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鸿慈:清末出国考察五大臣之一,近代中国第一位司法部长。戴鸿慈身历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官至礼部尚书、法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正一品官阶,是清末一品重臣,是清朝二百多年广东省籍任职最高的官员。
¥
4347
九五品
仅1件
题名戴鸿慈
年代清晚期 (1851-1911)
类别水墨(黑白)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镜框
尺寸30 × 27 cm
款识钤印戴鸿慈印
上书时间2024-12-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原装老框 没有残缺 品相完整
- 商品描述
-
戴鸿慈(1853~1910),字光孺,号少怀,晚号毅庵,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今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大同社区二村)人。
十二世祖迪功公时才迁居佛山,祖居佛山福贤里桑园。鸿慈生于书香之家,其父戴其芬,讳尧坤,字徽猷,号乾生,生于道光乙酉年(1825年),终于光绪辛巳年(1881年),光禄寺署正,诰授奉直大夫、奉政大夫,妻冯氏生三子,鸿慈即第二子。在学问上,其芬公可谓博通古今,“研精经典,旁及天文地舆,医药卜筮……”, 家庭的氛围使鸿慈从小勤奋好学,不敢懈怠,以致有日后的赫赫声名。
清末出国考察五大臣之一,近代中国第一位司法部长。戴鸿慈身历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官至礼部尚书、法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正一品官阶,是清末一品重臣,是清朝二百多年广东省籍任职最高的官员。
戴鸿慈(1853—1910),字光孺,号少怀,晚号毅庵,南海县佛山乡人,祖籍大桐堡绿涌村。
戴鸿慈十五岁为补县廪生,
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乡试解元,二十岁为同治癸酉科拔贡、联捷解元。
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山东学政,云南学政,顺天乡试同考官,充日讲起居注官,福建学政,少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刑部侍郎,户部侍郎,经筵讲官,参预政务大臣。鸿慈的试卷批语为:“大雅从容,馨澈铃圆,金和玉节,声情茂美,神致安闲”;“志和音雅,气足神完”;“词笔凝练,绝去肤庸”。
光绪二十年(1894年)翰林大考,名列一等。历官刑部侍郎、户部侍郎、经筵讲官、参预政务大臣,礼部尚书等职。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特派大臣到欧美考察政治,即著名的“五大臣出洋”。戴鸿慈为五大臣之一,出使美、英、法、德和丹麦、瑞士、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欧美考察后,使戴大开眼界,认识到中国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归国后奏请立宪和中央官制改革。改刑部为法部,戴首任尚书,由此终结了中国数千年司法与行政不分的状况,揭开了实行司法独立的制度架构。他还提倡中国要富强,必须固边疆、振兴实业及开矿、兴学、修铁路等,是清末具有开放思想和政治眼光的重臣。
宣统元年(1909)戴鸿慈以尚书衔进入军机处行走,升协办大学士。
宣统二年(1910)病逝,赏加太子少保,谥文诚,葬于广州白云山。宣统《南海县志》称:“国朝二百余年以来,吾粤由军机入相者,惟鸿慈一人”。
清廷对他优恤有加,赏陀罗经被,谥号“文诚”,并派贝子溥伦带领侍卫前往祭奠,且加恩赏加太子少保衔,照大学士例赐恤入贤良祠,还赏银两千两治丧;其子戴曾谔也以郎中补用。从清廷的赏赐和优恤可以看出,戴鸿慈当时的地位确实位极人臣。
作品内容: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落款:戴鸿慈
印章:戴鸿慈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