响精神分析的开始 / 036

与B先生在一起很普通的第一个小时:他恐惧产生依赖 / 038

移情中特别情境的解决 / 040

当B先生遇见另一位受治者时,特别情境得以解除 / 041

一般性解释并无太多帮助 / 043

在精神分析过程中,移情情境渗透到受治者的整个实际生活中 / 046

精神分析过程重点A女士和便宜衣服 / 047

B太太及其仇恨从精神分析师移情至他人 / 048

第三课 

移情与阐释

寻找幻想同受治者过去与现在经历之间的联系 / 055

反向移情的若干方面及精神分析的态度 / 057

“那么,阐释是什么?它如何运作?” / 061

精神分析阐释与催眠建议之间的对比 / 063

对心理现实的否定以及对内部和外部客体的控制 / 064

阐释被认为是危险的或有帮助的 / 066

关于早期焦虑状况和防御的新工作 / 068

分析儿童内心深处的焦虑:约翰和狮子 / 069

通过分析负移情释放出的爱的感觉 / 073

第四课 移情与阐释的临床病例

关于B先生的更详细的临床材料讨论 / 079

第二个小时的联想总结 / 096

第五课 体验与幻想

D先生的临床材料 / 107

讨论 / 119

第六课 怨恨分析

攻击与焦虑之间联系的重要性 / 138

通过阐释建立联系 / 139

在最大紧急情况下进行阐释 / 140

移情阐释与额外移情的话语关系 / 143

精神分析过程并非仅通过阐释来进行,某些时候精神分析师将需要将它与移情相联系 / 146

精神分析师面对潜意识的能力 / 148

自我分析和局限性意识 / 149

分析师的日常生活 / 150

第七课 1958年精神分析技术研讨会

1.您能谈谈过去40年中精神分析技术发生的变化吗? / 154

2.初步面谈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 162

3.对于如何应对受治者的沉默,您有何看法? / 163

4.伊莎贝尔·孟席斯和斯坦利·利提出的关于反向移情的其他问题 / 167

5.您在什么情况下会支持精神分析师提出问题? / 175

6.精神分析师是否应指出受治者似乎错误地认识到的事实情况? / 176

7.关于间隔期间的反向移情的进一步讨论 / 177

8.您能讨论链接的所有问题吗? / 182

9.您认为弗洛伊德的自由流动注意力是什么意思? / 187

10.您在多大程度上主张在阐释中使用反向移情? / 188

11.您能否对精神分析师进行投射识别的主观经验说些什么?/ 18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