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冻”的赫鲁晓夫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解冻”的赫鲁晓夫

100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俄罗斯]佩日科夫 著;刘明 译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2-28

强华书屋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俄罗斯]佩日科夫 著;刘明 译
  •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1172962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8页
  • 字数 350千字
【内容简介】
从缓和西方到交恶中国,当政十年的赫鲁晓夫不仅掌控着苏联,而且影响了整个世界。 1964年,赫鲁晓夫黯然下台;为了防止“中国的赫鲁晓夫”上台,1966 年毛泽东毅然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如何认识这一精力充沛、性格暴躁、充满矛盾、新招迭出、对中国影响巨大的政治家?几十年来,对赫鲁晓夫的评价上天入地,毁誉交织,幻化着政治的荒诞与沧桑。

  历史,往往需要拉开时间距离去观察。本书大量利用解密苏联档案中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对曾经封冻又解冻的赫鲁晓夫及其执政的苏联内幕,进行了不带偏见的客观还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相信读者温故知新,对赫鲁晓夫及其改革的意义、作用和经验教训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佩日科夫,历史学博士,曾任俄罗斯科学院社会政治研究所副所长,自2001年起,出任俄罗斯政府总理助理。
【目录】
校者的话 /徐葵

前 言

第一章 战后苏联社会和赫鲁晓夫改革的前提

第二章 对斯大林的偶像崇拜是怎样被推翻的

第三章 苏共的党内进程和权力制度的演变

第四章 “全民国家”模式的意识形态和实践

第五章 经济发展的起伏

第六章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民族问题

第七章 在苏联社会非斯大林化条件下的行政——护法政策

第八章 社会生活的社会——心理方面

第九章 60年代初期的政治改革方案

结 论

附 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