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作者签名版)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作者签名版)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作者签名版)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作者签名版)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作者签名版)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作者签名版)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作者签名版)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作者签名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作者签名版)

12-3右1

30 4.4折 6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龙平平、黄亚洲、张强、魏人 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11-01

京诚众旺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龙平平、黄亚洲、张强、魏人 著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8
  • 版次 1
  • ISBN 9787220092954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640页
  • 字数 69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1976年,注定是新中国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新中国接连失去三位领导人,“四人帮”继续横行。有谁为彷徨的人民作主,有谁为受难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
  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果断行动,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被软禁的邓小平得以恢复工作。
  在党和国家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形下,邓小平带领因经历十年动乱而不知何往的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两个凡是”的重重阻力,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恢复高考,让知青回城,改变一代年轻人的命运;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中美建交,中英谈判,提出“一国两制”理论……
  1976-1984,他改变了一代年轻人的命运、改变了几代知识分子的境遇,改变了此后数代人的生活。
  这是一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令读者屡屡落泪的作品。它从普通人的视角去看时代的变迁,它在写邓小平,更在写大时代。它是故事,却远远故事,它是历史,充满反思。它让经历过的人重返现场,回味当时;它让未曾经历的人走近真实的邓小平,走近那个特殊时代的真实生活。

【作者简介】

  龙平平,研究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影视作品有:电影《邓小平》,获第26届百花奖、第9届华表奖、第23届金鸡奖特别奖;纪录电影《丰碑》,获1998年电影华表奖、第18届金鸡奖提名奖;纪录片《邓小平》,获五个一工程奖特别奖;《百年小平》,获23届金鹰奖特别荣誉奖;《中国1978-2008》《永远的小平》和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

  黄亚洲,诗人、作家。现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影视委员会副主任、《诗刊》编委。曾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共十六大代表、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
  出版各类文学专著30余部,有长篇小说《建党伟业》《雷锋》等。长篇小说《日出东方》获国家图书奖。诗集《行吟长征路》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诗集《狂风》获首届屈原诗歌奖。
  电影文学剧本《R4之谜》、《开天辟地》等14部作品被搬上银幕。电影作品先后获金鸡奖编剧奖、夏衍剧本奖,并在有关国际电影节上四次获奖。创作电视剧有《承诺》《张治中》《相煎上海滩》《上海沧桑》等,多次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等。曾获“首届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全国优秀电视剧编剧”称号。

  张强,男,编剧。中国电影学会会员,中广协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
  代表作品:电影《铁流1949》获第22届“金星奖”一等奖、第十届“百合奖”一等奖。《红星闪耀》获第十三届“电影百合奖”特别奖。《邓小平在黄山》、《一号档案守护者》等;电视剧《北魏冯太后》、《望族》、《虾球传》、《火线》《邓子恢》、《远东第1监狱》、《血色沉香》、《拯救美军特使》、《邓小平》等。

  魏人,男,作家、编剧。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职员,《啄木鸟》杂志编辑。现任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编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代表作品:《刑警队长和杀人犯的内心独白》获首届金盾文学奖、《刑警队长的誓言》获啄木鸟文学奖、《天镇老女人》获1985年全国青年文学奖、《龙年警官》获1990年电影百花奖、政府奖及1990年金鸡奖编剧、《青春无悔》获1991年大学生电影节奖、《面对诱惑》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金盾工程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 “邓小平,你在哪里?” 
没过几天,邓小平请求参加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的报告就被转递了上去。转递者是住在他宅院前面那排房子里的两位中央办公厅人员。这两个人既负责警卫更负责监管,他们负责及时向上报告“右倾翻案风头子”邓小平的一举一动。 

第二章 不是一个人的复出,可能是一个国家的复出 
邓小平心里一动,叶帅这一次把他从医院请出来,果然是要谈这个事。他知道,关于他是否重新出来工作,已经是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都在明里暗里关心的一件大事。邓小平心里想,这件事已经不仅仅关系到他个人的进退荣辱,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事业的某个方向的驱动力,众人的关心也就是在这个方面。 

第三章 向科学致敬,向教育致敬 
  邓小平点燃一支烟,笑了一下,然后慢腾腾地说,恢复高考,如果非要说是翻案的话,那就是翻案吧,关键要看这个案该不该翻。科教座谈会你们也都参加了,既然是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案应该翻,翻这个案,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对实行四个现代化有利,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去翻这个案。 

第四章 “第四只鸭子”是个严肃的问题 
邓小平说,你们的宝安县,向农民提出一个标准,宣布养三只鸭子,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超过三只,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据说,省委没有出台这样的文件,是各市、地、县自己搞的,是不是这个情况? 

第五章 骑上了快马,还必须挥动马鞭 
为高考的事情忙得团团转的教育部长刘西尧,接到了王秘书的电话,说小平同志从外地回京了,请他赶快过去一趟。刘西尧知道他的教育部又要接新的任务了,心里一阵紧张,邓大人实在是个一边骑马一边不停挥动马鞭的人。 

第六章 高考!高考! 
五百七十万领了准考证的年轻人,在这一夜紧张、兴奋、彷徨、忧愁、感叹,他们在电灯下、油灯前、星光里,以各自的方式掂量着这一天。 

第七章 用春天来打比方,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邓林说,老爷子,您的眼光比画家还厉害啊,每年春天都是您先发现的。她想一想,又说,老爷子,我昨天听您说,我们国家要迎来科学与教育的春天了。您是不是指马上就要召开的那两个大会啊,一个科学大会,一个教育大会? 

第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一发直接轰向“两个凡是”的重磅炮弹,在五月十一日的《光明日报》头版刊出后马上就激起了反响。很多嗅觉灵敏的人发现,这篇刊登在头版下半部分的文章不同凡响,有异样的政治气息。它与头版上半部分刊登的那则领袖活动消息,似乎在思想意味上很有些不相协调。 

第九章 在东北“点了一把火” 
有些话,在东北讲是合适的。而且,要讲就要讲透,要直接把“两个凡是”点出来,不能再打迂回战,而要打攻坚战。这样的话,让别人讲,看起来都不合适,只有自己来讲。 
  邓小平听着理发剪子在自己头上咔嚓咔嚓响的时候,一直在思考这个严肃的问题。那理发剪子的咔嚓咔嚓声,似乎就是他未来的专列在东北平原上跑动时的呼隆呼隆声。 

第十章 现在,应该注视大洋彼岸 
  邓小平听到方毅报告他与普雷斯会谈的情况后,笑了起来,说,这个互相派留学生的问题,原先是美国人想投石问路,我们呢,为了自身的发展,正好接过来做文章。对于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来说,向美国大批派遣留学生的问题尤其重要。 

第十一章 国际环境需要安宁,国内局面需要突破 
  胡耀邦说,国锋同志顾虑太多。有的同志说,粉碎“四人帮”后这两年,我们实际上处在一种徘徊状态,这与国锋同志有很大关系。 
  邓小平说,中国不能再徘徊了。 

第十二章 首都剧场震动了,京西宾馆震动了 
戏至此处,剧场内的情绪早已不能控制,暴风骤雨般的掌声轰然而起。全场观众一排又一排地接连起立,大声喝彩,有人甚至站到座位上双臂挥舞着喊,“四五”万岁!全场跟着高呼,“四五运动”万岁!人民万岁! 

第十三章 闭幕讲话其实是启幕讲话,是进军号 
四位客人一坐下,邓小平就开门见山说,原来有一个闭幕会讲话的稿子,我看了一下,不能用了。这次中央工作会议,超出了我们的预想,显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现在,我们党和国家,正面临着一个历史转折,我们正在开辟一个新的时代。为了促成这个转折,我思考了几天,决定重新起草闭幕会上的讲话稿。 

第十四章 大国关系 
  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又接到了来自华盛顿的紧急电报,美国总统的想法在第一时间就传达到了北京。 
  伍德科克感到难办。他觉得向中国人提出这样的要求近乎荒唐,但是由于白宫的坚持,他也只能奉旨照办。而且他知道,如果要中国方面作出退让,也只有邓副总理能够决断。 

第十五章 “让孩子们回来吧!” 
  这时候王震就噌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当然知道邓小平担心的是什么,我们国家由于“文革”已经损失太多,现在稍微有点起色,如果几百万知青一下子全部回城,哪里来的就业岗位?对整个国家的影响也太大了,社会能安定得了吗? 

第十六章 中国可以这样敞开胸怀 
  哈默的激动也使座舱里的二十几位美国企业家惊成一片。这些美国企业家都是跟随哈默到中国来寻找商机的。哈默曾经信誓旦旦地向他们拍胸脯说邓小平是自己的老朋友,会像热情欢迎自己的投资一样热情欢迎大家的投资。这些企业家疑惑地发问,是不是邓小平改变主意了?或者是中国的政局又发生什么变故了? 

第十七章 香港棋局,深圳棋局 
  撒切尔夫人会见麦理浩的时候,说话也直截了当。她说,麦理浩爵士,香港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的财政收入,以及我国在香港的利益。在此之前,我们已经邀请了军方、政治家和经济学者共同推演,讨论了香港前途问题。我们一致认为,中国的态度决定着香港的未来。 

第十八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万里想,这种思潮,一定要想办法破除,尤其是在中央层面。《人民日报》的“编者按”结论,无论如何不能实行。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自己头上的乌纱不保倒是小事,好不容易才调动起来的农民生产积极性不保、庄稼地里那蓬勃生长的丰收作物不保,才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第十九章 广东的事,上海的事,安徽的事,历史总结的事 
 其实邓小平就猜到谷牧近期一定会设法来找自己,因为这些天来他已经听说关于广东试办特区的争议声很大。邓小平心里当然清楚,特区是个新事物,要操办起来,经济上、意识形态上都会存在尖锐的斗争。这个试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阻力的巨大,是可以想见的。谁也没有经验,各方面压力、阻力是难免的,这正是考验国务院、广东省的大批领导干部的智慧的时候。 

第二十章 思索香港的百年回归,思索干部的新老交替 
陪同在侧的港澳办副主任田志远,听到邓小平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时候,心里一动。他朝旁边的港澳办主任廖承志望了一眼,廖承志也意味深长地回望了一眼。一国两制是一个极有创见性的想法,以前田志远也从邓小平口中听到过几次。但是这次,邓小平是直接向英国客人明确地提到这个构想。 

第二十一章 特区的乘风破浪,就是中国的乘风破浪 
不仅中国国内的报章对邓小平的这一重要的题词发了头条,而且世界的主要媒体几乎都在头条位置报道了邓小平完全肯定中国经济特区建设的新闻。全世界都已经知道,中国在走上改革开放道路之后,是不会再走回头路的。香港的舆论态势顿时也安定了许多,人心趋于稳定。 

第二十二章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写有“小平您好”四字的横幅虽然在电视屏幕上只出现了短短的几秒钟,但却在中华大地乃至全世界引起了特别强烈的反响。因为这四个朴素的、毫无距离感的字样,不仅表达了大学生们对邓小平的拥护,对他的理论的拥护,也最真实地表达了全国人民对这位领袖的诚挚的感情。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