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文摘精华本(经济卷)(2000-2008)
  • 新华文摘精华本(经济卷)(2000-2008)
  • 新华文摘精华本(经济卷)(2000-2008)
  • 新华文摘精华本(经济卷)(2000-2008)
  • 新华文摘精华本(经济卷)(2000-2008)
  • 新华文摘精华本(经济卷)(2000-2008)
  • 新华文摘精华本(经济卷)(2000-2008)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1 / 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华文摘精华本(经济卷)(2000-2008)

4.3 八五品

仅1件

湖南衡阳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5.5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新华文摘》杂志社 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6-25

评价14047好评率 99.98%

  • 物流很快 300
  • 发货速度快 299
  • 包装仔细 294
  • 品相不错 259
  • 价格实惠 247
  • 非常满意 240
  • 服务态度好 219
  • 值得信赖 217
  • 物超所值 170
  • 品相超预期 155
  • 品相未达预期 6
  • 描述不符 5
  • 有小瑕疵 5
  • 包装简陋 3
  • 书质量太差 2
  • 包装损坏 2
  • 服务态度差 2
  • 书质量还好 1
  • 价格有点贵 1
  • 物流有点慢 1
  • 发货太慢 1
  • 影响阅读 1
  • 描述严重不符 1
  • 没收到货 1
  • 没有物流信息 1
  • 物流太差 1
  • 联系不到卖家 1
查看全部评价

熊猫书局 TT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新华文摘》杂志社 编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0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83346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84页
  • 字数 43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一个总的判断: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为:第一,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转向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十五”计划是开始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80-2000年CNP翻两番的计划,提前5年,在1995年实现了。十四届五中全会修改了原定目标,提出2000年人均GNP比1980年翻两番,也提前实现了。从总体上可以说,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而且比原来预定的标准高。这标志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从小康逐步向现代化过渡的阶段。这将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引起许多重大的变化。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是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有关的。“十五”计划必须考虑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使第三步战略目标有个好的开端。当然,全国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方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有几千万人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但从总体可以说,初步实现了小康。我说“初步”,是因为小康是个长达几十年的过程,直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都是小康,这几十年都是小康建设,也可以说是从小康向现代化过渡的阶段。
【目录】
2000年
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
现代化标准研究
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学思考
短缺与过剩

2001年
世纪之交的中国大型企业
“九五”国民经济宏观运行的典型与非典型特征
企业中个人的绝对权力与企业衰败
从基础性改革转向结构性改革——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改革的特点分析
“空账”与转轨成本——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效应分析

2002年
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国家分配论就是国家财政论
三农问题研究【两篇】
试析新阶段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两个基本矛盾
透视中国企业500强——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分析报告

2003年
中国农民负担有多重——农民负担数量及减负办法研究
中国的市场化进程
理解中国经济增长
经济学为什么研究价值理论——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历史性挑战
金融腐败:非规范融资行为的交易特征和体制动因
论新公有制企业

2004年
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实践与理论创新
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再认识
如何界定和防止国企改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正式契约的第三方实施与权力最优化——对农民工工资纠纷的契约论解释
中国产业发展的道路和战略选择

2005年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挑战与战略
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特点与二次创业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解决股权分置的三大歧义和三大难点
论宏观体系的马克思经济学
医疗服务的经济学分析

2006年
中国国情分析框架:五大资本及动态变化(1980—2003)
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
关于新型工业化的讨论【两篇】
思考与回应: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
新型工业化“不是什么”
中国土地政策改革:一个整体性行动框架
2005年理论经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

2007年
中国经济的“大国难题”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
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
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
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与中国宏观经济管理

2008年
“双膨胀”的挑战与宏观政策选择
中国改革的全球价值【访谈】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及不同阶段的任务
中国经济学范式思考:两个层次的契合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