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控制公司:基业长青的大商之道
  • 控制公司:基业长青的大商之道
  • 控制公司:基业长青的大商之道
  • 控制公司:基业长青的大商之道
  • 控制公司:基业长青的大商之道
  • 控制公司:基业长青的大商之道
  • 控制公司:基业长青的大商之道
  • 控制公司:基业长青的大商之道
  • 控制公司:基业长青的大商之道
  • 控制公司:基业长青的大商之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控制公司:基业长青的大商之道

12 2.4折 49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吕良彪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3

上书时间2024-05-24

阿威书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吕良彪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1218150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8页
  • 字数 34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控制公司:基业长青的大商之道》参考公司控制权之争的风险来源共设置六编,归纳总结了作者介入的“达娃之争”、“李嘉诚公司案”以及“国美内战”、“支付宝股权之争”、“复星与SOHO中国外滩地王之争”、“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中复电讯董事长之争”等经典商战,分析整理了华远、苏宁环球、北京住总、金融街控股等知名企业成功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并实现借壳上市的成功案例,提炼出可供企业家控制公司及其他律师办案借鉴的有效经验。
【作者简介】
  吕良彪,1969年6月生,江西永修人。先后就读于华东政法学院、武汉大学、纽约大学法学院。现为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武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CCTV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EMBA授课教师;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
  曾处理达能娃哈哈国际巨额投资纠纷,主持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公司讼案,深入研究并适度介入“国美内战”等经典商战,成功为多名企业家提供无罪辩护;担任多家知名公司董事、顾问:主持办理大量公司治理及境内外融资法律事务。曾获全国律协“特别贡献奖”,被评为北京律协“最佳专业委员会主任”。
  应邀出访多国,并受到中国、韩国总理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会见,职业生涯多次为CCTV、《法制日报》、《中国律师》、《中国经济周刊》等媒体专题报道。
  出版物有讲演文集《“我反对!”:宪政维度下律师的价值》、《和光同尘:法治时代的权利博弈》及各类论文、评论百余种。
【目录】
001第一编“公司丛林”的内部较量——从容应对公司股东的挑战
第一章导语:公司治理与契约精神——让法治成为我们的信仰让诚信成为我们的本能
一、公司治理基本哲学
二、“契约精神”之实质在于公平
三、“成不王、败非寇”:中国商业伦理之反思
第二章股东“战争”——我所亲历的“达能”、“娃哈哈”国际巨额投资纠纷
一、达娃之争的实质:国际资本与民族资本的博弈
二、研讨与造势:作好舆论和理论准备
三、初识宗庆后:“隆中对”确定合作方向
四、定位:我要给职工群众做代理律师
五、四场艰难的“媒体战”
六、全球范围内全方位的“法律战”
七、拿捏得体的“政治战”
八、有理有据的“偷税门”应对战
九、耐人寻味的“买办战”
十、妥协的智慧
十一、结局
十二、后话
第三章股权“对决”——国美内战:国际资本“群狼”与中国市场“猛虎”之博弈
一、和谐即共赢:跨国资本vs民族资本
二、“黄陈大战”的道德资源之争
三、“黄陈大战”的人力资源之争
四、“黄陈大战”的资本资源之争
五、预测:“政治正当性”或将左右国美之争
六、资本的博弈与妥协:评点国美特别股东大会
七、理性的妥协是国美最大的胜利:“后陈晓时代”的国美成长之路
第四章公司“政变”——被罢黜企业家之自我救赎
一、公司“政变”:第二大股东“推翻”第一大股东
二、自我救赎:构建博弈的“载体”与方式
三、寻找各方利益平衡的思路与方案
四、作者点评:平衡博弈的启示
第五章股东“出轨”——股东掏空企业的“常用”方式
一、支付宝股权之争:“刘备借荆州”还是马云团队的特别mbo?
二、老股东恶意仲裁掏空公司?
第六章股东“残杀”——公司治理不善,弄不好是要出人命的
一、公司治理失范:大股东“欺负”小股东
二、“自力救济”:小股东雇凶杀人
三、首次审判:杀人者欲当庭逃跑,买凶杀人者一审被判死缓
四、发回重审:认定买凶杀人并判处死刑
五、叹息与思考:公司治理、商业伦理与生命价值
第七章真假股东——委托持股与隐名股东的法律隐患处
一、隐名股东“变身”具名股东:股东资格确认以实际出资为准
二、如何控制隐名股东非理性地损害公司利益

097第二编祸起萧墙——妥善处理家族纷争与职业经理人“失节”
第八章导语:信托责任与家族“立宪”
一、强化家族纽带
二、强化职业经理人信托责任
三、理顺股东、公司、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家族”内耗——源于婚姻、家庭与职业经理人的公司控制权之争
一、中复电讯:夫妻反目
二、新鸿基:手足相煎
三、海鑫集团:家族“暗战”
四、巨联集团:遭遇“内鬼”
第十章家族:警惕“灭顶之灾”——民营企业有效应对刑事风险应当注意的十个问题
一、家族企业三大基本纽带
二、家族企业与法律的三重关系
三、家族企业三大类法律风险
四、家族企业刑事风险三大成因
五、避免刑事风险三大注意事项
六、家族企业有效应对刑事风险的三大机制
七、刑事自救的三大基本资源
八、刑事自救的三大技巧

125第三编居心叵测的外人觊觎——应通晓强制并购与反并购的法律技巧
第十一章导语:中国经济——走出“丛林时代”
第十二章借壳上市——并购上市公司的八种基本手法
一、协议收购:金融街集团(000402)的上市之道
二、举牌收购:北大方ie“吃掉”延中实业(600601)成功上市
三、收购母公司:凯雷收购徐工(600520)的“后山小道”
四、行政划拨:北京住总集团借壳琼民源(000508)
五、司法拍卖:顺义大龙城乡建设开发总公司(600159)上市之道
六、先破产再置换:苏宁环球借壳st吉纸(000718)
七、与母公司“联姻”:复星集团成功控股南钢股份(000787)
八、定向增发加换股吸收合并:华远的戏剧性上市之路(600743)
第十三章暗度陈仓——公司控制与反制的“另类手法”
一、控股母公司:郭广昌与潘石屹外滩“地王”之争
二、vie架构:新浪的协议控制
三、应对恶意并购的“三种思路”与“五大战术”
第十四章社会声望——特殊的公司控制力
一、新闻:“绝不行贿”的李嘉诚旗下公司被曝“行贿”
二、背景:近十余年来,“新贵之盟”控制下的外商投资领域
三、失实:媒体任意“裁剪”判决书,“生产”所需要的新闻“事实”
四、结缘:接触、合作与确定诉讼策略
五、落实:谁来告?要告谁?怎么告?
六、无奈:艰难而漫长的立案
七、特色:刻意漫长、“漫不经心”的审判与热闹而激烈的法庭辩论
八、苦笑:艰难的胜诉与不被侵权媒体尊重的判决

171第四编警惕伸向公司的权力黑手——为权力而斗争!
第十五章导语:让权利的阳光穿透权力黑幕
一、企业家群体存在与成长的宪政意义
二、维护权利的律师作为
第十六章权力“特色”——“红帽子”企业家涂景新的“生死路”
一、从“红帽子”企业家到死缓囚犯
二、有名无实的“红帽子”
三、自相矛盾的终审判决:“国有”与“无罪”
四、博弈的时代特色与国情特点
第十七章权力“走私”——公权参与抢夺公司控制权的路金生(化名)非法倒卖土地案
一、祸起萧墙、好友反目
二、侵占:荒唐的刑事自诉
三、“打击”升级:从合同诈骗到非法倒卖国有土地
四、辩护:守住法律的底线
五、转机
六、希望

201第五编国企改制是个宪政问题——国企改制而来的公司控制权之争
第十八章导语:警惕保护国有资产成为权力的大棒!
第十九章权力“蛮横”——民企参与国企改制后遭遇公权力“三板斧”
一、“超常规”引进战略投资人
二、政府换届后的新一轮“洗牌”
三、尊重法庭与尊重法律:方言语境下的债权人会议交锋
四、图穷匕见:公安“控制”下的商业谈判
五、“戏剧性”的拍卖
六、超越事件本身的博弈
第二十章权力“无常”——江南商业实业公司“后mbo时代”悲剧
一、关注“国企改制回头看”现象
二、一审传统抗辩与二审辩护新思路
三、法庭外的较量
四、二审庭审十次交锋
五、庭审花絮:律师的胆色、气势与技巧
六、再审改判无罪
第二十一章权力碰撞——西北某企业改制案的“公对公”博弈
一、跨省企业的“联姻”和“破裂”
二、绝地反击之第一次庭审
三、绝地反击之第二次庭审
四、超越单纯法律问题的和解
附:国企改制是个宪政问题

249第六编案例教学——控制公司的法律智慧
第二十二章赢在投资——投融资风险控制与争端解决艺术
一、当前企业投融资基本格局与风险
二、投融资领域十大基本法律风险与应对战略
三、现代企业投融资法律风险管理机制与争议解决艺术
第二十三章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道德底线——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专业度与责任感
一、独立董事应该独立
二、独立董事理应“懂事”
三、独立董事的社会责任与历史责任

名人名企索引
后记企业家的法律思维——在香港华润集团高级干部法律培训班上的演讲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