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 田晓菲 一版一印
  • 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 田晓菲 一版一印
  • 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 田晓菲 一版一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 田晓菲 一版一印

近全新

32 4.7折 68 九五品

仅1件

重庆石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田晓菲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2-03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672

上书时间2024-05-19

HK良玉书铺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田晓菲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22-03
  • 版次 1
  • ISBN 9787108073099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内容简介】
“三国想象”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构建,就连“建安”本身也是后来形成的概念。早在三世纪后期,人们就已经带着怀旧的向往阅读建安时代的作品了。在后世浪漫化的三国叙述中,建安的意象,以其饮酒宴游、英雄气概、文采风流和男性情谊,一次又一次地复归,无论视作为潜文本,还是作为明确的主题。它渐渐地代表了一种失落的丰满,这丰满却从来都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它代表了一个已逝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龙飞凤舞的传奇性人物,在他们身上,史实与虚构难解难分。
  ——田晓菲
   “三国”与“建安”经历了一个从历史走向文学,从史实走向浪漫化的过程,这是一场迷人而又影响深远的建构。作者跨越了诗词、小说、电影、电视等雅俗载体,勾勒出“三国想象”的变迁史,在文本细读中寻觅被选择性遮蔽的文化信息,再现那段“历史”如何被建构成我们心中的“三国”:建安风骨、慷慨悲歌、浪漫豪情。
【作者简介】
田晓菲,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授,《早期中古中国》(Early Medieval China)杂志主编。著有《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神游:早期中古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行旅写作》《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秋水堂论金瓶梅》《“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影子与水文:秋水堂自选集》等。英文译著包括《微虫世界:一部太平天国回忆录》《颜之推集》。参与撰写《剑桥中国文学史》《牛津中国现代文学手册》,参与主编并撰写《牛津中国古典文学手册(公元前1000-公元900年)》。曾担任哈佛大学东亚地域研究院主任,获哈佛大学卡波特奖、哈佛大学文理研究学院门德尔松优秀导师奖、美国学术团体协会孟旦百年中国艺术人文研究课题奖。
【目录】
英文版致谢

导 言

 

部 瘟疫

章  瘟疫与诗歌:重新思考建安

引言:回顾

“死亡诗社”

邺中“集”

诗论

怀旧的重演

不像“建安”的建安

结语

第二章  绕树三匝:主公、臣僚、群落

引言:王粲的玉佩

食物与宴饮

礼物·书信·交换

结语

 

第二部 铜雀

第三章  南方视角:“扇的书写”

引言:南方视角

羽扇

洛阳记

铜雀

羽扇同人  

统一帝国的诗学

结语  

第四章  台与瓦:想象一座失落的城池  

引言:邺城面面观

登台:早期作品

台上远望中的变化景观

反讽与批判:后代的变调

碎片化:铜雀砚

结语

 

第三部 赤壁

第五章  修复折戟

引言:折戟 253

地方与个人:出牧黄州

9世纪的南方转型

占有赤壁

东坡赤壁

小说家的眼光

银屏赤壁

结语

 

余论 被压抑者的复归

 

引用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