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改造外国在华文化事业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改造外国在华文化事业研究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33.64 4.7折 72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学宝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彭学宝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9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89994
  • 定价 7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0页
  • 字数 2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为了便利于对中国进行军事、政治和经济侵略,在华创办了大量的文化事业,如宗教机构、教会学校、报刊、广播电台、通讯社、教会医院、救济机关、图书馆、博物馆、出版机构、娱乐机构(电影院、公园、赛马场等)以及教育宣传、医学研究、基金会和学术科研机构等。外国传教士掌握着这些文化机构中的行政和财务大权,排挤和遮蔽中国传统文化,全力控制着中国人民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幻,对外国在华文化机构实施相应的文化政策。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中共肃清外国在华文化势力的进程,到1952年底基本上收回了教育主权,维护了新中国的文化安全,也促进了各项建设事业的胜利开展。
【作者简介】
  彭学宝,男,汉族,1970年2月出生,河南省光山县人。现任商丘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教学与研究。1993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4年6月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获专门史硕士学位;2013年7月毕业于中央党校中**史教研部,获中**史博士学位。先后在《史学月刊》、《理论月刊》、《求实》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中国近代史》和参编《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著作三部,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曾先后被评为优秀教师和青年骨***。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夕外国在华文化事业概况
第一节 外国在华宗教机构和教会学校
一、外国在华差会、修会、教区和教堂等宗教机构
二、外国在华大学、中小学和神学院等教会学校
第二节 外国在华报刊、出版机构、广播电台与通讯社
一、外国在华中文、英文和日文等文种报刊
二、外国在华出版机构
三、外国在华广播电台与通讯社
第三节 外国在华医疗与慈善机构
一、外国在华医院
二、外国在华救济机关
第四节 外国在华图书馆、博物馆、娱乐及科研等机构
一、外国在华图书馆和博物馆
二、外国在华娱乐机构(电影院、公园等)
三、外国在华教育宣传、基金会及学术科研等机构

第二章 中共对外国在华文化事业的“暂维原状”政策
第一节 中共关于外国在华文化事业的政策主张
一、毛泽东关于外国在华宣传机关、宗教和学校的指示精神
二、周恩来关于外国在华宗教团体和教会学校的谈话和要求
三、刘少奇和李维汉关于外国在华文化机构的基本主张
四、教育部关于处理外国在华教育事业的文件和指示
第二节 中共实行“暂维原状”政策的主要原因
一、延迟文化改造有利于中国革命的顺利开展
二、《共同纲领》规定信教自由,一些教徒支持或参与革命
三、教会学校中的许多师生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革命精神
四、外国在华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客观上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第三节 中共“暂维原状”政策的具体实施
一、对外国在华宣传机关例外地进行接管
二、保护宗教自由和外侨财产、对教会学校和文娱等机构不予禁止
……

第三章 中共通过鼓励“革新”初步清除外国在华文化影响
第四章 中共决定加速接办外国在华文化事业
第五章 改造外国在华文化事业的最终完成
第六章 对中共改造外国在华文化事业的历史评价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