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文化常识
  • 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文化常识
  • 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文化常识
  • 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文化常识
  • 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文化常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文化常识

8 2.5折 32.5 八五品

库存2件

广西桂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嘉宝 编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2-2-8

上书时间2023-10-23

桂林百科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嘉宝 编
  •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9
  • 版次 1
  • ISBN 9787802500709
  • 定价 32.5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7页
  • 字数 5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文化常识》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突出“新、奇、趣”的特点,以小知识、小文章的形式,具体介绍了我国名人的趣闻逸事,一些古今事物的由来,我国的旅游景点、名胜古迹,我国少数民族的概况和风俗习惯,日常生活里的小知识、小窍门、小方法,以及养生经验、养生方法和养生道理等内容。

  《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文化常识》语言通俗,内容丰富,是一本综合性的文化知识类读物。
【目录】

前言

(一)文化篇

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我国古代工具书之最

我国十大珍贵古币

我国古代教师的称谓

小说及诗歌之最

何谓二十八星宿

“诸子百家”有多少家

“教”“师”的本义

自古妇女别称多

名伶掇英

死亡的婉称

语言拾趣

我国古代四大名琴

交友称谓种种

几种有收藏价值的图书

中国文化史上的“四”

历代状元之最

姓氏趣谈

文笔集趣

我国古代十二圣

佛珠的长短与意义

书信用语集锦

释古建筑名谓

“寿”的雅称

古代任宫授职的称谓

体育名称古今对照

古代医生的称谓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罪臣

唐诗之“最”

容易读错的姓氏

何谓“十八般武艺”

中国书画的种类

关于二十四节气

“干金”种种

书名撷趣

“六正六邪”说

“十字巧”的妙趣

别具一格的七体诗

冷泉妙联千秋对

关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诗

“监狱”为何称“班房”

唐代是怎样“发表”诗歌的

《红楼梦》中的进口货

龙的趣谈

为什么称妻子的父亲为“泰山”

两副警世棋联

戏说中日“酒文化”

我国罕见的“九言诗”

中国古代的学校

中国古代教育概况

中国古代的书院

《水浒传》中的称谓赏趣

何谓干支以及干支纪法

古代纪时法

古代座次

古代席次

古代炊具

古代酒器

文房四宝

年龄雅称

四大名著

四大文化遗产

古代刑罚

伯(孟)、仲、叔、季

古人的名、字、号

尊称、谦称和自称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六大古都

先秦诸子

七大艺术

四大名瓷窑

四大名旦

四大国粹

十大古曲

四大石窟

十大风景名胜

书法的几种书体及代表人物

中国画的门类

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服饰

《诗经》

《论语》

《孟子》

《资治通鉴》

《孙子兵法》

何谓“贞观之治”

何谓“开元盛世”

何谓“康乾盛世”

苏绣

皮影戏

川剧

昆曲

京剧

黄梅戏

少林功夫

太极拳

现代文化

鲁迅之最

书名别译

20世纪中文电影百强

新中国十大珍邮

京剧流派与创始人

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

中国文学《三部曲》

中国现代文学十大流派

人生“三说”

中国近代文豪

(二)名人轶事篇

作画戒赌

大师们的构思方式

张恨水画菊

周恩来为马三立平反

柳青找骂

老舍做广告

作家的幽默

胡适的酒事

郁达夫的三次婚姻

张恨水外号“大书箱”

名人书屋记趣

文人小节趣闻

毛泽东做校对

中国第一位女教授

郭沫若妙消田汉对郁达夫的怨气

落榜后的名人

蔡元培关于成才的四字诀

宋庆龄鲜为人知的别名

丰子恺的趣闻逸事

名人巧用幽默

闲文印,意趣多

冰心与梁实秋的友谊

张大干与美食

现代名人的藏书章

中国名人姓名拾趣

名人的座右铭

男作家的女性笔名

徐悲鸿买画自抬其价

鲁迅施计惩书局

霍元甲比武吓走奥皮英

侯宝林自备高帽子

品茶撷趣

钟情收藏的文艺家

晚年齐白石辨伪画

张大干仿画换珍品

徐悲鸿画猪

陶行知的《卖艺启事》

刘半农的《粗话启事》

沈从文张家界“耍赖”不走

周恩来妙评《霸王别姬》

(三)寻根溯源篇

筷子溯源

双簧的由来

“年”的别称

火葬始于何时

属相来历三说

双喜的由来

清代养廉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普查

汉族僧人吃素的由来

“敲竹杠”的由来

“难得糊涂”的由来

为何用“正”字记数

华商之最

“门”字趣说

旧北京的城门

明太祖首创“春联”一词

击鼓鸣冤的来历

饮茶史话

漫话清明

我国书籍称“卷”的由来

春联史话

门上贴“福”字的由来

“马虎”趣谈

中国最早的集体婚礼

端午节起源

“黎民百姓”一词的由来

中国象棋的由来

“炎黄子孙”的由来

毛笔的由来

中华妇女第一人

三首著名军歌诞生记

博士和博士后

汉语拼音的由来

普通话的由来

“希望工程”的由来

新中国“第一”者

故宫钟表史话

“颐和园”三字是谁写的

我国的旅店起源

汉族的由来

我国“文化村”集锦

(四)旅游天地篇

旅游城市的风味小吃

神州各地三件宝

中国城市之“特”

中国“世界遗产”名单

华夏中心在何处

我国的八大方言

神奇古碑能辨阴晴

我国的十大洞天

神州“喊景”拾趣

我国的八大菜系

北京有多少胡同

(五)民族风俗篇

春节习俗

我国少数民族怎样过年

少数民族过年习俗

新世纪收藏热点

乌龟习俗

民俗中的称谓及“避讳”

我国少数民族的妇女节

蒙古族风俗讲究

维吾尔族礼俗讲究

朝鲜族礼俗讲究

傣族风俗讲究

藏族礼俗讲究

苗族礼俗讲究

壮族礼俗讲究

回族礼俗讲究

满族礼俗讲究

彝族礼俗讲究

佤族礼俗讲究

羌族礼俗讲究

布依族礼俗讲究

哈萨克族礼俗讲究

(六)生活点滴篇

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婉言八法

处事格言集锦

开玩笑十忌

遭遇转折

字画的张挂与收藏

可以降脂的食品

不同品种蜂蜜各有何特点

蜂蜜为什么对人有益

怎样知道家用电表是否准确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学童近视诱因ABC

打喷嚏别捂嘴

巧用维生素B

蜂蜜治口腔溃疡

食豆腐并非多多益善

肥皂不要久放

哪些食物能顺气

吃出好性格

健康从用冷水开始

生活中的最佳温度

这些成人药不可给孩子用

家教“六忌”

春节佳花仙客来

现代人饮食禁忌

神州十大名茶

早餐吃什么

喝啤酒要适量

微波炉烹调要注意食物的性质

不用挨饿的减肥方法

能减肥的食物

菠菜——绿色蔬菜之王

牙膏都是一样的吗

酒的妙用

着装语言,奥妙无穷

怎样使眼睛青春常驻

买墨镜的学问

不合适的鞋带来的麻烦

跑步与散步的对比

烹调小顾问

香皂的妙用

有益健康的小动作

山东的大葱蘸酱

巧用电饭煲五法

孩子不愿看书怎么办

喝冷开水大有益处

饮茶也应讲季节

切洋葱如何不辣眼睛

养生健身在平时

几种有效的家庭疗法

防治感冒的几种方法

厨房清洁新招

香熏小窍门

邮票保护十法

家养植物换盆术

浇花八法

巧穿巧洗兔毛衣

干肉皮的几种吃法

怎样贴壁纸

教你在家做酸奶

(七)保健养生篇

养生经验

苏东坡一生爱松

古人诗中有凉夏

名人养生经

孔子养生之道

陆游养生诗

重阳节与文人

养生方法

舒心七法

喝水的常识

享“瘦”叻Ⅱ啡

登楼可防腿先衰

“茶”疗十三款

您会养病吗

天寒话羊肉

紫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冬季的养生

消除精神紧张的十种方法

消除疲劳五法

从看书知性格

巧妙的处方

古有“五禽”舞蹈强身

久服苡米轻身益气

人体能量有多大

消耗脂肪的九妙招

生果汁与健美

观体态知病情

老年心理健康保健

老人心理平衡六要诀

养生道理

心健与身健

淡于名利有益健康

有损健康的睡眠习惯

老年人要防“秋燥症”

冬病夏治除顽症

气候变暖与老年人健康

如何延迟老年性痴呆

为何不可“食无鱼”

保健佳品维生素E

人体健康与时间的关系

春季养生五要

巧调饮食防春困

职业女性十大心病

预防脑衰有十法

磁疗保健品要慎用

全球共4.5亿精神障碍患者

减肥者经常犯的错误

制怒,有话好好说

心慌是什么病

老人睡觉有讲究

多梳头增寿又养容

衰老与防衰老

人到老年需花香

善待你的脚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