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园城市成都实践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公园城市成都实践

118 8.0折 148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大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领导小组 著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1-24

中国发展出版社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领导小组 著
  •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11
  • 版次 1
  • ISBN 9787517711384
  • 定价 1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近三年来,成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公园城市建设。成都牢记先行先试的历史责任,努力开拓创新。率先组建全国shou个公园城市局,率先探索以场景营城创新生态价值转化,率先探索以城市品质价值提升平衡建设投入、以消费场景营造平衡管护费用的开发模式,以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推动可持续发展,主动适应生态文明时代营城模式变革的客观要求,塑造公园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发展理念的鲜明标识。本书对成都近三年来的公园城市建设实践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力求全面、客观反映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新成效、新经验、新展望,力争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作者简介】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领导小组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是本书编委会,由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等单位和机构组成,主要负责成都市的公园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公园城市建设规划编制、公园城市生态场景建设管理、公园城市产业融合发展等工作。

【目录】

 

 

目  录
第一篇 实践综述

 

公园城市――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全新实践 / 002
一、理论深化 :站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历史新起点 / 002
(一)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意义   / 002
(二)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原则   / 004
(三)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重点领域 / 004
二、战略谋划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成都方案 / 006
(一)明确目标 :新时代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两步走”发展目标   / 006
(二)锚定方向 :明确新时代成都公园城市“五新”战略定位   / 007
(三)编制规划 :高标准编制《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实施规划(2020―2025 年)》 / 008
(四)达成共识 :高站位发布公园城市成都共识   / 009
三、实践成效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成都行动 / 010
(一)以创新为动力源泉,呈现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态势   / 010
(二)以协调为内生特点,开辟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新空间   / 014
(三)以绿色为鲜明底色,打造公园城市高品质发展新面貌   / 016
(四)以开放为基本路径,强化公园城市内外联动新优势   / 020
(五)以共享为价值导向,构筑公园城市现代化治理新格局   / 024
四、展望建议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美好蓝图 / 028
(一)高标准规划,提升公园城市综合承载力   / 028
(二)高品质建设,提升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力   / 029
(三)高质量发展,提升公园城市经济引领力   / 031
(四)高水平开放,提升公园城市门户枢纽辐射力   / 033
(五)高效能治理,提升公园城市现代治理能力   / 035

 


第二篇 专家论述

 

【专题一】公园城市“绿水青山”发展指数/ 038
一、特点分析 / 039
二、国内外经验与趋势概况 / 040
(一)国外相关指标体系研究   / 040
(二)国内相关指标体系研究   / 042
三、公园城市“绿水青山”发展指数 / 044
(一)生态经济 / 045
(二)生态环境 / 045
(三)生态人居 / 045
(四)生态文化 / 045
(五)制度体系 / 045
四、指标体系应用 / 047

 


【专题二】基于“五态协同”理念的成都公园城市规划模式研究 / 051
一、“公园化城”与“五态协同” / 052
(一)功能混合布局理念与“公园化城” / 052
(二)场景营城与“五态协同” / 053
二、宏观层次公园城市规划建设模式――公园化城乡地区 / 055
三、中观层次公园城市规划建设模式――公园化城市片区 / 060
四、微观层次公园城市规划建设模式――公园化城市街区 / 066
五、小结 / 070

 


【专题三】公园城市理念下成都生态环境建设实践与初步成效 / 071

 

一、成都公园城市生态底色建设 / 071
(一)公园城市理念引领城市生态建设   / 071
(二)城乡建设规划   / 072
(三)城乡绿化与景观建设   / 072
(四)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   / 073
(五)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   / 074
(六)产业结构调整   / 074
二、成都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问题分析 / 074
(一)大气环境   / 075
(二)水环境   / 075
(三)土壤环境   / 076
(四)生态环境   / 076
三、生态环境领域发展策略及路径 / 076
(一)分介质生态环境建设,开展跨介质区域环境质量协同治理   / 076
(二)公园城市理念引领,进一步强化各部门协同作战   / 077
(三)互促共荣,持续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 078
(四)普惠民生,提供可感可及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果   / 078

 


【专题四】公园城市与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 079
一、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公园城市”理念 / 079
二、“系统化”升级公园城市人居环境建设 / 080
(一)基本生活圈系统 + 公园城市   / 080
(二)自然生态系统 + 公园城市   / 083
(三)街道空间系统 + 公园城市   / 084
(四)数据信息系统 + 公园城市   / 087
三、“在地化”整体探索公园城市示范 / 087
四、结语 / 090

 


【专题五】公园城市公共健康价值研究 / 092
一、背景简介 / 092
二、公园城市公共健康价值定义与内涵 / 092
三、公园城市公共健康价值综述 / 094
(一)生态环境与公共健康   / 094
(二)个体体验与公共健康   / 095
(三)社会经济与公共健康   / 096
(四)公园城市公共健康价值测算需求   / 097
四、公园城市公共健康价值体现 / 097
(一)公园环境偏好与环境提升诉求   / 098
(二)社区活动满意度及意愿   / 100
(三)基于自然的康养活动参与及消费意愿   / 102
(四)对成都公园城市公共健康价值的评价   / 104
五、实现公园城市公共健康价值的策略建议 / 105
六、结语 / 106

 


【专题六】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与城乡社区治理创新 / 109
一、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中社区治理主要举措与成效 / 109
(一)持续出台系列政策文件,为营造“城乡社区可持续发展”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 110
(二)积极搭建共享平台,培育多元主体,拓展社会化参与空间   / 111
(三)持续重塑“关键少数”理念,不断强化广大民众社区意识   / 112
(四)持续强化主责主业,坚持聚焦系统治理,提升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能力   / 113
二、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中社区治理调查分析 / 114
(一)公园城市建设的公众认知和需求分析   / 115
(二)成都城乡社区治理情况分析   / 118
(三)公园城市建设与社区治理的公众建议   / 122
三、国外对标城市比较与借鉴 / 124
(一)纽约   / 124
(二)伦敦   / 125
(三)新加坡   / 127
(四)比较借鉴   / 127
四、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社区治理同心圆模式 / 129
(一)坚守圆心 :在巩固“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政治共识上“精准发力” / 130
(二)拓展半径 :在汇聚“成都人意识”的社会各界力量上“精准发力” / 130
(三)构筑支点 :在推进“公园 +”多样创新场景平台建设上“精准发力” / 132
五、未来成都城乡社区治理效能提升方略建议 / 133

 


【专题七】成都市公园城市场景营造和生态价值转化的探索与研究/ 135
一、公园城市场景营造和生态价值转化理论认知 / 135
(一)场景和生态价值的内涵与联系   / 135
(二)生态价值转化重要意义   / 136
二、成都公园城市场景营造和生态价值转化实践探索 / 136
(一)理论层面 / 136
(二)机制层面 / 137
(三)实践层面 / 137
三、公园城市场景营造和生态价值转化比较优势 / 137
四、先进城市经验与启示 / 138
五、场景营造和生态价值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9
六、场景营造和生态价值转化的策略 / 140
(一)持续深化场景营造与生态价值转化理论研究   / 140
(二)构建生态价值转化与资本市场对接机制   / 141
(三)提升场景营造创意策划与设计水平   / 141
(四)创新场景营造与生态价值转化管理体制机制   / 142
(五)提升场景统筹策划能力   / 142
(六)培育公园城市场景品牌   / 143

 


【专题八】公园城市社会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145
一、指标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 / 145
(一)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的城市发展理念变革   / 145
(二)公园城市的科学内涵、核心价值   / 146
(三)公园城市及其指标研究   / 148
(四)城市竞争力指标研究   / 149
二、指标体系建构的目标设定与价值导向 / 150
三、指标体系关注的重点领域 / 151
四、指标体系设计 / 154

 


 

第三篇 案例阐述

 

坚持创新发展,打造生态价值充分彰显的富强城市新业态 / 158
一、“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样板――成都市产业生态圈 / 158
(一)创新驱动发展的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科学城   / 160
(二)聚焦 IC 设计产业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   / 164
(三)打造全生命周期创新策源地――成都“芯谷”科创城   / 167
(四)蔬菜产业生态发展、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天府蔬香现代农业产业园   / 171
(五)构筑文博、文创、文旅“三文”融合的产业生态――天府安仁文博文创功能区   / 173
二、“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典范――川西林盘 / 177
(一)集乡土教育、农事体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乡村新场景――凡朴生活圈   / 183
(二)林盘生态价值转换为发展竞争优势的实践新路径――川西音乐林盘   / 186
(三)用“文创 +”撬动全产业链发展的振兴新模式――明月村   / 191

 


坚持协调发展,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城市新形态 / 196
一、“绿”动天府舞动公园城市建设新路径――天府绿道 / 196
(一)以高品质的环城生态带引领共建共享健康美丽新生活――锦城绿道   / 201
(二)以锦江故事卷轴生动展现历史人文与自然生态的有机融合――锦江绿道   / 206
(三)以“毛细”绿廊连接回家之路――1000 条“回家的路”  / 213
二、打造“千园之城”塑造“城园相融”的大美形态――全域公园 / 217
(一)开敞通透层次丰富,尽显川西园林特色――望江楼公园   / 221
(二)打造五河汇聚湿地景观,让市民畅享青山绿水――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   / 225
(三)再现花重锦官城的天府盛景――天府芙蓉园   / 228

 


坚持绿色发展,涵养绿满蓉城花重锦官的大美城市新生态 / 234
一、打造世界级品质的“城市绿心”――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 234
(一)龙泉山下的田园牧歌生活画卷――“我的田园” / 237
(二)尽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人间仙境――东来桃源   / 241
(三)连片成网的生态湿地走廊――沱江绿道   / 245
二、生态体验与自然教育的深度融合――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 / 248
(一)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引领社区发展――高原集体林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小区   / 251
(二)筑牢生态本底构建空间价值链 ―― 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   / 255

 


坚持开放发展,构建通江达海古今一体的国际开放城市新文态  /259
一、世界公园城市开放发展新占位――国际门户枢纽 / 259
(一)“港、城、产”有机融合发展的新“极核”――天府国际空港新城   / 262
(二)一座铁路港激活一座城――青白江国际铁路港片区   / 266
二、优雅时尚人文街区生活新地标――天府锦城 / 272
(一)打造“记忆中的那片海”――猛追湾市民休闲区   / 274
(二)彰显中医药文化的街区韵味――枣子巷中医药文化特色街   / 278

 


坚持共享发展,培育亲切自然可感可及的和谐城市新活态 / 281
一、彰显“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公园社区 / 281
(一)“摄影艺术之乡”打造宜居宜业“生活共同体”――新桥社区   / 283
(二)乡村振兴的发展典范,彰显原生态成都乡土特色――战旗村   / 287
二、渗透可感可及开放共享的城市生活之美 ―― 国际化社区 / 291
(一)公园社区价值表达典范――麓湖社区   / 292
(二)营造多元化生活新场景――大慈寺社区   / 29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