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状况中的政治与历史
  • 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状况中的政治与历史
  • 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状况中的政治与历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状况中的政治与历史

75 九五品

库存2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歌 著;冯金红 编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1-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

上书时间2022-10-03

书友kw4252393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歌 著;冯金红 编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11-12
  • 版次 1
  • ISBN 9787108038456
  • 定价 4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1页
  • 字数 3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当代批评
【内容简介】
《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状况中的政治与历史》的内容,围绕着近几年我所关心的一个主要的问题展开:怎样看待历史与政治?
对我而言,历史与政治无法分开,这是因为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同’一个对象:流动着的状况本身。因此,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经验学科处理的对象。不过,比起这一有关学科分类的讨论来,更重要的问题是,实际上仅仅依靠学院学术的定义,我们无法理解历史,也无法理解政治。在这两个语汇被不假思索地使用的时候,我们其实并没有真的追问过,它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作者简介】
孙歌,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法学部政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一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客座教授等。研究领域为日本政治思想史,主要著作有《主体弥散的空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文学的位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把握进入历史的瞬间》(台湾人间出版社,2010)等。
【目录】
序理论的即物
第一编东亚论述和东亚感觉
1东亚视角的认识论意义
一中国社会既定的东亚视角及其问题性
二现代历史过程中东亚内部的不均衡状态
三冷战历史与东亚的关系
四后冷战时期的历史视野与东亚叙事的思想品格
五关于后东亚论述的可能性
2如何做个台社人
一台社的文化性格
二《台湾社会研究》二十周年纪念特刊的理论视野
三作为方法的主体认同
四寻找“思想两岸”的接触点
五追问这个问题:什么是多元化前提下的普遍性

第二编跨文化的体验与课题
3跨文化视野的形成
一回顾知识共同体的思想课题
二观察日本的视角
三亚洲的普遍性想象与中国的政治叙事
4如何叙述“战后”东北亚问题
一高句丽问题引发的思考
二内在于冲绳的东亚战后史
三从那霸到上海
四民众视角与民众的连带
5文化间的日本思想
一个体文化认同的精神性格
二今天,我们为何需要竹内好
三阅读竹内好与阅读历史

第三编作为艺术的政治学
6丸山真男政治学中的“政治”
一本行与副业--政治的认识论问题
二“作为艺术的政治”--丸山政治学的思考
三丸山政治思想史的环境
结语:丸山的政治性与阅读丸山的政治性
7文学作品中的“政治”
一极限状态下的政治感觉
……
第四编思想史的逻辑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