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光子学系列译丛: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子学
  • 现代光子学系列译丛: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子学
  • 现代光子学系列译丛: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子学
  • 现代光子学系列译丛: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子学
  • 现代光子学系列译丛: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子学
  • 现代光子学系列译丛: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子学
  • 现代光子学系列译丛: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子学
  • 现代光子学系列译丛: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子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光子学系列译丛: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子学

现货 实物图 极少划线

8 1.6折 49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彤、王琦龙、张晓阳 译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8

上书时间2024-05-18

静安香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彤、王琦龙、张晓阳 译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2
  • 版次 1
  • ISBN 9787564154653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3页
  • 字数 33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现代光子学系列译丛
【内容简介】
  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子学是研究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情况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前沿交叉学科,在纳米尺度的光操控、单分子水平的生物探测、亚波长孔径的光透射增强和超高分辨率光学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布隆格司马、基克编著的《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子学》介绍了孤立的和周期性的金属纳米结构中的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励,讨论了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的特性,阐述了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成像方法,介绍了等离激元结构的实验表征和仿真模拟技术,最后概述了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子学在拉曼光谱、集成光学器件以及光存储等领域中的应用。
  《现代光子学系列译丛: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子学》可供高等院校光学、物理电子学、凝聚态物理学和微纳光子学等方向的理工科研究生阅读或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阅读。
【作者简介】
  张彤,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等离激元学、纳米光子学、微纳光电集成器件及系统、光学惯性传感器件技术等领域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作为“华英学者”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科学学院(SEAS)纳米光子学实验室访问学习一年,期间主要从事等离激元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国内较早开展表面等离激元研究的学者之一,并在该领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围绕金属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的亚波长光传输特性,高局域光强密度特性等,提出了多种具有显著创新意义的新器件和新波导结构,在金属纳米光学材料及薄膜的可控制备和光学特性方面开展了众多研究,报道了多种纳米材料合成技术,如纳米树枝、纳米链等,研究了金属等离激元功能薄膜的化学自组装制备技术,并应用在光伏、光学传感等领域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光子学领域的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并多次被国际同行引用和评价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国防创新项目、国防预先研究项目、预研基金项目、国防863项目等共2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ACSNano、ScierltificReports,OpticsExpress、AppliedPhysicsLetters等知名期刊论文,授权美国发明专利4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5项,授权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近10项
【目录】
第1章表面等离激元纳米光子学
1.1引言
1.2表面等离激元——历史简介
1.3表面等离激元——现状和未来
1.4本书内容概要
参考文献

第2章纳米颗粒阵列的近场和远场特性
2.1引言
2.2单个金属纳米颗粒上的表面等离激元
2.2.1金属的光学性质
2.2.2金属纳米颗粒上的表面等离激元(SPN)的定性描述
2.2.3SPN的理论描述
2.2.4SPN共振阻尼
2.3纳米颗粒阵列的远场消光光谱
2.3.1表面等离子共振的谱线位置
2.3.2SPN的谱宽和衰减时间
2.4纳米颗粒阵列的光学近场
2.4.1单个金属颗粒的光学近场
2.4.2颗粒阵列的光学近场
2.5光学非线性
2.6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2.7总结
参考文献

第3章周期性纳米孔结构的光透射理论
3.1引言
3.2二维亚波长孔洞阵列
3.3被凹槽包围的单孔中的光异常透射
3.4单孔中的光聚束效应
参考文献

第4章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的发展与近场特性
4.1引言
4.2实验背景
4.2.1近场显微镜
4.2.2样品制备
4.3结论
4.3.1金属条带模式的场分布
4.3.2金属条带模式的路由
4.4总结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第5章长程等离激元传输线数值模拟
5.1引言
5.2物理背景
5.3数值方法
5.4结果
参考文献

第6章表面等离极化激元在光子带隙结构中的传输
6.1引言
6.2数值方法
6.3数值结果
6.4结论
……
第7章亚波长尺度的等离激元波导
第9章等离子共振蝶形纳米天线中的光场增强
第10章表面等离激元的近场光学激发和检测
第11章近场光学扫描成像原理
第12章等离激元器件的模拟技术概述
第13章复杂纳米结构中的等离激元杂化
第14章自适应金属纳米结构用于蛋白质传感
第15章基于长程表面等离极化激元的集成光学
第16章突破衍射极限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光学数据存储
第17章表面等离激元耦合的发射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