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山指月 南怀瑾讲述 中国哲学 人生开悟智慧 (正版新书包邮)
  • 洞山指月 南怀瑾讲述 中国哲学 人生开悟智慧 (正版新书包邮)
  • 洞山指月 南怀瑾讲述 中国哲学 人生开悟智慧 (正版新书包邮)
  • 洞山指月 南怀瑾讲述 中国哲学 人生开悟智慧 (正版新书包邮)
  • 洞山指月 南怀瑾讲述 中国哲学 人生开悟智慧 (正版新书包邮)
  • 洞山指月 南怀瑾讲述 中国哲学 人生开悟智慧 (正版新书包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洞山指月 南怀瑾讲述 中国哲学 人生开悟智慧 (正版新书包邮)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讲《指月录》的课堂实录,采用对话体,对话中常常暗藏禅机,先生更如同古时禅师接引学人、对机说法,机缘妙语,颇耐人寻味。

49.5 9.0折 55 全新

库存100件

河北石家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南怀瑾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20712583

出版时间2023-05

版次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84页

定价55元

上书时间2024-09-26

荟聚阁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讲  药山惟俨禅师  一(《指月录》卷九)
缘起○奇言妙语○参禅○石头希迁○澧州药山○侍奉三年○师乃辞祖○石头垂语
第二讲  药山惟俨禅师  二
住药山后○坐次○院主报○谓云岩曰○园头栽菜○平田浅草○看经次○师看经次○师与道吾○师晚参云○师问庞居士○师因僧问○问饭头○问僧○朗州刺史○李初向师○李又问○师一夜○韩文公○文公又一日
第三讲  药山惟俨禅师  三
师坐次○问己事未明○师令供养主○师久不升座○学人拟归乡○师与云岩○上堂○时有僧问○汝见律师○太和八年
第四讲  云岩昙晟禅师(《指月录》卷十二)
潭州云岩○他日侍立次○山又问○一日山问○后到沩山○师煎茶次○师问石霜○住后僧问○上堂示众○问僧○道吾问○扫地次○问僧甚处来○师作草鞋次○僧问○院主游石室○裴大夫问○会昌元年
第五讲  洞山良价禅师  一(《指月录》卷十六)
四点提示○瑞州洞山○次参沩山○师曰○师问云岩○师辞云岩
第六讲  洞山良价禅师  二
妙喜未见○师初行脚○在泐潭○他日○云岩讳日○师自唐○师作五位○上堂
第七讲  洞山良价禅师  三
佛法禅宗化○洞山悟道○向奉共功
第八讲  洞山良价禅师  四
兴衰由人○参话头○五位君臣颂○子午流注○偏中正
第九讲  洞山良价禅师  五
文学变迁○十二时颂○正中来○兼中至○兼中到
第十讲  洞山良价禅师  六
文字般若○白居易的禅○唯时史观○《易经》八卦○乾卦变化
第十一讲  洞山良价禅师  七
欲见和尚○师与泰首座○蛇吞虾蟆○问雪峰○雪峰上问讯○雪峰搬柴次○时时勤拂拭○师寻常○问僧名
第十二讲  洞山良价禅师  八
有僧不安○因夜参○问僧甚处来○僧问茱萸○洗钵次○三身之中○问僧作甚么○陈尚书问师○僧问如何○师与云居○上堂有一人○官人问○上堂还有○师有时曰○师不安○将圆寂○僧问和尚○师示颂曰○乃命剃发
第十三讲  曹山本寂禅师  一(《指月录》卷十八)
抚州曹山○示众曰凡情○僧问学人○问沙门○问眉与目○师示众云○云门问○问家贫○师问德上座○镜清问○问教中道
第十四讲  曹山本寂禅师  二
问具何知解○问僧作甚么○问亲何道伴○问一牛饮水○纸衣道者○师示颂曰○问强上座○僧举药山问○僧问香严○师读杜顺○师作四禁偈
第十五  讲曹山本寂禅师  三

示众曰僧家○我常见丛林○今时莫作○不见弥勒○虽然没用处○天复辛酉

第十六讲  五位君臣  一(《指月录》卷十六)

机锋转语○僧问曹山寂○僧问如何○山又曰○复作五相○又僧问
第十七讲  五位君臣  二
陆亘大夫○投子青○丹霞淳
第十八讲  五位君臣  三
禅宗变迁○曹洞法脉○芙蓉楷上堂○长芦歇上堂
第十九讲  五位君臣  四
僧问雪窦宗○涌泉景欣○天童觉四借颂
第二十讲  五位君臣  五
古德分○圜悟禅师提唱○浮山远录公
第二十一讲  五位君臣  六
有者道○曹山慧霞○吉祥元实
第二十二讲  宝镜三昧  一(《指月录》卷十六)
大密宗○历史学术转变○禅宗影响道家○师因曹山辞○夜半正明
第二十三讲  宝镜三昧  二
再论夜半正明○传统历法○虽非有为○重离六爻
第二十四讲  宝镜三昧  三
后天卦变○错综复杂
第二十五讲  宝镜三昧  四
乾卦变化○常愍法师
第二十六讲  宝镜三昧  五
依经不依论○易之门户

禅宗语录以前讲过多次,每次都有新的观点。这次我们从头讲禅宗,一是因为有人为上海的朋友发起七天的禅宗课程,还没有正式开始;二是因为古道师发心,要复兴江西洞山的曹洞宗祖庭;第三,正式要讲禅宗,唐宋以来,一千多年下来,禅宗差不多要断根了,不绝如缕啊!我们现在需要重新检讨一下。

佛教进入中国以后,从南北朝开始,跟中国的诸子百家结合,产生了禅宗,到现在好像只剩下口头禅了,因为大家都被禅宗祖师的语录蒙住了,误在奇言妙语上。禅宗的教育方式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与文学,可是对于奇言妙语的内涵,如果不去深入检讨,很容易变成口头禅。现在我们开始研究禅宗祖师的公案语录,这些奇言妙语记录了他们悟道的经过,非但要注重他们如何明心见性,如何了生死,特别要注意他们的出生同死亡,为什么?这是生命科学的问题,认知科学的求证。禅宗离不开禅定,奇言妙语是文字般若、方便般若,明心见性是实相般若,求证必须配合禅定,离不开境界般若,所以禅宗也可以称为般若宗,是佛法的中心。过去儒家、道家所暗晦的,不大清楚的意义,因佛法东来,像扎针一样,一针下去挑明了,所以佛法进入中国以后,对于中国文化精髓起的作用,有这样重要。

这样一个成仙成佛的发明,到中国变成奇妙的文学,要研究这条路线,必须有古文的基础,剥掉一切宗教的外衣,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说起来容易,但是要像科学研究一样,要真求证,要做实验,必须通过禅定。一般人研究禅学,根本没有证得禅定,几十年前我在台湾公开讲《如何修证佛法》,以我几十年的经验,接触在家出家的方外人,能够初步证到心一境性、离生喜乐的人,几乎没有,这是很悲哀的事。所以求证方面缺失了,禅宗就渐渐变成口头禅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