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来:重返政法队伍法律人回忆录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归来:重返政法队伍法律人回忆录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98.78 3.7折 26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秀平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4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秀平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9728571
  • 定价 2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645页
  • 字数 580千字
【内容简介】
法院系统篇 

董润涛:磨难是为了让我更好地为党工作 

杨克佃:党培养了我,我就死心塌地干一辈子 

检察系统篇 

李士英:两度从检,一生传奇 

郗占元:与经济检察结缘 

王桂五:人民检察理论的主要奠基人 

江 文:特别公诉人 

赵登举:三十年剑胆琴心 

胡克惠:铁的康乃馨 

公安系统篇 

吕剑光:斯人已逝,“枫桥经验”却历久弥新 

王 岱:一生坎坷归来,仍是当年求真少年 

司法行政篇 

熊先觉:中国司法学学科的鼻祖 

陈 蓓:革命学生、出版人、律师,我的风雨人生 

周纳新:“北京第*律”讲述律师改制故事 

王明迪:新中国监狱工作的“甲子如一日” 

王增铎:中国监狱、劳教发展的亲历者 

法律学者篇 

金 平:民事立法先行者与民法学教育开拓者 

巫昌祯:与婚姻家庭法的一世情缘 

陈光中:一位敢于担当的法学家 

李昌麒:走进中南海讲课的经济法学家 

李 权:播撒学问的种子是我的使命
【目录】
目录 

总序 / 001 

董润涛 

磨难是为了让我更好地为党工作 王恒绩 / 003 

一、我是一个侦察兵 / 005 

二、“五七干校”的磨炼 / 014 

三、在黄金围知青农场的迷茫 / 018 

四、回归政法队伍 / 020 

访谈录 我一直在学习法律 / 026 

杨克佃 

党培养了我,我就死心塌地干一辈子 田 为 / 029 

一、在革命氛围中成长 / 031 

二、十年动乱,十年青春 / 033 

三、落实政策和特别法庭 / 035 

四、见证行政审判逐步成长 / 038 

访谈录 参与行政诉讼制度建立 / 045 

李士英 

两度从检,一生传奇 翟兰云 刘炳华 / 051 

一、锄奸反特 / 054 

二、矢志东归 / 063 

三、烽火公安 / 069 

四、检察年华 / 080 

五、防“左”纠偏 / 088 

附 录 女儿李延晖:对父亲的感情不断升华 翟兰云 / 096 

后 记 文章写完了,我很失落 / 112 

郗占元 

与经济检察结缘 宋识径 / 117 

一、参与新中国劳动法制建设 / 119 

二、初到高检院,四处调研摸家底 / 123 

三、高检院首任经济检察厅厅长的心思 / 126 

四、在办理“渤海二号”翻沉事故中的甘与苦 / 133 

五、“经济检察”的手该伸多长 / 139 

六、离开领导岗位,脚步并未停歇 / 147 

王桂五 

人民检察理论的主要奠基人 王丽丽 / 151 

一、初入高检 / 153 

二、黄金时期 / 156 

三、波折时期 / 162 

四、恢复工作 / 172 

五、最后的时光 / 189 

六、职业革命家 / 191 

附 录 忆父亲:一个永远让人想念的人 / 196 

江 文 

特别公诉人 秦树业 / 201 

一、站在公诉席上 / 203 

二、洪湖赤子 / 218 

三、特别公诉席筑就了他的检察舞台 / 226 

四、学习、做人和育人 / 237 

五、廉洁自律,一身清白 / 242 

赵登举 

三十年剑胆琴心 袁正兵 / 249 

一、颠沛流离中艰难求学 / 251 

二、税官生涯 / 253 

三、破格提拔成省院副检察长 / 255 

四、调入高检院组建民事行政检察厅 / 257 

五、强力打开反贪污贿赂工作新局面 / 259 

六、十三年的反贪一线指挥员 / 264 

七、助推预防职务犯罪立法 / 271 

八、让“阳光”照进高墙内每个角落 / 276 

胡克惠 

铁的康乃馨 郑海啸 / 285 

一、童年,少年,青年 / 287 

二、阴雨绵绵的贵州是我的家乡,为她工作我感到光荣 / 291 

三、真切领略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领导风采 / 295 

四、我在人民中间最安全 / 299 

五、只要带着感情,带着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 304 

六、说真话容易得罪人,但这个秉性我不会改 / 311 

吕剑光 

斯人已逝,“枫桥经验”却历久弥新 李云虹 / 319 

一、童年被战火浸染,选择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 321 

二、开展地下工作,成为解放连云港的见证人 / 323 

三、担任保卫工作,参与侦破毛泽东专列遇袭案 / 325 

四、总结“杨村经验”,得到刘少奇的充分肯定 / 327 

五、改造“四类分子” / 329 

六、“枫桥经验”,赢得毛泽东的首肯并亲自推广 / 333 

七、涉嫌“窃听事件”,被关押7年10个月 / 335 

八、重回公安系统工作,依旧不忘“枫桥经验” / 338 

王 岱 

一生坎坷归来,仍是当年求真少年 田 为 / 345 

一、少年时期:懵懂与初醒 / 347 

二、青年时期:坚定与追寻 / 351 

三、二十一年“右派”:倔强与坚忍 / 353 

四、拨乱反正后:豁达与尽责 / 359 

访谈录 今生,我没白来 / 362 

附 录 《没有白来》 / 363 

熊先觉 

中国司法学学科的鼻祖 张翼羽 / 369 

一、投身学运,草岚风雨 / 371 

二、满腔热血,“反右”受屈 / 374 

三、历经磨难,峰回路转 / 379 

四、柳暗花明,淡泊名利 / 383 

五、潜心学术,屡开先河 / 386 

附 录 顺口溜 / 390 

陈 蓓 

革命学生、出版人、律师,我的风雨人生 陈姗姗 / 393 

一、从西式女中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 / 395 

二、结识终身伴侣,组织批准结婚 / 400 

三、新法壁报社、“沈崇事件”与“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 402 

四、在解放区和工人日报社的岁月 / 409 

五、“文化大革命”来了 / 412 

六、没想到还能当律师 / 419 

附 录 子女心中的“四有品格”母亲 / 423 

周纳新 

“北京第一律”讲述律师改制故事 庞九林 / 429 

一、指天慨叹:慕贞女中才女律师梦难圆 / 431 

二、晨光初曦: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律师了 / 434 

三、满眼风光:律师成为整个社会肌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440 

四、涛头独立:改革大潮浩浩荡荡,不可阻挡 / 443 

五、无悔选择,那些做律师的人生印痕 / 450 

王明迪 

新中国监狱工作的“甲子如一日” 赵晓秋 / 455 

一、少年时代,在抗美援朝热潮中参加公安工作 / 457 

二、意气风发,上调公安部后的进步与坎坷 / 460 

三、青海岁月,从青年到中年的磨炼与坚忍 / 464 

四、重回公安部,沐浴在改革开放的阳光下 / 469 

五、调入司法部,谱写人生新篇章 / 472 

六、退休后参与中国监狱学会工作的有关情况 / 482 

附 录 人生寄语三则 / 485 

王增铎 

中国监狱、劳教发展的亲历者 何照新 / 487 

一、归来时期:开创直属劳改煤矿新局面 / 489 

二、捍卫真相:联合国人权会议上的勇士 / 492 

三、十四载帮教路:照亮迷途少年的回归路 / 495 

四、童年磨砺:烈士之子的成长路 / 500 

五、查办要案:参加“胡风案件”审查工作 / 501 

六、两次下放:面对困境经磨炼 / 503 

七、遇一人同白首:相濡以沫的爱情 / 505 

访谈录 改革无止境 / 509 

金 平 

民事立法先行者与民法学教育开拓者 张 旭 彭子胭 / 523 

一、新中国民事立法先行者 / 525 

二、民法学理论重要奠基者 / 526 

三、新中国民法学教育拓荒者 / 528 

访谈录 我的一生与中国民法结缘 / 530 

巫昌祯 

与婚姻家庭法的一世情缘 李秀平 / 541 

一、她和先生,演绎了法律界的婚恋经典 / 544 

二、辉煌与泥泞,他们一起走过 / 547 

三、推动法治进步,“大事”贯穿一生 / 550 

四、育人与助人,做一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红烛 / 553 

访谈录 “接地气”的法学大家 / 558 

陈光中 

一位敢于担当的法学家 陈光中 / 563 

一、半生岁月历练 / 565 

二、立言之梦成真 / 568 

三、古稀壮心不已 / 573 

四、耄耋续写新篇 / 578 

李昌麒 

走进中南海讲课的经济法学家 张 旭 / 597 

一、京城论法,为中央领导讲授法制课 / 599 

二、著书立说,构建中国经济法学主流学术观点 / 600 

三、重视团队建设,悉心培育经济法学高端人才 / 602 

四、位卑未敢忘忧国,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 603 

访谈录 会当水击三千里 / 605 

李 权 

播撒学问的种子是我的使命 吕佳臻 / 621 

一、童年战争 / 623 

二、人生初开 / 625 

三、动荡韶华 / 627 

四、重返讲台 / 629 

访谈录 献给教学的年华 / 632 

后记 一次“抢救性”发掘与记录 / 64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