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权法研究(修订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物权法研究(修订版)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21.26 3.9折 55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华彬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7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华彬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2
  • 版次 1
  • ISBN 9787503691546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83页
  • 字数 66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法学研究生教学书系
【内容简介】
  《物权法研究(修订版)》是作者关于物权法研究的第三部重要著作,为《物权法原理》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研究》的姊妹书,它们共同构成作者关于物权法研究的“三部曲”。《物权法研究(修订版)》主要以外国物权法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大陆法系各国如德国、瑞士、日本等民法典上的各项物权制度,包括:物权契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不动产相邻关系,用益物权,债权担保权,德国不动产担保权由保全抵押权而流通抵押权的发展历程,不动产登记制度,所有人抵押权与占有制度等。
【作者简介】
  陈华彬,1967年11月生,四川省仁寿县人。1991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获民法学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民法学博士学位;1994-199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助理研究员;1996--2002年任副研究员:自2002年8月起任研究员,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1996年1月至1998年7月,任日本东海大学、东京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访问学者;同时游学大阪大学、神户大学、早稻田大学。2008年3月调入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法学科带头人。专攻物权法、民法总论、债法,旁及西方民法发展史。主要著作包插独著《物权法原理》、《物权法研究》、《外国物权法》、《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研究》、《物权法教程》;合著《物权法》、《中国物权法研究》、《中国财产法》、《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中国民法典草案附理由》(物权编)、《中国民法典草案附理由》(债权总则)、《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物权法名家讲座》。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清华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业余喜好读史学著作和散文。
【目录】
第一章德国物权法的沿革与形成
第一节日耳曼法中的物权制度与物权观念(公元5-9世纪)
一、日耳曼法概述
二、古日耳曼的土地制度素描
三、土地总有权制度
四、日耳曼法的占有(Gewere)
五、日耳曼法的所有权观念
第二节中世纪(Mittelaher)时期的物权制度与物权观念
第三节中世纪以降至1896年德国民法典成立前的物权制度与物权观念
一、1794年普鲁士普通邦法和1811年奥地利民法典
二、德意志同盟时代
三、北德意志联邦、德意志帝国的立法和民法典的制定——德国形式意义的物权法的形成
第四节德国民法典物权法编的体系构造及其特色
一、德国民法典物权法编的体系构造叫
二、物权限定主义(物权法定主义)与物权的类型体系
三、德国民法典物权法编体系构造上的特色
第五节德国物权法的性质
一、资本主义的性质
二、物权法的封建色彩
三、非个人主义和非资本主义的倾向

第二章151本与德国民法典上的物权总则
第一节日本民法典上的物权总则
一、概要
二、依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采意思主义
三、物权变动的公示(对抗要件)
第二节德国民法典上的物权总则(一)
一、概说
二、关于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
三、物权的推定
第三节德国民法典上的物权总则(二)
一、物权的善意取得
二、物权的顺位
三、物权的混同

第三章十九世纪德国普通法学围绕所有权的移转而对尤里安和乌尔比安的法言的解读
第一节关于物权行为的独立性的罗马法的法言的解释论
一、格鲁克的解读
二、萨维尼的解读
三、普希塔的解读
第二节围绕所有权的移转而对尤里安的法言的无因性解读
一、格鲁克的解读
二、萨维尼的解读
三、普希塔的解读
第三节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所有权移转的无因性
第四节围绕所有权的移转而对尤里安的法言的有因性解读
第五节 结语

第四章物权契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萨维尼《现代罗马法体系》与《债权法》问世以前的物权契约思想
第二节《现代罗马法体系》、《债权法》与物权契约理论
一、《现代罗马法体系》、《债权法》与物权契约理论的公开发表
二、萨维尼的物权契约理论与17、18世纪启蒙时代自然法学者的物权契约思想
三、萨维尼物权契约理论的影响
第三节1872年普鲁士土地所有权取得法与物权契约和无因性理论
第四节德国民法典的制定与物权契约和无因性理论
一、约霍夫起草的德国民法典物权法草案
二、德国民法典第一草案中的物权契约
三、德国民法典第二草案与物权契约和无因性理论
四、德国民法典
第五节德国民法典施行后物权契约理论的发展轨迹
第六节依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瑞士民法是否承认有独立的物权契约
一、围绕物权行为独立性而展开的议论:以不动产所有权的让与为中心
二、关于动产所有权让与中的“物权契约”问题

第五章罗马法的traditio、,stipulatlo与物权契约的无因性和无因债务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无因性——近现代民法一项重要的法概念
第三节罗马法的traditio与物权契约的无因性
第四节罗马法的stipulatio与无因债务
第五节结语

第六章德国与瑞士的登记制度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德国和瑞士登记簿册的物的编成主义
一、德国的物的编成主义
二、瑞士的物的编成主义
三、德国和瑞士土地登记簿册的构成
第三节登记的种类——以异议登记和预告登记为中心
一、德国法的临时登记(预记登记)——异议登记和预告登记
二、瑞士民法的预记登记(Vomerkung)——预告登记和异议登记
三、德国与瑞士登记制度的差异(兼及日本的登记制度)
第四节关于物权变动的要件的登记(登记簿册的设权效力)
一、概说
二、德国法和瑞士法上的各种登记分析
三、抵押权的变动与登记
第五节登记的公信力
一、概说
二、采取公信力的前提
三、登记官吏的审查义务——登记的实质审查主义与形式审查
主义
四、国家赔偿制度
五、受公信力保护的条件
六、公信力的效果
七、抵押权与公信力

第七章瑞士与德国的相邻关系法
第一节瑞士的相邻关系法
一、概述
二、瑞士民法典相邻关系规定的特色
三、不可量物侵害制度
第二节德国的相邻关系法
一、概要
二、不可量物侵害法(无形侵害法,Immissionsrecht)
三、逾越自己土地的疆界而建构建筑物
四、围绕地(Notweg)通行权
五、将要发生危险的设备、挖掘、越界的根和枝等
六、日照权(I~~ichtrecht)
七、创制窗户的权利(Fensterrecht)

八、关于建筑物等工作物和疆界(土地的边界)的距离
第八章日本与德国民法典上的用益物权制度
第一节日本民法典上的用益物权
一、地上权
二、永佃权
三、地役权
四、入会权
……
第九章 德国的担保特权与人的担保制度
第十章 德国不动产的担保权的演进史:从保全抵押到投资抵押权
第十一章 所有人抵押权
第十二章 瑞士的不动产担保权法
第十三章 债权的消灭时效与担保物权的效力
第十四章 日本、德国及瑞士民法典上的占有制度
附录一十九、二十世纪的德国民法学说史
附录二潘德克吞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附录三瑞士民法典的制定与特色
附录四论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物权行为与无因性理论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