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革与新中国的建立
  • 民革与新中国的建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革与新中国的建立

20 2.3折 88 全新

仅1件

河北邯郸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民革中央宣传部 编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3-14

书友kw4201412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民革中央宣传部 编
  •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9
  • ISBN 9787512673212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纸张 纯质纸
【内容简介】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历史发生转折的重要关头,由坚持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国民党民主派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顺应时代潮流,为着民主建国而诞生的民主党派。民革成立后,立即表明了自己坚持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反对国民党统治集团独裁、内战的明确立场,旗帜鲜明地拥护中国共产党关于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全力投入到人民解放战争的洪流中。

 

召集新政治协商会议以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是中国共产党在1948年“五一口号”中提出的。“五一口号”发布以后,民革立即发表公开宣言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明确表明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在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和领导力量等问题上,民革内部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逐步统一的过程。本书以丰富的史料,较为具体地叙述了这一过程,令人信服地说明了民革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说明了民革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以及民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与做出的独特贡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纪念那些为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而牺牲的民革烈士,纪念为新中国建立而付出辛勤劳动的民革党员,并且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

 

一、        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是民革必然的选择。

 

二、        继承孙中山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是民革的基本特色。

 

三、        突出特点、发挥优势是民革作为参政党履行职能的*优路径。

 

 

 


【作者简介】

民革中央宣传部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的对外宣传部门,负责民革中央日常的对外宣传和媒体联络工作,并负责内部刊物《团结》杂志的编辑和出版。同时每年也负责民革宣传范围内的一些相关图书的编撰工作,曾策划编撰出版过《亲历者赞》第一至第六辑、民革前辈纪念场馆系列丛书等。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民革成立,有关政治势力高度关注 1

 

一、国民党分裂与民主派形成 3

 

二、在民主建国的旗帜下聚集 7

 

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 18

 

四、国民党内各方势力的反应 29

 

五、美国的关注与蒋介石的惊恐 35

 

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欢迎 41

 

 

 

第二章 提出鲜明的政治主张,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47

 

一、高举革命的三民主义旗帜 49

 

二、建立舆论阵地,宣传政治主张 52

 

三、支持爱国民主运动,反对美国援蒋 64

 

四、公开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71

 

 

 

第三章 秘密开展策反工作,为新中国而奋斗 81

 

一、成立军事小组,秘密展开策反 83

 

二、参与策动吴化文、傅作义起义 91

 

民革与新中国的建立

 

三、组织京沪暴动及阵前起义 97

 

四、参与策划湖南、新疆的和平解放 100

 

五、组织川康滇举行武装起义 106

 

六、为北平和平谈判奔走 111

 

七、策动国民党军政人员和资源委员会起义 120

 

八、策动国民党政府驻外使馆起义 127

 

 

 

第四章 筹备出席新政协,参加开国大典 135

 

一、响应中共“五一口号” 137

 

二、参加新政协运动 142

 

三、参与新政协筹备工作 150

 

四、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59

 

五、参加共和国开国大典 173

 

 

 

第五章 召开“四方会议”,整顿民革组织 179

 

一、民革中央机关北迁 181

 

二、国民党民主派酝酿统一 186

 

三、召开“二大”,实现“四方”联合 191

 

四、确立为新民主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 198

 

五、确立组织路线 205

 

六、整顿与发展地方组织 212

 

 

 

第六章 参加国家管理,参与重大决策协商 223

 

一、参加国家政权 225

 

二、为新中国建设献计献策 234

 

三、为恢复国民经济作贡献 239

 

四、安抚起义军政人员 249

 

五、为祖国统一而努力 253

 

 

 

第七章 全党动员,参加“三大运动” 265

 

一、确定抗美援朝为政治任务 267

 

二、通过“战争关”的考验 278

 

三、参加土地改革运动 290

 

四、拥护镇压反革命运动 302

 

五、参加“三反”、“五反”运动 309

 

 

 

第八章 参加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参与多党合作制度建立 317

 

一、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319

 

二、讨论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328

 

三、参与多党合作制度建立 340

 

 

 

初版后记 352

 

修订版后记 353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